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人才发展战略研究
2016-02-28郑滢
郑滢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津 300071)
创新
我国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人才发展战略研究
郑滢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津300071)
主要从专业人才新型化、人才结构多样化和“官产学研”深入化等三个层面提出了我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第三次工业革命;人力资本;发展战略
引言
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席卷全球,以新能源技术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枢纽和以数字化制造为形式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在科技上的典型表现,以低碳技术驱动产业创新增长、需求因素引导新兴产业发展、数字制造支撑产业发展体系、扁平组织形成产业发展网络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产业上的重要特征。我国正处于由世界制造工厂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特征与产业特征的相互交织将深刻影响我国产业体系的升级与重塑,这必将对人才培养与人才链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1 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人力资本的要求
第三次工业革命为全球各国带来深刻变革,人力资本应积极适应产业发展新特点与新态势,着重培养制造业基础人才、复合型技能人才和创新型知识人才。
1.1制造业基础人才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制造产业链的重构,与制造业层次提升紧密相连。制造业基础人才是以中高级技工和技师为代表,活跃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第三次工业革命要求制造业基础人才熟悉现代化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具有意识超前、技术熟练、知识丰富、适应变革等特点。具体来看,制造业基础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和理论基础;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和实操技能;具有良好的工作品质和道德修养;具有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具有适应新兴产业急剧变革的能力。
1.2复合型技能人才
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应当是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上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技术的劳动者。第一,劳动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并且具有创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第二,劳动者要有较高的信息化获取与整合能力,必须会熟练使用互联网,熟悉相关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知识,并通过电脑实现互联网与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融合运用。第三,劳动者要有良好品质,能够在扁平化组织中与其他劳动者实现合作、分享和创新。第四,劳动者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和全球思维,理解和把握技术与产业新动向。
1.3创新型知识人才
创新型知识人才,是实现技术创新、科技发明、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应包含如下素质:第一,要有多元化的人生价值目标,即以创造潜能的开发、创新力的提高为核心,推动社会进步;第二,要有多维的创造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多学科知识结构,特别是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整合与开发能力;第四,要有张扬的个性化品质,即有理想、有自信心、善合作、会分享。
2 发达国家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人才战略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趋势下,发达国家纷纷强化人才战略。美国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路线、欧洲的人才吸引和规避流失政策、日本的产学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体系都具有代表性,对我国人才建设具有较高的启示价值。
2.1美国:制造业人才发展路线
2011年3月11日,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NAM)的非营利子公司——美国制造学会(研究所)召开圆桌会议探讨美国制造业的人才需求和培养,并发布了面向制造业的“教育改革路线图”,主张将过去以学年和学时为基础的教育转变为以学好本领、掌握技能为基础的应用化教育。通过美国制造业学会,制造部门与全美31个州的高层管理部门合作,将全国通用的、工业界普遍承认的一套技能认证体系结合到了各州的学习课程当中。这提供了一个制造商与教育合作的框架,形成了统一的文凭和认证等级。
2.2欧洲:人才吸引和规避流失政策
“创新型联盟”是欧洲2020战略性七大旗舰计划之首,由欧委会于2010年10月公布,欧盟理事会于2011年2月批准,是欧盟在未来十年的科研与创新战略文件。欧洲将人才战略的成功定位于逆转人才外流形势并吸引领军人才的能力。
欧洲大学和研究机构每年将授予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外国学者数千个学位,使这些人有机会选择留在欧洲。欧洲将通过科学签证和蓝卡计划抓住这一机会。除了给予必要的法律身份,欧洲还将使外来人才确信欧洲的大学、研究中心及创新集群在全球具有卓越领先的地位,并充分发挥欧洲生活和工作条件的吸引作用。根据“创新型联盟”的承诺,到2012年,欧盟及成员国应该实施统一政策确保学术带头人、科研人员和创新者在欧洲居留和工作,并且吸引足够多的第三国高技能人员留在欧洲。
2.3日本:产学联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仅仅依靠国内市场使经济再度腾飞已十分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很多日本企业都把生产营销的眼光转向了海外市场,但是劳动力减少等问题成为日本企业海外扩张的巨大阻力。为此日本构筑了产学联合的国际化人才培育体系,改革教育课程方案,加强大学生对异国文化理解力的教育,并与企业协作构筑国际化人才培育体系。
目前,在日本由于许多大学生无从得知企业对理想中人才的需求,即便大学导入了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课程方案,多数学生也无法正确理解其意义和价值。为此,文部科学省开始导入产学联合培育派遣型国际化人才互助方案,通过产学联合来实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
3 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我国人力资本发展战略建议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趋势下,我国人力资本培育就是要把握产业链的新形态,培养与新兴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人才,形成与产业链相对应的人才链,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使人才与产业互促互动。
3.1专业人才新型化
以新能源技术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枢纽、以数字化制造为形式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在科技上的突出体现,因此重大的科技和产业领域的新型人才是我国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新兴产业的最重要支撑点,建设一批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新兴产业人才队伍,是推进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力保证。
3.1.1国内培养:重点投入科技和产业的新兴领域
根据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形势,当前要优先支持能源技术、前沿信息技术、数字化、纳米技术、生物科技、地球科学、生态学、系统理论等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和紧缺人才培养。加大对以上重点领域学科和专业建设经费的投入,根据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努力扩大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
3.1.2国外引进:制订和完善系统的引才政策
目前我国仍缺乏能够引导技术发展和创新的高端人才,特别是能够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总体特征和技术细节的双料人才更为缺乏,因而对国际劳动力市场上新型高端人才的吸引非常重要。美国每年引进的海外人才超过20万人。据美国有关部门测算,美国的教育机构只能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高科技人才需求的1/3,因此,美国一直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设法引进世界各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才。
3.2人才结构多样化
衡量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否适应的标准是劳动力结构,是劳动力供求基本平衡。我国突出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恰恰反映出人才的结构性问题。单一化的人才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需求,制造业基础人才、复合型技能人才和创新型知识人才的规模和质量是实现产业链和人才链顺利结合的重要条件。
3.2.1产品的生产者:制造业基础人才
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大众化,但在学术型和职业型的资源分配上不够平衡,不能灵活应对就业市场的需求。职业教育尤其是中高等职业教育,是很长时期内我国劳动力结构和教育结构必须调整的关键环节。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之后,生产环节需要大量能够掌握相关技能的工人(这些技能包括制造和销售可再生能源技术、将建筑转化为小型发电厂、安装氢气和其他存储技术,搭建智能公共事业网等)。因此,将教育资源从部分宽泛且不实用的学术教育转移到精英型的现实生产力教育更符合人才链的需要。
3.2.2运营的管理者:复合型技能人才
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应当是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上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的综合人才。此外,第三次工业革命必将导致企业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机器化生产替代手工工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标准化生产,都需要教育培养适应时代变革和新兴产业的企业管理人才。美国的普通教育居于世界领先,尤其是大学教育优势明显,但其职业教育逊于德国,而后者制造业的优势就在于有庞大的工程师队伍来实现对运营的管理。
面对当今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形势,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普遍重视。高科技领先的国家往往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视为走向教育改革的基本决策。因此,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打造第三次工业革命人才链的紧迫任务。
3.2.3科技的创造者:创新型知识人才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高科技为支撑的产业革命,技术的生产者处于人才链的源头位置。创新型知识人才应当具有丰富的知识构成,能够自我获取新兴科技知识和探索未知新知识;应当具有全面的思维构成,能够用批判性思维学习新技术和应用新技术;应当具有多样的能力构成,能够在知识创造环节和商品生产环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应当具有鲜明的个性构成,能够在强调创意化和个性化的生产趋势中体现独创的价值。
3.3“官产学研”深入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科研成果的创造、转化和应用将具有更大规模和更快速度,政府、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协同作用愈发重要。“官产学研”合作是指通过将政府、国内外高校、企业、国内外研究所的力量联合起来,各自发挥优势有效地利用资源,以完成某一共同的目标,是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制度安排和科技政策。
“官产学研”合作的不仅是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有力推进,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业链与人才链相结合的关键环节。在打造人才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相结合。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产”应是“促学发展”的产,“研”应是“促学深化”的研。
3.3.1以实践基地为平台
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保障。基础实践按教学内容可以集中在可再生能源采集、信息技术、3D打印技术等实践活动,以大学生竞赛专题、大学生团队项目、工业工程实践、工业设计实践、教学研究及运营管理等为主要形式。除了集中实践基地外,还有校内企业提供实践机会。校内企业一般是学校教师以科研成果为基础,组建科技型企业,既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又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实战”平台。此外,在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共建教学实习基地的方式。
3.3.2以科研项目为载体
高校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任务,科研项目来源于国家层面、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需求,是产学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项目虽然可能只是生产实际中的某一细小环节,无法让学生真正接触生产实际,但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追求创新的综合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科研项日,既加强了课堂理论知识,也锻炼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为真正“用”时打下基础。
3.3.3以联合培养为模式
联合培养模式是学校和企业或科研院所以双赢为目的,充分发挥各方的人才教育资源,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实行“双导师”制,学生学习时间分为校内理论学习和校外实践学习,由学校教师和企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共同指导。实现企业高端人才向学校的聚集,是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联合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深化,企事业人才向高校聚集的同时,高校教师和学生也需要走出去,实现互动。
3.4人才关系链条化
人才关系链条化即人才成长的渗透规律。当人才处于知识离子浓度高的环境中,通过接触和相互渗透,低水平就会向高水平靠拢。科学领域的“人才链”现象就是这种规律的表现。从1901到1999年,全球共有来自185个机构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其中20%的机构获得3人次以上奖励,占获奖总人次的69%;12.4%的机构获得5人次以上奖励,占总人次的22%;4%的机构获得10人次以上的奖励,占获奖总人次的22%。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聚集了一批水平最高的学者,形成了一个杰出的人才群,曾经获得25人次的诺贝尔奖,而且经常是获奖的老师指导获奖的学生,并且连续几代相传;德国的马普学会是一个从事基础研究的基地,获得17人次诺贝尔奖;贝尔实验室获得11人次诺贝尔奖;IBM实验室获得5人次诺贝尔奖。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都具有鲜明的新生特征。无论是科技领域还是产业领域,新能源、信息技术和数字制造等行业的重要专家都处于当今人才链条中的起始位置,众多的科技创造者、运营管理者和产品生产者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传承与创新。因此,应当实现人才关系的链条化,发挥链条的连接功能,促进人才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编辑:王红霖)
Tal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Response to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Zheng Ying
(College of Econom 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NankaiUniversity,Tianjin 300071)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on three levels:to build the upgraded type of professionals,to develop diversified workforce,and to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government,industry,education and research.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human capital;development strategy
G719.2
A
2095-0748(2016)11-0101-04
10.16525/j.cnki.14-1362/n.2016.11.43
2016-04-19
郑滢(1981—),女,天津人,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