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报的发展

2016-02-28张美璇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内容发展

张美璇

(辽宁理工学院<原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自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报的发展

张美璇

(辽宁理工学院<原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如今,自媒体得以迅猛发展。在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鉴于此,本文对传统发展模式下广播电视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报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创新发展进行了探讨。

自媒体;广播电视;发展对策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众多的新兴行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学习和工作的方式。与此同时,受到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媒介也不断推陈出新,各类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并带来了强大的影响力和革新力。在自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报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即从这一大背景下,来对自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报的发展进行探讨,以期为广播电视行业提供一定的发展思路和建议。

一、传统发展模式下广播电视报的发展情况分析

就全国范围内的各广播电视报而言,其出版、传播与创收长期以来已经拥有了一套相对固定的运营模式。这一模式在过去铸就了广播电视报的辉煌,但在当下的自媒体时代却暴露出许多的缺陷与不足。

(一)“带电作业”限制了广播电视报的发展空间

在广播电视报行业内,一直有一种“带电作业”的说法,指的是广播电视报所传播的内容与广播、电视所播出的内容是一致的。自广播电视报在我国诞生以来,这一做法始终被广大业内同仁所遵循。例如,城市广播电视报长期以来的阅评报告就是这样定义的:广播电视报的作用是向家庭提供各类视听资讯,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和预告广播电视节目,并承担起导听与导视职能,其读者群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听众与观众。官方文件在对广播电视报进行定性时则是这样表达的:各级广电报的主要任务在于为广播、电视提供补充,通过广播电视节目表的编制来为听众和观众提供导听、导视,以便于其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收听和收看,除与广播、电视相关的评论、新闻等内容之外,不要刊登其他内容。自20世纪末至今,这些规定在近20年间见证了我国传媒行业的许多深刻而广泛的变化,自身却始终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实际上,这类规定是过去传媒行业分工明确化的产物,但不得不说这是以各媒体间的不对等分工为基础的。其中,广播电视报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在相关规定中,广播电视报被禁止刊登与广播、电视节目无关的评论和新闻等内容,但同时却并未禁止都市报、晚报等其他媒体刊登此类内容。也就是说,许多晚报可以从广播电视报上将节目预告等内容摘录下来,分两天进行刊登。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他们每天都会面对手机、互联网、广播、电视以及报纸等各类信息载体,也能收获海量的关于近期流行话题、娱乐信息以及热播剧集的信息。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其他媒体拥有的内容广播电视报不能刊登,而广播电视报有的内容其他媒体不仅有,甚至可能更丰富。可以说,广播电视报的“带电作业”相当于是“戴着脚镣起舞”,很难与其他媒体进行平等竞争。

(二)一周一刊,缺少新闻看点

在我国,广播电视报全都是一周一刊,有时会被人称为“周报”,这实际上也是在相关部门的明确要求下不得已而为之的。那么,一周一刊的运行模式在当下的自媒体时代是否能够满足读者的实际需要呢?经过调查研究之后,笔者认为,以一周作为出版周期是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报社的长远发展需要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广播、电视节目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信息的变化与更新,其节目的安排周期也越来越短,广播电视报的出版周期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如今广播、电视发展的节奏,常常出现其登载的节目预告与实际节目不相符的情况;第二,与每天一刊的都市报或晚报相比,广播电视报除节目预告外难以为读者提供实时的资讯,其刊登的许多内容在读者读到的时候已经“过时”了,这也必然造成大批读者流失;第三,以一周为出版周期,必然会使报社的投递、发行成本大大提升,在如今大多数广播电视报都自办发行的背景下,报社的开支将很难得到有效控制;第四,一周一刊的报纸很难接到股市信息等对时效性有较高要求的广告与资讯,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广播电视报的增收。

(三)经营模式较为单一,难以增加收入来源

经营模式单一也是广播电视报行业比较突出的现象。如今,大多报社都选择借助广告收入与发行收入来维持自身的运营,但由于现阶段劳动力价格上升、新闻纸涨价,报纸的发行往往是入不敷出。一部分广播电视报因传媒行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已连续几年收不抵支,亏损渐渐成了各级广播电视报面对的共同难题。作为广播电视报的支柱,广告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但单一的广告经营模式对于报社的长期发展却是极为不利的,原因有四:第一,各媒体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内仍将继续围绕广告进行激烈的竞争;第二,各媒体通过广告所获得的利润正呈现出平均化的趋势,暴利广告的时代可以说是一去不复返了;第三,广播电视报受到现实情况的较大制约,很难在广告领域有所作为,而一旦出现较大的亏损,报社将面临相当大的风险;第四,从总体上来说,广播电视报的经营渠道相对单一,难以实现增收,应对风险能力自然也较差。

二、广播电视报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分析

广播电视报在传统经营模式下受到了相当大的制约,但因制度上与认识上的束缚很难在短时间内解除,许多业内人士依然在使用过去陈旧的思维方式和经营模式来运作广播电视报。尽管一些报社在经营和采编上也尝试推行了一定的变革,但都未能对整个发展模式进行系统、全面和深入的创新与变革,因此广播电视报整体依然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在笔者看来,广播电视报如今已经到了非创新不可的地步,否则必将错失改革良机与发展机遇。

(一)广播电视报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立足于市场的广播电视报要想在时代变革和行业变革的大潮中立足,就必须创新发展模式。广播电视报社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式,进而推动报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模式的转型,最终为广播电视报行业内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基础。作为文化传播的基础行业,报纸出版业在推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承担起关键性的责任,这对于我国整体文化的繁荣发展意义重大。

要想创新广播电视报的发展模式,就必须先对报业管理机制进行彻底的改革。就现阶段来说,报社很难以市场主体的身份来行使职能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例如,在选择采编内容、确定出版周期等方面,报社依然无法完全从广大读者的需求出发,也很难在报纸发行、销售的过程中严格依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报业在改革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应尽快建立起现代化的报刊企业管理模式,在做好舆论导向工作的前提下,从形式、内容以及发行方式、发行周期着手进行“松绑”尝试,从而使各个报社能够平等地在市场与制度面前进行竞争。与此同时,应完善报刊的退出机制,通过多种手段使舆论导向工作存在问题、经济效益较差的报刊退出市场。可以说,广播电视报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模式的创新,这就需要报刊企业尽快建立起完备的管理制度来为其提供保障。

(二)广播电视报的创新离不开广大从业者观念的更新与转变

在当代的中国报业竞争中,都市报、晚报占优势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在有力证明了许多读者的阅读趋向在于时政新闻、社会热点的同时,也说明成功的报业必须做到对各方面内容的兼容并蓄。既然如此,广播电视报为什么不能尽量照顾到广大读者的各类需求呢?

就形式与内容来说,广播电视报既有生活服务类的功能,也有时政热点类的属性,因此不能将它一下子归到生活服务类报纸中。有的人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认为广播电视报可以将力量主要集中在时尚、娱乐以及影视版块,实践证明这种尝试必将事倍功半。因为如今许多都市报和晚报也在做这些主题,读者只需要买一份报纸就能获取全面的信息,又有谁会再去购买广播电视报呢?因此,在如今读者资源争夺十分激烈的大环境下,若只用生活信息和娱乐信息与其他报纸竞争,显然是不现实的。若要仅仅将广播电视报局限在生活服务类报纸之中,难免会导致被边缘化的后果。所以,广大业内人士必须转变观念、调整认识,努力推动广播电视报向着符合市场经济实际需求的方向发展。

三、自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报的创新发展策略与手段分析

(一)明确市场定位,兼顾影视、新闻与生活

如前所述,“带电作业”难以较好地适应当前形势下广播电视报的发展需求,也限制了报业的发展与生存空间。广播电视报绝不能将“带电”模式作为唯一传播途径,否则很容易导致广播电视报在当前的自媒体时代陷入被动。而要想改变这一境况,就必须对其市场定位进行及时、准确的调整。

简单说来,读者想看什么、客户需要什么,报社就应该在报纸中登载什么。现阶段,我国许多广播电视报都在尝试进行管理体制的调整,希望能够以此作为契机来提升报社的市场地位。为了实现竞争力的大幅提升,笔者认为应将过去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向涵盖了影视娱乐、新闻报道以及时尚生活各方面内容的新都市报的方向转变:第一,在刊登国内外社会民生新闻的同时,也要提升其趣味性与可看性,扩充新闻容量;第二,以本地区为主,兼顾全国,深入挖掘相关报道;第三,关注社会热点,着重批判本地区的不文明现象;第四,合理利用广播电视资源,将影视娱乐新闻做出特点;第五,围绕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切实为老百姓提供便捷的生活指南。

(二)根据市场实际需要进行出版周期的调整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周一刊的形式很难满足报社与读者的客观需要,这极大地制约了内容的时效性。无论是哪种媒体,都必须有较好的新闻敏感度。因此,广播电视报也应尽可能做到一周两刊甚至三刊,待条件成熟再尝试改为日报。可以说,若广播电视报成功转型成为日报,那么许多晚报在时效性方面就很难再具优势。

(三)拓宽创收渠道,树立多元化经营理念与品牌意识

报社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应努力从版外谋求经济效益,这从短期来看是尽可能避免报社受到广告下滑的拖累,而从长期来看也是为报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近年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许多现代化企业普遍采用了多元化的经营理念,其优势在于能够对资源进行综合性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实现强势发展、优势互补,极利于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报社应尽可能树立多元化的经营理念与思路,设法拓宽创收途径,并积极参与到工厂、房地产、新媒体、金融等产业的投资之中,进而从总体上提升自身的收益。

除此之外,广播电视报还应在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树立品牌观念,着力发展一些开办时间更长、品牌意义更大的栏目,使它们能够发扬光大。同时,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在保障质量与内容的前提下提升其影响力,最终赢得读者的认同,形成优秀的品牌。

(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多媒体平台

近年来,我国许多报社都在尝试与新兴媒体进行融合与互动,并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与品牌价值。广播电视报应积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努力拓宽本行业的外延与内涵,从而构建起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多媒体聚合与传播平台。同时,对数字化的产品和内容进行深度开发,开拓新的增值业务,最终将新媒体带来的压力和挑战转化为推动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机遇。需要强调的是,必须避免将这一平台理解成另一份数字化的报纸,而要将其视为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报的发展。

[1] 沈文彬.城市广播电视报“互联网+”模式浅探[J].视听纵横,2016(01):82-83.

[2] 丁凤云.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5):15.

[3] 刘剑.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之道[J].新媒体研究,2016(14):79-80+83.

[4] 孟凡娜.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传播,2015(06):176+175.

[5] 蔺建秀.未富先老时代,广播电视报的生存与发展[J].科学之友,2011(09):158-159.

G216.3

A

1674-8883(2016)20-0260-02

张美璇(1994—),女,辽宁朝阳人,辽宁理工学院(原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内容发展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主要内容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