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列茨克尔和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转换法
2016-03-01白雪
白 雪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浅析列茨克尔和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转换法
白 雪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翻译是将原语信息转换为译语信息的一种跨语际思维活动,要求译者运用多种有效的翻译转换法使原文与译文达到最大程度的等值。俄罗斯多位著名翻译家深入探讨了翻译转换法的相关问题,其中以列茨克尔的翻译转换法和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转换法最为系统全面,本文将简要对比二者的转换法。
翻译转换法;列茨克尔;巴尔胡达罗夫
1 引言
“转换”是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在方法层面上探讨翻译。在研究翻译转换法时,不同的翻译理论家持有不同的观点。多数认为转换法分为词汇转换和语法转换,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只是在翻译时行使主导作用有时是词汇,有时是语法。
从可操作性层面将“转换法”分为词汇转换与语法转换,二者在翻译过程中相辅相成。前苏联翻译家雅·约·列茨克尔(Я. И. Рецкер)将词汇转换与形式逻辑范畴相结合,该方法具有高度理论性。关于语法转换,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列·斯·巴尔胡达罗夫(Л. С. Бархударов)提出了具有奠基意义的系统“翻译转换法”,对语法转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
2 列茨克尔的翻译转换法
2.1 词汇转换与形式逻辑范畴。列茨克尔将五种形式逻辑关系与词汇转换类型相结合,意义分化、意义具体化、意义概括化类似包孕关系,引申法类似交叉关系,反面着笔类似矛盾关系,整体转换法、补偿法类似对立关系。
2.2 语法转换。列茨克尔在自己的书中归纳了影响语法转换的五种因素:1)句子的句法功能;2)句子的词汇构成;3)句子的含义结构;4)句子的语境;5)句子的表现力-修辞功能。
3 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转换法
巴氏翻译转换法主要分为四类,见下表1:
表1
4 简评列氏翻译转换法和巴氏翻译转换法
4.1 列氏与巴氏对翻译转换法的探讨角度。列茨克尔独创性地将词汇转换方法与哲学中的形式逻辑范畴相结合,使这一“翻译方法”具备了理论支撑,由此译者在进行词汇转换时有了思考的依据。他在研究语法转换时提出了影响语法转换的五种因素,但是并未对具体的“翻译方法”进行系统地归类总结,而在这一点上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转换法更为成功。
4.2 对比列氏与巴氏的词汇翻译转换。列茨克尔从形式逻辑学角度出发,将词汇转换分为七小类,其中意义明确化、具体化、概括化和意义引申适用于翻译时对词汇义位的选择。巴氏转换法中的具体化和概括化与列氏观点是一致的。列氏提到的“意义引申”的方式多种多样,在进行翻译实践时,清楚理解原文动词短语间的过程(行动或状态)及其原因或结果之间的联系,找出彼此之间的替代规律,如原因替代过程、结果替代过程、过程替代原因、结果替代原因、原因替代结果、过程替代结果。其观点涵盖了巴氏观点中的“因果替代”,更加全面。
列茨克尔所提的“反面着笔”、“整体转换”和“翻译补偿”更多地考虑词汇在上下文语境中的义位变体,此时不单纯指词汇层面,也涉及语法层面的转换。巴氏翻译转换法中将“反面着笔”、“翻译补偿”归类为“综合词汇-语法替代”的提法更加准确。
4.3 浅析列氏与巴氏的语法转换运用。列茨克尔所提出的语法转换着重分析引起语法转换的原因,零散地提到了具体的转换方法,即使在其著作中有提及诸如双重句法结构、绝对结构等俄语特殊句式结构的翻译,但不一定适用于任何两种语言间的翻译转换。
4.4 综合列氏与巴氏的翻译转换法。列氏词汇转换法选取的研究角度是与哲学形式逻辑范畴相结合,非常可取,而巴氏转换法则侧重从语法翻译层面探讨转换技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将二者提出的方法结合使用,见表2:
表2
5 结语
综上所述,列氏与巴氏的转换法各有侧重,各有千秋。进行翻译转换时既要考虑词汇层面,也要考虑语法层面,列氏转换法以严密的词汇转换著称,巴氏转换法则构建了比较完善的语法转换技巧体系。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在语句、语篇中通过语法手段有机结合,表情达意。
在翻译研究领域,俄罗斯翻译理论家对翻译转换法的研究从未间断过,本文所探讨的最具代表性的词汇、语法转换法是苏俄翻译理论研究中两颗璀璨的明珠。翻译转换是两个语言系统之间的桥梁,译者通过正确地选择“桥梁”形成能最大程度反应原文信息的译文。
[1] Л.С.Бархударов. Язык и перевод[M]. 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ЛКИ. 2007.
[2] Я.И.Рецкер. Теория перевода и переводческая практика[M]. 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Р.Валент.2007.
白雪(1992-),女,汉族,四川南充人,在读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研究方向:俄语笔译。
H059
A
1672-5832(2016)06-00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