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暑期兼职打工也要防范『被坑』

2016-02-28王静

农村青年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生证招工求职者

大学生暑期兼职打工也要防范『被坑』

暑假期间,许多在校大中专学生筹划着打一份暑期工,锻炼自己,增长社会实践经验,然而由于自身社会经验不足,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打着“招聘”的幌子骗取钱财。

对此,警方总结发布了几类招聘骗局,提醒大学生求职者一定要小心陷阱。

强行收取押金、抵押物。上岗前,大学生往往被要求交纳押金,或被收取身份证、学生证作为抵押物。交钱后,招聘单位又以种种理由让学生回去听消息。有的单位在学生打工结束后,以扣留身份证、学生证相要挟,拒付薪金。此类押金还包括资料费、登记费、服装费和培训费等。

变相传销。传销是目前大学生打工中经常遭遇的陷阱。本来是以销售员的名义上岗工作,公司却要求他们必须购进一定数量的商品,不得退货。随着社会高新技术的广泛推广,传销组织也开始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引诱大学生进行传销活动。

招用临时苦工不签劳务合同。一些小公司特别是个体建筑承包者故意将一些苦、脏、累、险的工作交给学生干,又不与他们签订劳务合同,一旦发生工伤等情况,学生或家长往往索赔无门。

骗取中介费。一些不规范的中介机构利用大学生尤其是外地留校学生急于利用假期打工的心理,无中生有或以“急招”为幌子引诱大学生报名,进而骗取“信息费”、“报名费”后逃之夭夭。

模特、娱乐行业招聘诈骗。这类招工通常称招模特或参加歌星、影星培训班,要大学生花大价钱拍艺术照参加遴选,再找借口说应聘者条件欠缺而予以拒绝。也有的以娱乐场所的高薪来吸引求职者。不少大学生到这些场所打工,往往容易误入歧途。

针对女大学生的求职陷阱。一些不法之徒把目光盯在女学生身上,利用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少、轻易相信人的弱点,进行色情犯罪活动。还有一类陷阱多发生在招聘家教或兼职文秘时,有的女大学生不加考虑,单独和对方见面,遭遇性侵危险。

暑期打短工该怎么防范侵权,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求职时须提高警惕,在面试前要认真了解招聘单位的相关情况,不要把身份证等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求职者应到正规的人才市场选择有营业执照的正规劳务中介单位,在应聘过程中要留意招聘地点是否固定。通过互联网应聘的,首先应确认单位的真伪,不要被诱人的薪水待遇所迷惑,更不要轻易汇钱。

一般单位招工招聘制度严格,对于“监控面试”的要格外小心。正规单位一般不会通过手机短信发布招工信息。求职者对手机接收到的招工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那些陌生人的“硬关系”,也不要被街头的一些小广告所迷惑。

由于打暑期工的学生和用人单位是雇员和雇主的关系,不是劳动关系,即便发生纠纷,劳动仲裁委员会也不一定受理。而防范侵权最好的方式还是签订劳动协议,约定工作时间、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及其支付方式、劳动条件等内容。大学生也要有意识地保存工作证明,如劳动协议、出入证、工作服和考勤记录等工作过的证据。(王静)

(责任编辑:伊川)

E-mail:sasayi1013@126.com

猜你喜欢

学生证招工求职者
起初为娱乐,现在做招聘:直播帮中国求职者找工作
留守媳妇
将安全培训融入招工就业全过程
招工景象
汤还是热的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网售假证
民生表情
面试中的12个禁忌
手机学生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