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
2016-03-01黄笑
黄 笑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社交媒体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
黄 笑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随着互联网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交往行为被社交媒体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社交媒体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交往渠道,也为人际交往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本文通过对约书亚·梅罗维茨、雪莉·特克尔等人的理论进行研究,分析社交媒体给人际交往带来的影响。
社交媒体;人际交往;约书亚·梅罗维茨;雪莉·特克尔
社交媒体广义上是指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与他人交互。社交媒体的大众化发展使联络他人变得唾手可得,也正是因为社交媒体的这种特点,人们迅速地接受了这种联系方式。然而在这个简单的方式之下,人际交往也在被其不断地影响改变着。
1 时空界限的消解
尼葛洛庞帝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写道:“我们将电脑网络连接时,民族国家的许多价值观将会改变,让位于大大小小的电子社区的价值观……20年后,当你从视窗中向外眺望时,你也许可以看到距离5000英里和6个时区以外的景象。”
电脑网络使我们不再局限于此时此刻所处的区域,而是可以跨越任意网络连接的时空,它延长了目之所及的距离,看上去人们变得更加自由。
在某些情景中,尽管我们看上去孤身一人,但事实上却仍然通过社交媒体与外界保持着联络。通过社交媒体,我们和众多的用户生活在一起。然而,因为置身于这样的无形而宽广的社交网络之中,我们从此失去了独处的机会。正如雪莉·特克尔在其著作《群体性孤独》中所说的:“倘若永远都可以被联系到,那么什么时候有权利独处呢?”
此外,社交媒体的发展还使社会生活的公开行为和私下行为发生了变化。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说:“电子媒介将从前不同的社会场合组合在了一起,将私下行为和公开行为的分界线移向了私下一方,并且弱化了社会位置和物质位置之间的关系。”梅罗维茨认为,对人们交往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物质场地本身,而是信息流动的模式。
2 虚拟与现实的交融
马克·波斯特在《Information Please》一书中写道:“电脑交谈消解了主体……主体在交流中可以隐瞒自己的身份,或者采取完全不同的身份交流。”这阐释了电脑交谈可以隐瞒真实面目塑造虚拟形象的现象。然而,在新媒体生产出的超越现实的领域中,虚拟的数据代替了真实生活,我们甚至会迷茫于虚拟与真实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被网友称为中国版“第二人生”的虚拟平台HiPiHi在2007年由许晖创立,如今已经建立起了5000多个居民站点。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像现实一样生活。
此外,电子媒介还弱化了等级关系。梅罗维茨说:“电子媒介可能最好地支持了‘人民的等级制度’。因为电子媒介给了普通人显著的优势。普通人现在可以接触到过去他们无法接触的社会信息。围绕高地位角色的距离和神秘感都变到了最小。”例如,在微博上,我们可以关注任何“大V”,他们可能是各个领域的领袖;在政务微博以及网站上,人们可以看到最新政策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3 人际关系的疏远
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中写道:“我们被科技打败了,被吸引到一个低风险并且唾手可得的联系上,就像是一个赌徒在老虎机的卡槽边上,那些令人兴奋的程序向我们许诺,让我们沉迷于游戏里而不能自拔。”我们既恐惧孤独,又害怕被亲密的关系束缚。因此,我们更加喜欢在社交媒体上用文字交流,厌恶打电话和面对面交谈,这样不仅便利,也让我们可以将真实的面貌伪装在面具之下。
“我们对科技的期盼越来越多,却对彼此的期盼越来越少。我们处于一个完美风暴的静止中心。”在特克尔的心目中,我们正在进行着一场浮士德式的交易。“我们用不断变化的关系填满我们的生活,拒绝独自思考和梦想,忙到精疲力竭,我们做了一场新的浮士德式的交易。”
对于这样的现象,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说道:“现在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正剧烈改变的时代,有快乐的时刻,也有孤独的时刻,这个东西我觉得你不能指望一个社交媒体,给年轻人编一个谎言说,只要你玩这个就永远没有孤独了,这个也不对。我相信,人只有在跟人实际交往的过程中,才能消除这种陌生感和孤独感。”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M].周逵,刘青荆,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3]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吴玉荣.网络交往的悖论:“天涯若比邻”与“比邻若天涯”[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培训学院学报,2004(1).
[5]陈力丹,曹文星.山中一夜雨 树杪百重泉——新媒体十年发展评述[J].编辑之友,2012(1).
[6]秦静花.互联网对传统人际关系的发展与消解探析[D].吉林大学,2005.
[7]许晨.浅析媒介情境论语境下网络传播对社会行为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0(10).
黄笑(1996-),女,河北保定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