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节目的编排与制作的创新理念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吊床时段电视节目

袁 静

(商丘学院 应用科技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广播电视节目的编排与制作的创新理念

袁 静

(商丘学院 应用科技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广播电视作为现代社会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工具,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然而随着多种新兴媒体的涌现,传统广播节目的编排、制作方式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有些电视节目只一味地模仿,缺乏自主创新精神。此外,广播电视还存在技术手段不到位等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增强广播电视节目的竞争力,令其在节目的编排与制作上更吸引受众的眼球,显得越来越重要。

广播电视;受众;节目编排;编排原则

一、强化节目编排中的受众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逐渐开始追求丰富的精神文明生活。目前,我国电视节目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电视节目越来越高的要求。

首先,受众的观看规律具有极大的流动性。从时间上看,不同年龄段的受众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也不一样。以学生为例,大部分学生周一至周五是在学校度过的,有些学生晚上回家还要继续写作业,所以这个群体收看电视节目的时间大多集中在周末和暑假。再以老年人为例,由于老年人受生物钟的影响,一般黄金时段观看电视节目的较少,相反,早上观看电视节目的老年人居多。

其次,受众是广播电视节目市场消费的主体,同时也具有对外传播的权利。因此,在节目编排上,要打破以往受众仅仅只是广播电视节目的被动接收者的局面。要让受众掌握更多的话语权、知情权,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手机短信或微信,增强电视节目和受众的互动。在播出电视节目的同时,互动紧随其后,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二、强化节目编排的创新策略

所谓“节目编排”就是对节目架构、节目播出时间的总体策划。一个好的节目编排,不但可以使全天播出的整套节目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竞争群体,还可以带动每个节目发挥自身的优势。反之,就会导致受众流失。

稍纵即逝是广播区别于其他平面媒体的独有特点。对于读者来说,报纸新闻可以反复阅读,而广播则具有时效性。如果听众想收听某个电台的某个节目,则必须在某个固定的时间点收听。因此,广播电视工作者在节目编排上一定要多下功夫,不能随心所欲。要结合听众的收听习惯、收听喜好、收听时长来进行节目编排,从而保证节目的编排效果,打造自己的品牌节目。

其次,在同一个节目时段要了解竞争对手听众群体的特征。不同的电视节目其目标群体是不同的,即便是两个定位相同的节目,在节目编排上也是存在差异的。针对这种现状,我们需要考虑竞争对手在哪些时段内的听众群体和本台相同,这些重合的时段则是竞争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自己的栏目具有绝对的优势,则可以选择面对面地直接碰撞,若认为实力不及竞争对手,则可以考虑调整节目的播出时段,不与其竞争。

三、建立调查管理体制,了解观众对节目的期待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电视媒介就是大众传媒,但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电视节目的种类越来越多,频道也在向专业化发展,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也在逐步细化。想要继续保持电视的主流媒体地位,就必须建立观众调查体系。采用谨慎、科学的方法调查受众的收听动机、收听习惯、收听爱好,向观众提供一个更优质的服务。在调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查对象的广泛性,也就是调查的宽度。其次,还要注重调查的深度。分析受众通过观看这个节目想获得什么信息,挖掘受众观看节目的目的和需求,并不断地修改和调整节目,从而更好地留住观众,满足观众的需求。

四、强化节目编排的创新模式

(一)板块式集中编排法

板块式策略,又称“捆绑策略”“堆积策略”或“区段策略”,即将性质相近或诉求对象相同的节目集中编排在相邻的时段,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节目板块,播出时间通常持续2小时以上。这种编排能尽可能地吸引具有相同视听趣味的受众持续收看、收听,从而提高该频道的整体收听率。这种编排方式也利用了广播电视受众收视行为的“沿袭效应”。通常来说,如果受众喜爱收看某一类型的节目,那么在收看了某一节目后,通常会持续收看接下来的几个能满足他同样需求的相同或类似的节目。

(二)“吊床式”编排法

“吊床式”节目构成,就好像吊床的两端被系在离地面较高的地方那样。在节目编排时,会将一个相对收视率较低或收听率不易预测的节目,特意安排在两个较受欢迎的强势节目之间。由于受众视听行为的“沿袭效应”,编排在中间的节目可能得益于第一个节目的高收视率而获得一个相对较高的起点。同时,受众也可能会因为之后一个节目的吸引力而驻留在同一个频道中,从而使中间的节目也获得相对较高的视听率。这样的构成方式,无论在节目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的编排,还是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各个节目之间的编排,都有很多具体的应用。当然,具体使用“吊床”策略时,也要注意到,尽管编排在两档较强节目之间的弱势节目通常比较容易获得更好的收视效果,但排在中间的节目也不可以太弱,否则中间的弱势节目可能导致受众流失太多而产生“溢流”作用,后续节目的“吊床”效应就无法发挥出来。

(三)节目导入法

所谓“节目导入法”即强化一个时段的首、尾节目的影响力。其中,排在晚间黄金时间的第一个节目被称为“开场节目”,其奠定了整个晚间节目的基调。广播电视节目的编排人员认为,赢得了黄金时间的开场节目,也就赢得了整个晚间的视听率,甚至认为可能进一步影响整个星期的视听率表现。

节目导入策略还利用了受众收视行为特点中的“沿袭效应”,将需要引入或相对播出效果不甚理想的节目安排在强势节目之前或之后,使之有机会送达这部分受众。这里更注重的是整个时段的整体编排效果,通过强化某一时段的首、尾节目或开场节目的影响力,从而达到在整体上提升该时段的节目播出效果的目标。

G222.3

A

1674-8883(2016)20-0141-01

猜你喜欢

吊床时段电视节目
吊床
摇摇摆摆投投乐
神奇的吊床
四个养生黄金时段,你抓住了吗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帆布吊床破了一个洞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傍晚是交通事故高发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