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新闻中隐喻的汉译分析

2016-02-28张晶洁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汉译运城含义

张晶洁

(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英语新闻中隐喻的汉译分析

张晶洁

(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作为一种文化转换及还原工具,英语汉译是对英文文化的表达与呈现,且翻译应当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的文化内涵。本文首先从可译性限度和影响英语新闻中隐喻可译性的因素两个方面阐述了英语新闻隐喻的可译性,进而提出了可以从充分结合上下文进行汉译、结合文化背景进行汉译、灵活运用汉语技巧三方面来提高英语新闻中隐喻的可译性,具有较强的理论及实际参考价值。

英语新闻;隐喻;可译性;影响因素;技巧

一、英语新闻中隐喻的可译性

(一)可译性限度

可译性,顾名思义就是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文章可以通过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的程度或者可能性。而翻译则是建立在相关人员对原文内容认知的基础上,才能确保翻译出来的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所以,不论是对原文理解出现偏差还是翻译语言使用错误,都会直接影响英语新闻的可译性。所以,可译性就是使用另外一种语言保留原文的含义,并达到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

(二)影响英语新闻中隐喻可译性的因素

首先,文化因素的促进。中西方文化交融越来越频繁,我国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外国词汇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人应用,而使用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这些词汇有着相通的文化背景,翻译也较简单,可译性高。比如“hit someone when he is down”的意思,就是在别人已经处于困境的时候还对其造成伤害,加深其痛苦感,中文翻译为“落井下石、在伤口上撒盐”,虽然两种语言有所不同,但是表达的含义是类似的。所以读者在看到这个短语时就能感同身受,引发心灵共鸣,因为其寓意是相通的。

其次,语法因素的作用。英语新闻写作人员非常注重新闻传播的价值,所以会对写作的内容仔细琢磨,以提高英语的趣味性,因而在运用语言时更注重语言的感染力和生动性,这样才能符合不同读者的口味,这其中的隐喻也体现了语言的差异性,如语言的词汇、语义等。以一个英汉对联的上联为例:“To China for china,China with china,dinner on china,译为去中国买瓷器,中国有瓷器,吃饭靠瓷器”。这句话非常有趣,其将china的多重含义进行了趣味演绎,也充分表明了英文表达方式与中国的差异。再如,英语中用来表达食言的是“go back on one’s word”,而如果不了解英语的人会直接翻译为“to eat one’s words”,其实,后者的意思是承认自己说错话了。不同的语法表达方式,很可能会引起可译性的障碍。

二、英语新闻中的隐喻

(一)充分结合上下文进行汉译

一方面,在进行英语新闻直译时,要积极借助上下文的含义尽可能准确地表现出原文想要表达的含义,而直译法对于字面意思简单和明显的文章翻译比较适用。在翻译时要找准翻译的对象,最大限度地保留句子本身的含义,很多中英文相通的隐喻就是通过直译。比如“鳄鱼的眼泪”在汉语中通常是用来表达谎言,而在英文翻译时一般为“crocodile tears”,极大地保存了英语原有的韵味。又如,“The seperated bird is flying in the sky,like a canoe on the vast of ocean”,汉语翻译可以为“这只离群的小鸟孤单地飞翔在天空中,仿佛汪洋中的小舟”,形象地展现了小鸟的孤寂和天空的辽阔;“I got lost in the boundless huge crowd”,我在茫茫人海中迷路了,引申为迷失了自己的方向;“The interview is the key to success”,便显出了此次面试的重要性;“The teacher is human soul engineer”,展现了教师帮助人类塑造灵魂的重要作用。这些比喻句在翻译时基本上不需要过多的加工和修饰,直译更能凸显其含义。

另一方面,还应当根据句子的含义结合自身的思维创造性进行“意译”。意译法对于译者创造思维要求较高,而且要求其翻译在准确表达原文含义的基础上具有美感。比如“Falling Skies”中的“falling”,形象地展现出了星辰或地球即将陨落、消逝的含义,而不能翻译成“失败”或“掉落”。因此,该词组可以翻译成“陨落的星辰”,以此展现出星辰所面临的危机。

(二)结合文化背景进行汉译

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其隐喻所表达的含义有时是一样的,但是其喻体确实存在差异,而且极易产生文化错位或误区。比如弱肉强食,可以翻译为“the weaks are the prey of the strongs”,但如果使用比喻性质的翻译则可以翻译成“The great fish eat up the small.(大鱼吃小鱼)”。再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喻体可以是“hares(兔子)”,也就是原文可以是“He who hunts two hares leaves one and loses the other”,当然如果表达方式是“You can’t 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too”,此时的喻体则是“cake”,虽然两句话中喻体不同,但是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译者需要对中英两种文化融会贯通。

(三)灵活运用汉语技巧

有些广告词会根据汉语中的一些谐音来更好地展现其文化内涵,从而也更加契合受众的认知和文化,能更加巧妙地使两种文化得到交流和融合,最终达到最优翻译的效果。比如“Apple thinks different”就是中英文化碰撞交融的代表,通过灵活运用汉语表达技巧,既展现了翻译者的文化涵养,又提升了翻译的精妙和与众不同,从而给受众群体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1] 宋露茜,陈炼,王蒙.英语经济新闻中概念隐喻的汉译实证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7):132-133.

[2] 任群.英语新闻中隐喻的概念合成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32-34.

[3] 郭红梅.英语隐喻的汉译策略与特点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3):42-43.

H315.9

A

1674-8883(2016)20-0117-01

猜你喜欢

汉译运城含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 “三个运城农业品牌”打造运城新名片
点赞!李克强总理山西运城赶年集
运城清廉地图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英语否定词的分析与汉译
西方译学术语的汉译现状与思考
虚荣的真正含义
谈谈柯尔克孜语中“bay”、“-bay”和“bek”、“-bek”的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