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视语言的综合运用

2016-03-01田广琴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2期
关键词:字幕电视新闻语言

田广琴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沧州炼化电视台)

论电视语言的综合运用

田广琴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沧州炼化电视台)

电视语言千变万化,有很多值得开掘的地方。本文试从电视语言的四个方面:画面语言、解说语言、现场语言和字幕语言,探讨综合运用电视语言,增强电视新闻语言表现力的途径。

电视新闻;画面语言;解说语言;现场语言;字幕语言

电视新闻作为电视艺术的一个分支,它的语言构成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画面语言,解说语言,现场语言和字幕语言。在电视新闻创作中,综合运用好这四种语言,做到声画合一,这样才能使新闻好看好听、真实可信。

1 画面语言

电视新闻区别于其他传媒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视觉形象传递有效信息。作为新闻编制人员,如何去运用新闻语言才能充分展示画面语言的魅力呢?一是要把抽象的、概念性的东西形象化,二是抓住形象细节。一位同行谈到这一点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某年11月,解放军某部官兵在沿海进行拉练演习,当时天气已经很冷,条件非常艰苦。战士们早晨起来洗脸,脸盆里的水都结冰了,用筷子戳都戳不破。拍摄记者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细节,抓拍了一组长镜头,形象地表现演习的艰苦和战士们的顽强。这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同时抓住细节的一个很好例证。

电视拍摄手法中的长镜头和跟、抓、抢拍的纪实画面,是最具电视语言特点的,所以要使用好画面语言,首先要重视长镜头及跟、抓、抢拍的拍摄技巧。

2 解说语言

解说语言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解说词、旁白、画外音等。解说词是画面的补充,是为画面服务的。

解说词不是对图像的重复解释,而是对画面语言的高度补充和延伸。画面语言直观,但是对于某些抽象的、没有明显外部特征的事物,就要靠解说词来介绍。

解说词能补充画面的内容,但如果镜头语言不到位,而仅靠解说词来说明,就成了所谓的“声画两张皮”。我们在写作新闻稿时,要尽量地采用口语化表达方式,让文字通顺,让人听得懂。尤其是表现以人为主的节目,主人公的想法、情感,要通过情节、细节、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而不能由非当事人(解说)说出,那样很容易使观众产生距离感。

3 现场语言

现场语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同期声。同期声的恰当运用,可以使新闻主题更加突出,更加吸引观众。

中国石化沧州炼化电视台的《现场目击》《共同关注》栏目,是公司的两个名牌节目。它通过深入细致的实地拍摄,客观反映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基层单位的好经验,成为公司管理层的决策助手。这两个栏目无论是拍摄过程还是后期制作,始终坚持客观的原则,不过多评价,只是从客观事实中引导观众得出结论。片中大量使用了人物同期声,更加客观、真实。这些栏目之所以受到观众的欢迎,首要原因就是它最大限度地尊重了事件本身的真实,而且事情就发生在观众身边,可感、可信。

近年来,国内电视新闻同期声的使用越来越多。老百姓看电视,希望看到领导人的形象,更希望听到他们的声音。

在以前的很多报道中,观众可以看到新闻人物的风采,却听不到他们的声音。还有一些企业工作的报道,明明是在工厂采访,镜头中出现一排排的设备、机泵,但却一点背景声都没有,这样的新闻,观众又怎么能感受到它的真实呢?

可喜的是,近年来,在央视的新闻报道中,同期声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多地通过电视传递出来,这无疑会给各省级媒体很好的引导。希望各级电视工作者,都能用好同期声,提高观众的收看兴趣,为电视新闻增色。

4 字幕语言

字幕语言是对画面语言、现场语言起补充作用的语言方式,有时也可以作为解说员的补充。

常见的字幕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解说词用字幕形式出现,一般见于数字较多或较为复杂的解说;第二种是对画面的解释,如用字幕打出被采访者讲话的内容,或用简洁的文字提示画面中的重点部位,第三种字幕语言不属于解说和画面,它告诉了人们新闻之外的事情。

字幕除了说明画面信息事件的时间和地点之外,还能通过简单的几个字,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当今的电视新闻中,尤其在阶段性工作报道中,还经常使用图表,这应该也算是一种字幕语言,目的是直观地反映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变化。

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字幕,都要围绕新闻主题和形式服务,要避免过多过滥。另外,要努力避免那种长篇大论的字幕,它会使一条电视新闻变成“报纸式新闻”。

5 结语

电视语言的运用千变万化,在实践中,关键是要协调好画面语言、解说语言、现场语言和字幕语言之间的关系,根据新闻内容有意识地调整主次,合理调度安排,精巧组接,使它们形成“共振”,创作出有独特魅力的电视新闻。

[1]高鑫.电视艺术美学[J].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谢选浩.探讨如何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J].新闻传播,2013(5).

[3]王菊.浅析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J].新闻传播,2013(6).

田广琴(1970-),女,河北沧州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电视新闻和专题栏目的编辑、采访。

猜你喜欢

字幕电视新闻语言
语言是刀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字幕翻译中非言语信息的言语转换——以《BJ单身日记》字幕翻译为例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