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题画诗的思想内涵
2016-03-01张彤
张 彤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 徐州 221000)
论杜甫题画诗的思想内涵
张 彤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 徐州 221000)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中国古代题画诗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题画诗的创作在描摹画作的基础上又生发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人生际遇,对其进行再创作。在思想内涵方面,本文认为杜甫的题画诗体现了其不屈的精神意志和深度高远的仁爱情怀,通过结合具体的题画诗诗句、杜甫的生平际遇以及文学接受理论来进行分析。
杜甫题画诗;思想内涵;不屈的精神意志;仁爱情怀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大家,他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一直以来是文人学者研究的重点。杜甫的题画诗在中国题画诗的发展历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心怀天下,即使在颠沛流离之际仍兼济百姓,虽然他一生不得志,但是他的不屈的刚健精神对我们仍有积极的时代意义。在他的题画诗中,他借画作而展开其雄奇的想象,将自己的忧愤之情在搜奇抉奥,笔补造化的意境之中得以寄托。清·王士祯说:“六朝以来,题画诗绝罕见。盛唐如李白辈,间一为之。……杜子美始创为画松、画马、画鹰、画山水诸大篇,搜奇抉奥,笔补造化子美创始之功伟矣。”本文选取杜甫题画诗这个视角来研究,怀抱学习的心态,在研究的过程中来感受和学习杜甫的诗歌魅力。
现存杜诗中严格意义上的题画诗共有19题21首, 下面由本人根据清代仇兆鰲的《杜诗详注》整理出来的图表,可供读者观之:
题目诗歌创作时间诗歌题材体裁画作作者《画鹰》玄宗开元鹰五律不详《天育骠图歌》天宝末年作马七古张景顺《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自京赴奉先之后山水七古刘单(刘少府)《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乾元元年(时任左拾遗)松林七古玄都观道士李尊师《画鹘行》乾元之初鹘五古不详《题壁上韦偃画马歌》上元元年马七古韦偃《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上元元年山水七古王宰《戏为韦偃画双松图歌》上元元年松七古韦偃《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宝应元年蜀地地理形势五律不详《姜楚公画角鹰歌》宝应元年角鹰七古姜皎(姜楚公)《题玄武禅师屋壁》宝应元年(梓州)屋壁五律玄武禅师《观薛稷少保书画壁》宝应书画壁五古薛稷《通泉县署壁后薛少保画鹤》宝应鹤五古薛稷《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广德二年马七古曹霸《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广德二年马七古曹霸《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沲江画图十韵》、广德二年山水五古不详《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广德二年山水五律李固之弟《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大历鹰五古杨绍正《画马赞》天宝乾元马韩干
体裁以古体为主,计七古9首, 五古4首, 五律7首, 四言赞1首。题材十分广泛, 涉及到山水、林木、畜兽、翎毛、州郡山川、画壁杂尘等六个方面。
1 不屈的精神意志
我们知道创作主体创作完一个作品并不意味着作品的完成,它只是文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读者的文学接受在文学活动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创作主体通过文学作品传达着自己的认识与情感,但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文学接受环节中,读者通过自己的联想与想象或是受自己的经验与生活阅历的影响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作,生发出异于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与认知。这是文学接受的过程,亦是文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那么同理而论,本人认为,杜甫题画诗亦是文学接受的过程。当杜甫在欣赏画作时,自己与创作主体通过画作表达的出来的思想观念、情感体验、意志愿望产生了共鸣,从而激发了杜甫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杜甫在创作题画诗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生活际遇与人生阅历而进行再创作,通过自己的主体意识延伸和超越画作的意境,其中有与画作相同的思想情感,亦有与画作无关的,由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内心隐藏的情感。
杜甫题画诗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以画作为媒介,将视角投射到生活来延展和深化画意,使自己对现实的人生感慨和对生活的体验得以寄托。
纵观杜甫的题画诗,笔者认为其在思想内容上更多体现了刚毅、凛然不屈的精神品质。在杜甫的题画诗中,以咏马和咏鹰题材为主的较多,他偏爱将马和鹰这两种意象象征有识之士,这种偏好承载着创作主体对生活的体验和人生理想。杜甫《画鹰》云: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攫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此首题画诗形象而生动地刻画了苍鹰的卓然独立、锐利遒劲的情态,给人一种凛然的风霜之气。“素练风霜起”以突兀之笔起笔,带给读者一种凛然的肃杀之气,起到未见其物,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诗中“攫身”、“ 侧目”描述了苍鹰捕食前的锐利的动作,亦体现了苍鹰对捕杀猎物的坚定与刚毅。但是矫健的苍鹰仍然被“绦镟”束缚,无法去搏击长空,捕杀猎物,遂发出“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的哀叹。虽被束缚,但是苍鹰仍然始终不忘自己的志向,始终铭记“击凡鸟”的使命,亦体现不畏枷锁的不屈的精神风貌。虽然这首诗作于开元年间,此时杜甫正值青年时期,但这不正是杜甫一生的写照吗?深受儒家精神和盛唐气象的影响,杜甫拥有积极豪迈的精神风貌和奋发的热情,他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以兼济天下为己任,渴望建功立业。但是此时的杜甫没有合适的际遇,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于是杜甫把苍鹰看作是自己的化身,整装待发,等待时机,即使道路充满荆棘,仍然坚定自己的理想,体现刚毅不屈的精神意志。
但当杜甫困守长安十年,饱尝“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艰辛后,诗人经历了人间的心酸与白眼,身心受到强烈的打击,在《天育骠图歌》中叹道:“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 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字字掷地有声彰显沉重的叹息,但是诗人笔下寄托理想的意象“马”仍然是刚毅遒劲,坚定不屈,“矫矫龙性含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体现着马的凛冽肃杀的精神风貌,虽多了份深沉忧郁,亦更加体现对人生理想的坚定不屈的精神意志。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杜甫仍然心怀理想,坚持自己的追求,这种刚毅、凛然、不屈的精神意志贯穿杜甫的题画诗。因此,杜甫题画诗中的意象不仅是对画作本身的传神写照,更是诗人根据自己情感的再创作。
2 深度高远的仁爱情怀
杜甫创作题画诗的大体思路, 总是由画面生发开去, 通过想象超越时空, 在广阔、深远的现实和历史双重背景下倾泻自己满腔的深情,所以他的题画诗具有深度高远的仁爱情怀。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的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的题画诗不是孤独的单纯的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的痛苦来表现天下百姓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有着深度高远的仁爱精神,将自己的视角放在广阔的背景上,去为天下人哀叹不幸。杜甫那自身贫弱的血脉里流淌的却是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忧天下之民的“大忧”,爱天下之民的“博爱”。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他心系天下苍生,为人仁爱友善。身处苦难的背景下,杜甫视野不单单只停留在自己的身上,他更关注的是动乱年代中所有的不幸者。安史之乱时,诗人颠沛流离,痛心疾首,在经历了被敌军俘虏后又冒着生命危险逃出的历程中,即使饥寒交迫,但诗人心系天下,为国家而痛哭。在《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中运用湘妃哭竹的典故“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娥皇、女英泣舜,伤心欲绝,竹子上皆有斑点;杜甫泣君,泣国,正是因为对理想信念的坚韧不屈,诗人才会那么伤心,正是因为杜甫仁心广被,泽及天下苍生,面对“国破山河在” ,百姓水深火热,诗人才会那么伤心。深受儒家刚健精神的杜甫没有气馁,他来到肃宗阵营,担任左拾遗,希望建功立业。杜甫的忠君爱国不是愚忠,“正义”是他评价是非的标准,为了救宰相房琯不避祸乱,不惜与肃宗的政治集团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仁爱他人,对奸佞之人嫉恶如仇,在《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中寄寓着“为君除狡兔,会是翻鞲上”的人生理想。这种执着与真诚已经突破了孟子“穷则独善良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的人生境界,彰显其仁爱情怀。杜甫在《题壁上韦偃画马歌》中哀叹:“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诗人将自己的悲痛拓展到对时局的安危的悲叹,时时不忘国家的灾难。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杜甫慨叹“即今飘泊干戈际, 屡貌寻常行路人。途穷反遭俗白眼, 世上未有如公贫!”诗人将自己的感慨与忧愤的视角从曹霸的命运延伸拓展到对古今贤才怀才不遇、遭世俗白眼,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与抗议。
杜甫的题画诗中出现了许多隐逸遁世的诗句,在本人看来其隐逸遁世的思想是其积极入世的另一种表达。“群仙不愁思,冉冉下蓬壶”、“ 浮查并坐得,仙老暂得将”(《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从来谢太傅,丘壑道难忘”(《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沲江画图十韵》),“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题玄武禅师屋壁》),“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长人。佳此志气远,岂为粉墨新?……赤宵有真骨,耻饮污池津。冥冥任所往,脱略谁能驯?”(《通泉县署壁后薛少保画鹤》)在诗歌中表达出的这种隐逸思想,杜甫并没有付诸行动,这些题画诗可以说是杜甫对现实不满的一种情感释放,是其积极入世的另一种表达。道家是竭力主张遗世隐逸的,儒家是主张积极用世的,可是儒家却照样推崇隐逸,因儒家的仕进与尚隐并不矛盾。隐逸并非道家所专有,儒家也有隐逸,面对人生的坎坷时,儒家也会暂时逃到自然山水之中寻求精神的解脱。诗人隐逸思想表达是其爱国精神深沉情感的表达,正是因为他对国家深沉的热爱和对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理想的强烈的追求,而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所以遁隐是其精神的解脱,而不是其来自内心的强烈的渴求。
总而言之,诗人的题画诗表达的是深度高远的仁爱情怀,诗歌不仅仅局限于画内,他将重心更多放在画外,借题画诗中的形象表现自己的思绪。借用杜甫题画诗中的《画鹘行》中的一句来形容其题画诗的特点“写此神俊姿, 充君眼中物。”诗人通过对画中形象的传神写照,依据自己的人生体验进行再创造,造成雄浑悲壮的感情境界,寄托自己对人生、对时代的理想。
指导老师:沙先一
[1] 仇兆鰲.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 锺嵘,周振甫注释.诗品[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 蔡邕,邓安生校注. 蔡邕集编年校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4] 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8
[5] 李泽厚.美的历程[M]. 北京:三联书店,2009
[6] 陈贻焮.杜甫评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 周勋初.中国文学批评小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张彤(1991—),女,汉族,籍贯:江苏徐州,在读研究生,江苏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是中国古典文献学。
I207
A
1672-5832(2016)03-0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