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主流英文报纸网站“中印边界问题”报道框架研究——以《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印度教徒报》网站相关报道为研究样本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印度斯坦边界问题时报

柳 竹

(南京政治学院 军事新闻传播系,江苏 南京 210000)

印度主流英文报纸网站“中印边界问题”报道框架研究——以《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印度教徒报》网站相关报道为研究样本

柳 竹

(南京政治学院 军事新闻传播系,江苏 南京 210000)

本文选取《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印度教徒报》三家主流英文报纸网站“中印边界问题”报道为研究样本,发现相关报道中存在“友好”“对立”“客观”三种框架类型,而“友好”框架和“对立”框架共同作为“中印边界问题”报道的主导框架。

印度主流英文报纸网站;“中印边界问题”;框架研究

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对印度英文媒体“中印边界问题”的报道研究较为匮乏。本文对《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印度教徒报》三家印度主流英文报纸官方网站的相关报道作一梳理,以期弥补当前这一领域研究的相对不足。

《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印度教徒报》网站大体延续了其纸质版的内容和风格,在媒体运作、维护国家利益及对外战略目标等方面具有一致性。本研究暂不考虑三家网站的差异性,而是将其视为一个整体,探究三家网站普遍性、平均化的个性和特点。笔者通过限定关键词和时间节点进行样本收集。关键词包括“India China border”“Sino India border”,时间起止点分别是2013年1月1日和2016年1月10日。总共得到442条结果,剔除与“中印边界问题”不相关或重复的报道后,最终得到有效样本299篇。

一、印度三家主流英文报纸网站的报道框架类型

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WalterLippmann)曾这样说道:“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情感,就是被他内心对那个事件的想象所激发出来的情感。”[1]对于绝大多数印度民众乃至更广阔地域内的受众而言,“中印边界问题”都不是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切身经历的,此时这种内心的“想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报道内容。笔者认为,新闻报道所体现的情感态度不仅表达了传播者的写作意图,也反映出他们想要达到的传播效果。因此,从态度层面进行框架提炼是较为恰当的。通过考察关键词句,笔者总结出了印度三家主流英文报纸网站“中印边界问题”报道的四种情感态度——“友好”“中立”“不太友好”“敌对”,四者可覆盖全部研究样本。为避免框架过于具体和琐碎,将“不太友好”和“敌对”归为“对立”框架,最终将框架类型确定为“友好”框架、“对立”框架、“客观”框架。

二、印度三家主流英文报纸网站的报道框架及比重

三家网站的相关报道蕴含三种框架,即“友好”框架、“对立”框架、“客观”框架。三种报道框架各司其职:“友好框架”向中国释放善意的信号既是基于中印友好的历史与现实,又是出于媒体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即从两国长远利益出发,引导印度民众理性看待两国领土纠纷,为“中印边界问题”的早日妥善解决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立”框架通过鼓吹“中国威胁”和渲染中国本不存在的政治问题,塑造了专制独裁、穷兵黩武的中国形象;“客观框架”更多的是转述中印两国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看法和主张,并未做过多的个人发挥,体现了印度新闻界一再标榜的平衡报道原则,表明了三家网站相对中立的立场,有助于获得印度民众的高度信任。

经统计,这三种框架在“中印边界问题”报道样本中所占的比重由大到小依次是“友好”框架、“对立”框架和“客观”框架。值得注意的是,“友好”框架和“对立”框架的比重相当且均少于50%。因此,笔者认为,将“友好”框架和“对立框架”共同视为“中印边界问题”报道的主导框架似乎更加合理。由此可见,印度主流英文报纸网站在“中印边界问题”报道中对中国怀有“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三、结语

(一)国家利益与市场导向左右了印度主流英文报纸网站“中印边界问题”报道

印度主流英文报纸网站的相关报道不失为印度政界对华声调的某种折射。在“中印边界问题”框架建构过程中,印度的国家利益是背后看不见的“手”,使国际传播服从印度政府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作为私人垄断的商业性独立媒体,印度主流英文报纸网站的生存境遇取决于广告投放。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这些报纸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而打“中国牌”无疑是重要而有效的一招。在“中印边界问题”报道中,这些主流英文报纸网站常常将中国描述为具有“侵略性”和“扩张性”的威胁力量,强调印度正面临不断恶化的周边安全环境。

(二)印度主流英文报纸网站“中印边界问题”报道暗藏新闻偏见

尽管在本研究时段内,印度主流英文报纸网站的攻击性姿态有所收敛,但仍不乏明显的偏见。耐人寻味的是,这种偏见在单篇报道的比重很小,甚至不到全文的5%。但这种夹杂微量偏见的报道数量却很多,即使是“客观”框架下的报道也渗透着记者情绪化的观点和态度。这种微量偏见能够被以事实为主体的新闻报道所掩盖,受众很难觉察出已被悄然植入的某种偏见。三家主流英文报纸网站借新闻专业主义之名行偏见传播之实,与印度某些军界人士、战略分析家大肆喧嚷的“中国威胁论”合拍,强化了印度民众对中国的负面认识,破坏了中国的国家及军队形象,对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正义之举造成了干扰。

(三)印度主流英文报纸网站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有明显的负面化痕迹

笔者认为,报道中所隐含的中国负面形象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三家报纸网站在争议领土归属问题上毫不含糊,一味地强调中国对于印度领土的“侵占”,通过引语策略将话语权倾向印度。其二,三家主流英文报纸网站对中国军事力量发展与军事现代化深表不安,甚至中国在实际控制线中方一侧进行正常巡逻、边境基础设施建设等也被视为印度利益的潜在威胁和挑战,构建出向印度“秀肌肉”的中国形象,加剧了印度民众对中国的猜疑和防范心理。

[1] 沃尔特·李普曼(美).公众舆论[M] .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10.

G212

A

1674-8883(2016)20-0095-01

柳竹,女,山西晋中人,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印度斯坦边界问题时报
150多名游客“失踪”,韩担心免签被利用
一类弱非线性临界奇摄动积分边界问题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将与3家民营企业联合生产先进中型战斗机
老飞人
如厕难
“金爹”
《京华时报》2017年1月1日起休刊
潮流时报
推动中俄边界问题最终解决的诸因素
关于传媒语音语料库的主持人口语语句边界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