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前期筹备与策划撰稿探究
2016-03-01潘智云
潘智云
(作者单位:新疆电视台)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前期筹备与策划撰稿探究
潘智云
(作者单位:新疆电视台)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为进一步发扬和传承我国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应运而生。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点,其前期筹备与策划撰稿工作十分重要,关系着纪录片的成败。本文通过探究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前期筹备与策划撰稿,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建议。
历史文化;纪录片;前期筹备;策划撰稿
文化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现象,能渗透到多个领域。我国最早的历史文化纪录片起源于新闻纪录片。在前期筹备中,应从团队组建、制作周期、播出方式、资金筹划、制作设备等着手;在策划撰稿中,则需把握好表达方式和片子的基调,通过散文化、故事化的语言风格进行撰稿,使内容符合受众的需求。
1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前期筹备
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前期筹备工作中,首先应组建一支优秀的制作团队,固定班底为专家团队、录制团队和策划团队。其中,专家团队是保证纪录片尊重历史、保证真实的关键和前提,其能提供比较详细的文学和历史资料,对稿件的观点与真实性进行审查,判断纪录片的文字讲解和画面内容是否相对应,并参与片子的成品审看、稿件核对与策划修订等。录制团队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拍摄者,其工作内容包括拍摄、音效、特技、编辑等专业视频剪辑技术。为确保得到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可突破电视台的硬性编制,高薪外聘一些专业技术型人才;或者和某一方面专业技术较强的影视公司进行合作,弥补技术方面的不足和缺陷。策划人员是整个制作团队的核心,一般由电视台或外聘的业务熟练、团队意识强、善于管理的精英们来组建。在前期筹备策划中,可以一起策划出可行性较强的方案,在制作的过程中随时增加、修改或优化一些内容,其需参与所有的工作环节,包括片子的最终审定。
同时,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制作周期和播出方式应科学合理,在通常情况下,纪录片这种节目不会像普通新闻、电视剧那样以日播或周播的方式进行播出。在制作流程方面需经过多个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纪录片与其他节目相比差异性较大,用时更长。诸如,在拍摄过程中,前期的专家论证、资料搜集以及拍摄主题不同季节、气候和光影等,都需要拍摄镜头的抓拍和积累。另外,对专业拍摄设备的运用,像灯光、轨道、摇臂等也会延缓拍摄进度。所以,历史文化类纪录片需要以独立节目的方式进行适时播放。另外,筹备资金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在拍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时,耗费资金较多,包括专家指导、外聘人员工资、拍摄设备的购买和维修、剧组外出等,都需要合理规划,做好资金筹备工作。
2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策划撰稿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关键在于还原真实。由于历史与文化具有相互承载的关系,就如《舌尖上的中国》,其不但是饮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在策划撰稿工作中,需要从受众者的欣赏角度出发,遵守传播规律,合理运用纪录片的表达方式,通过人文化、故事化的语言风格,创作出经典的纪录片。策划决定着一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表达方式和基调,因而,其不仅需要关注知识层面,还应关注社会层面,重视片子的传播和存在意义,做到既专业又好看。因此,策划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不仅要画面优美,还应接地气,以尊重专业和历史为基础,寻求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之间的契合点,做到内容生活化、表述故事化,赋予纪录片以现实意义,使其符合现代人的实际需求。同时,应将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故事,将历史中的人物、事件、文化和现实生活产生关联,运用现代人的习惯和理解去叙述故事,并与历史文化进行对照。
在历史文化纪录片撰稿中,文字的表述风格应突出散文化、故事化的特征,具体而言,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积累。第一,深入研究与纪录片有关的历史,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专业团队一起研究和讨论,这是撰稿工作的前提,并与团队中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发挥群体的合力,搜集撰稿所需要的主要素材资料。第二,了解纪录片的历史文化背景,对与纪录片主题相关的形成原因、历史脉络要熟悉,包括实物遗址、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知识。不仅要对历史文化作纵向陈述,还要对其进行横向总结和评价,有效提升纪录片的知识宽度和历史厚度,体现出撰稿人员的历史文化水平和把握能力。第三,文字表述要回归到散文化和生活化,以免出现古文化现象,语言要通俗易懂,配以散文式的表述可提升语言的美感。
3 结语
在制作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过程中,前期筹备与策划撰稿工作影响整部片子的质量和效果。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达到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科学性、真实性、历史性和通俗性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传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目的。
[1]张恬.近十年来我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2]郭伟清.新世纪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文化解读[D].南昌:南昌大学,2013.
[3]黄伟,闫春红.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技巧探析[J].现代视听,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