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文古代诗歌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境遇
——以新疆伊犁自治州某中学八年级的调查研究为例

2016-03-01宋竹雨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汉文汉族教科书

宋竹雨

(伊犁师范学院 新疆 伊宁 835000)

汉文古代诗歌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境遇
——以新疆伊犁自治州某中学八年级的调查研究为例

宋竹雨

(伊犁师范学院 新疆 伊宁 835000)

汉文古代诗歌教育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点。只有确定了汉文古代诗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趋势及前景,才能更好地预测未来我国教育政策的改革及发展方向。本文对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选文进行了分析,经过分析我们主要形成如下观点:一、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对于汉文古代诗词的理解不足,且大多数认识来源于课本。二、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文古代诗歌教育表示欢迎。三、与民族诗歌教育相比,少数民族学生受汉文古代诗歌教育影响更深。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并可为教材编者编撰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科书提供参考。

汉文古代诗歌;少数民族;教育

1 教科书汉语古诗词选文分析

教科书选文是教学的依据,文本是话语活动的符合系统,也是编者将现行的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的教育思想传达给学生群体的重要媒介,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地区现使用的仍是人教版教科书,因此,此次调查以人教版教科书中选入的汉文古代诗歌为主。

研究调查发现人教版初中教科书所选 30 首诗歌,体裁题材都非常广泛。现将所选诗歌的篇名、作者、时代、体裁和题材列表如下(表 1-1):

表1-1

由上表可以发现,在古代诗词选文中,诗作最多,有 21 首;词次之,有 7首;曲最少,仅 2 首。21 首诗中唐诗占 12 首,在唐诗中又以格律诗为主,7 首是绝句和律诗,唐后的诗歌选文亦属格律之列。词作除温庭筠的《望江南》外,其他都是宋代作品。两首曲作均为元代作品。不难发现,出现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21名作者中,杜甫、李白、苏轼、陶渊明、辛弃疾和李清照是出现次数较多的作者,其中杜甫更是出现了5次。

而在这么多的题材里,反映政治及战争生活的诗篇最多,达到了9篇,描写爱情和田园生活的诗篇则紧跟其后,各有4篇。在反映思想政治的诗篇中,又较侧重于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命运,满怀抱负的诗歌。学生学习这样的诗歌能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

2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对汉文古代诗歌的接受情况分析

2.1 所有学生对汉文古代诗歌的接受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以伊犁市某中八年级419名学生为对象,其中汉族学生有312名,少数民族学生107名,少数民族包括维族、哈萨克族、满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等。

全年级419名学生对汉文古代诗歌的具体接受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2-1

由表2-1不难发现,在这419名受采访的八年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以前接触过汉文古代诗歌,所占比例高达90.4%;认为汉文古代诗歌对自己的生活有较大影响的有206人,约占49.2%的比例,另有201(48.0%)的学生认为诗歌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不大;而认为有必要学习汉文古代诗歌的学生人数却达到了386人,比例为92.1%。

笔者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其一是从小学开始他们就接受汉语教育;其二,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母语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是汉语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学习汉语古代诗歌是符合第二语言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的。其三是家长或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汉文古代诗歌的兴趣。

通过对这419名八年级学生的调查,笔者发现他们自己有偏爱的作者和古代诗歌风格,现将调查情况列图如下:

通过图2-1发现,虽然杜甫在教科书书出现的次数最多,但是学生更偏向于学习李白的诗歌,除此之外,笔者在访谈中还发现陶渊明、李清照、辛弃疾等作者也多次被学生提及。在调查中,学生选择的关于最喜欢的诗歌这一项,出现次数较多的分别是《送友人》《静夜思》这几首诗,其中以《静夜思》出现的次数最多,达到200多次。不难发现,学生提及的这几首诗词,都是课文中出现过的。其中《送友人》和《望岳》都出现在八年级上册的教科书中。而《静夜思》则曾在小学课本中出现过。由此看来,对学生影响较大的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启蒙教育阶段所接触的诗歌。

调查发现,学生们认为对这些作者的熟悉程度统计情况如下图(图2-2)所示:

图2-2反映了这样一个现象:八年级学生认为在众多的汉文古代诗歌作者中,他们对李白更加熟悉,其次是苏轼,而且对李白的熟悉程度熟悉人数远远超过其他作者。这与李白诗歌的特色、李白的洒脱性格是分不开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开始出现逆反心理,而李白诗歌中蕴含的放荡不羁正是部分学生所羡慕,所渴望的。

2.2 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文古代诗歌的接受情况分析

通过回收到的问卷调查及访谈信息,可以发现在汉文古诗作者中,少数民族学生倾向于学习的作者有主要是李白和杜甫,约有48.6%的学生更倾向于学习李白的诗歌。原因是:第一,李白的诗歌浪漫色彩浓厚,令人向往之。第二,李白为人豪迈洒脱,学生欣赏他的人格魅力。第三,李白处于大唐盛世,学生觉得盛世中的作品比较积极,读起来更让人心旷神怡。第四,由于青春期的逆反而羡慕李白的放荡不羁。而喜欢杜甫的少数民族学生则主要认为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而且杜甫在不同时期有不同风格的作品,部分诗作还具有讽刺意味,读他的诗更能体会到当时的社会情景。相应地,喜欢苏轼的诗歌的少数民族学生觉得苏轼的诗豪放直接,且具有激励作用。

2.3 汉族学生对汉文古代诗歌的接受情况分析

与少数民族学生的选择不同,大多数汉族学生在“最喜欢的汉文古诗作者”这一选项中选择了李白,其次则是陶渊明、李煜、李清照、辛弃疾等作者,再次是杜甫,最后才是苏轼。

问卷中的信息显示,学生在喜欢的诗歌题材方面,汉族学生更偏爱田园诗、爱情诗等,因为诗语言优美,描绘的景象使人产生遐想,更容易产生共鸣。不少学生还表示,对思乡诗、送别诗情有独钟,如《静夜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由此看来,汉族学生对汉文古诗的选择更多样化。

2.4 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文古代诗歌的接受情况对比分析

由图2-2可以发现,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都更倾向于学习李白的诗歌,受李白诗歌的影响最大,但是也存在分歧。例如,汉族学生喜欢李白的诗歌,但都是喜欢诸如《静夜思》等简单通俗易懂的、思乡的诗歌,而少数民族学生则更偏向于如《送友人》《渡荆门送别》等送别诗歌,这些诗歌都曾在小学或初中课本中出现过,由此看来教科书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

除此之外,少数民族学生更倾向于学习杜甫、苏轼等作者的诗歌,而汉族学生则选择了陶渊明、辛弃疾等。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少数民族在政治思想方面接受了更传统的教育,因此他们偏爱于对边塞诗、爱国诗的选择,而汉族学生的思想则更多样化,对于描写山川景物的诗、爱情诗倾注了更多的注意力。第二。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是在学校接受诗歌教育,因此喜欢的诗歌类型局限于教科书,而汉族学生所接触了解的诗歌类型更多样化。

2.5 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文古代诗歌及本民族诗歌的接受情况对比分析

在调查的107名少数民族学生中,大多数学生都无法准确无误的说出自己偏爱的本民族诗歌,少数哈萨克族学生喜欢阿拜的诗歌。受访的107名少数民族学生中很多学生直接表示没有偏爱的民族诗人,反而对汉文古代诗歌更加了解,更感兴趣。

由此看来,少数民族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爱好都是来源于课本,这对民族教育政策的修改与制定有一定的指向性与提示性。

3 汉文古代诗歌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境遇分析

3.1 现状分析

综合上述所有调查分析,可以发现汉文古代诗歌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易于被接受。但是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对待汉文古代诗歌教育的态度却有所不同。并且,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生汉文古代诗歌的学习水平是低于新课标所要求的。

首先,汉族学生对于汉文古代诗歌的学习是持支持态度的。其次,少数民族学生只有在汉族学校接受学习之后才有较多机会接触汉文古代诗歌,在启蒙教育阶段,他们是缺乏这种学习氛围和学习机会的,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文古代诗歌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于教师和学校的督促。少数民族学生更倾向于学习杜甫、苏轼等作者的诗歌,而汉族学生则选择了学习陶渊明、李清照、辛弃疾等作者的诗歌。最后,因为部分少数民族诗歌仍被保留下来,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文古代诗歌的同时,还表明愿意学习本民族诗歌。

3.2 改进措施

为了改进汉文古代诗歌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可以在下列几个方面适当进行修改,如:首先,汉文古代诗歌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是依靠教科书这一主要途径来施行,形式过于单一。其次,汉文古代诗歌众多作者中学生对李白更感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李白的诗歌浅显易懂,浪漫豪放,而且接触的比较多,比较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编撰教科书的时候编者应该多考虑到这一方面的情况。加上学生对于边塞诗、爱国诗、忧国忧民诗等诗歌类型更感兴趣,编者在未来编撰新疆少数民族语文教科书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纳入更多的边塞诗、爱国诗等,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建议从这些方面进行改善:第一,根据学生的兴趣与水平,学校开展适当的汉文古代诗歌选修课作为对必修课的拓展与提高。第二,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学习汉文古代诗歌的气氛。例如,教育局可以定期举办“古诗朗诵大赛”等比赛,把汉文古代诗歌的学习引进整个社会。第三,家长要在家里对学生进行教育学习。第四,教师在课堂上要强调对汉文古代诗歌的学习,利用教师的威严来加强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五,编者在编撰教科书的时候要结合具体情况,纳入适当的汉文古代诗歌,编制更合理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教科书。第五,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生汉文古代诗歌的学习水平是低于新课标所要求的,如新课标要求中学生“能主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学习实践中传承民族文化,挖掘民族文化的底蕴。”而无论是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在这方面都有所欠缺。那么在诗歌的教学实践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汉文古代诗歌校本课程,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在汉文古代诗歌方面的素养。

[1] 方晓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解读[M],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

[2] 王珊珊.新课标下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分析,山东师范大学,2012.

[3] 马少云.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现状及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9.

[4] 杨润刚.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诗歌的教学策略,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5] 易 军.再谈诗歌教育的意义和方法[J],2011(5).

宋竹雨(1992.09-),女,汉族,湖北武穴人,硕士,伊犁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G751

A

1672-5832(2016)12-0257-03

猜你喜欢

汉文汉族教科书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打麦
浅谈契丹小字石刻资料引用的汉文经典
藏起来的教科书
乐器名称汉文译名小议
西夏十一言《功德宝集偈》:罕见的汉文佛教偈颂体式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藏起来的教科书
蒙古族与汉族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对比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