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人与美食

2016-03-01杨忠明编辑易可

科学生活 2016年1期
关键词:木渎石家天台山

文/杨忠明 编辑/易可

文人与美食

文/杨忠明 编辑/易可

文人常以美食雅聚,席间谈古论今,吟诗作画,引以为快事,姑述雅事数则,以飨读者。

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常亲自下厨烹菜待客,他把国画中的调墨调色法融通发挥在中国烹调之中,所作菜肴,色彩和滋味别成一格,传为“大千菜系”。大千晚年患有严重糖尿病,忌食肥腻食物,有一次他食瘾大发,实在难熬,竟夹了一大块肥的回锅肉解馋,还笑着说误以为是块大白菜呢。

1929年秋,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到苏州木渎石家饭店品尝“斑肝汤”,食后大喜,即兴题诗一首:“老桂开花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归舟木渎犹堪记,多谢石家鲃肺汤。”于右任是陕西人,听不清“吴侬软语”,把“斑肝汤”误听成“鲃肺汤”。这一首诗使原来鲜为人知的斑肝汤却以鲃肺汤的新名称遐迩闻名。民国时期元老李根源还为苏州木渎石家饭店题“石家饭店”四字店招,引来了当时许多政要如邵力子、白崇禧、汤恩伯、陈果夫、吴敬恒、李济深等人去吃饭。

解放前,在上海写市招出名的天台山农刘介农,他写的书法,北魏体雄放浑穆,行书体苍秀沉郁,上海人喜食的天台山蜜橘,就是刘在当地购地种橘,收获后运到上海推销而扬名。天台山农体格魁梧,爱鲜肥美食佳肴,食量大得惊人,一餐可进食包子近百,当然是小包子,再加一碗面条,一顿饭能吃两只大蹄髈,有饕餮之称。

沪上名画家谢之光先生,嗜咖啡成瘾,自谓煮咖啡时香雾缭绕,浓香扑鼻,使人神清气振,一个晚上可以不睡觉,绘画创作灵感大增。“文革”时咖啡不易得,适有友人住新成游泳池旁边老弄堂口,常备正宗咖啡,邀请谢老共饮,一边写字台上早已笔墨颜料伺候,等到谢先生咖啡喝得飘飘然,神满气足,兴起伸纸,挥毫点染,运笔如飞,点墨成趣,顷刻画就,无论山水、葡萄、葫芦,章法似乱不乱,莫不栩栩如生,越画越来劲,一发不可收,手舞足蹈,墨水打翻在宣纸上,只见谢之光伸手把一只新衣袖管权当吸水纸,旁观者惊讶,谢老哈哈大笑,画画到哪里是哪里,有什么不可以,都是咖啡惹的祸!

某日,与几位文化人士小聚,有一朋友端上一盆狗肉,说是为了晚上请客,特意早上开车到太仓一家烧狗肉最佳的酒家弄到一大盆五香狗肉,看一桌文友吃得好香,从不吃狗肉的我,竟然被桌上那盆狗肉的奇香所吸引,遂夹一块尝尝,味道真是香啊,一连吃了两块。突然想起喜欢吃狗肉大有人在,鲁智深、济公和尚。还有清代大画家郑板桥嗜食狗肉,富豪求画不到便派人在酒家装扮一位老者自称“怪叟”,用狗肉款待他,饱餐一顿,付钱时,店家分文不取,郑板桥便当场作了几幅书画赠给店家。后来才知道贪吃狗肉上人的当。还听说旧时吴江有个叫沈屺瞻的画家也喜欢吃狗肉,人家求他的画,很难得到,只有煮一大锅喷喷香的狗肉给他过把瘾,弄点酒喝醉后,就挥笔画画不停。

海蜇一加热就溶化为水,不好吃了,未曾听说“炒海蜇”这款菜,我曾听老师郑逸梅说,从前有个豫肴馆梁园,大厨乐秀峰有秘诀,一手绝技,善做“炒海蜇”佳肴,从前周总理曾品尝到这款菜,著名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马衡的长子马太龙教授也去吃过,自己回家试着做这“炒海蜇”菜,就是做不成功。

猜你喜欢

木渎石家天台山
天台山晨读(组诗)
天台山诗页(组诗)
木渎,木渎
天台山
让“探究之花”在数学课堂中绽放
——记“勾股定理”课堂教学实录
木渎古镇
雨中寻访天台山
好是怡情处,西楼长景真——中晚唐赏石家张祜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 Secret that Cannot be T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