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搏击竞技类娱乐节目经久不衰现象的思考——以河南卫视《武林风》栏目为例
2016-02-28房文子
房文子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对搏击竞技类娱乐节目经久不衰现象的思考——以河南卫视《武林风》栏目为例
房文子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在各大卫视黄金时段的综艺节目中,以搏击竞技为主题的娱乐节目占据着收视的一席之地,其中形成规模与影响尤以河南卫视的《武林风》为典型。《武林风》这档创办了12年的节目,时至今日风采依旧,不断吸引着传媒业界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
电视节目形态;搏击竞技;国际化;品牌经营
新世纪以来,电视综艺竞争的白热化从未衰减。2004年,河南卫视独辟蹊径,立足于武术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将竞技体育与现代电视传播手段有机融合,推出了原创娱乐节目《武林风》。在12年的探索中,栏目逐渐在武术对决和中外搏击中寻找到自己的出路,找到地方传统文化接轨世界的表达样态,将“大武术观”散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树立起传统文化类栏目创新的升级之路。12年,对于一个电视栏目来说,存在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而《武林风》历经12年辉煌依然在攀登高峰,收视率一直稳居全国卫视前十,确实值得业界思考。
1 以《武林风》为代表的搏击竞技类娱乐节目根植于中华武术文化的沃土
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河南所在的中原地区尚文尚武,是少林拳、陈氏太极拳、苌家拳和形意拳四大拳派的发源地。全国129个武术拳种中,在河南地区流行的就有40余种。名扬天下的两大拳种,即嵩山少林寺的少林拳和温县陈家沟的陈氏太极拳是中州的瑰宝。人们说“功夫”时会脱口而出“天下功夫出少林”,人们以武会友切磋“缠丝劲”时自然要去寻根陈氏太极拳。作为武术大省,武术文化已成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河南地区的重要品牌形象。
中华武术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做节目时并不说拿来就可用,它必须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融入现代节目元素,运用现代的制作手法,选择合适的载体和形式去表达;同时,要迎合现代受众的欣赏品位、知识结构、心理需求和生活习惯。在这一前提条件下,2004年,河南卫视推出了一档集武术、娱乐竞技为一身的电视原创节目《武林风》,独特的创意、时尚的包装、激情的搏击,即刻点燃中国原创电视最疲软的时代,横空出世的《武林风》犹如一匹白色的骏马傲立于中国电视。这个立足于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武林风》在瞬间,点亮中国电视观众的视觉,引发中国原创电视同行的关注。在这个资源丰厚、机遇恰好的时间,将竞技体育与现代电视传播手段有机的融合,原创性文化娱乐节目《武林风》风声水起,引起电视业内震荡。节目一出世,就取得了当时全国35个中心城市排名第七的成绩,在中原大地刮起了“武林”之风。
《武林风》一直把传播武术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栏目的口号是“目标清晰、思想统一、步调整齐、坚定不移”,这说明一个组织只有首先确定清晰的目标,才能有努力的方向,思想和行为才能一致,才能统一;步调和节奏才能整齐;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坚定不移的坚持,节目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2 群众基础是搏击竞技类娱乐节目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
武林擂台面向平民百姓,既成就了一个个平民英雄,又拉近了与普通民众的距离,培育了大批忠实的观众。《武林风》2004年开播,主要是展示绝技绝活,邀请大师参加,展示武风舞韵,现场邀请观众参与和武术有关的小游戏,演唱武侠影视歌曲,推介传统武术。2005年调整创新,增加“百姓擂台”板块,民间习武的人都可以参加,不让专业人员参加,不分流派,不分级别,不分年龄。2005-2006年,多以个人赛为主,不打团体,以散打为基础,没有级别,增加对抗性。2006年,栏目再次创新改版,少了绝活绝技的展示,开创“武侠梦工厂”环节,提出口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武侠梦”,向全国征集有武侠梦的年轻人,开始全国海选。
百姓擂台先后打造出王洪祥、一龙等众多熠熠闪光的功夫明星。“平民英雄”王洪祥是在2005年《武林风》,“平民偶像”横行电视时代的幸运儿,他在《武林风》推出了百姓擂台版块中,以超强的实力和外形,赢得了观众的喜爱,继而《武林风》栏目精心打造并包装他,在系列的《武林风中泰对抗赛》《武林风中美对抗赛》《武林风中墨对抗赛》赛事中,王洪祥已经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人物,对王洪祥本人,命运从此转变,他由草根转变为一个职业搏击选手;由农民摇变为众人羡慕的明星;王洪祥的蜕变和成功与《武林风》栏目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们从社会属性和个人价值属性上都真正的成为双赢。从而宣告搏击天下,《武林风》的搏击、造星功能,也为《武林风》在原创的搏击电视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武林风》推出的武僧一龙,更是让整个搏击拳震惊,在武林风的擂台上,僧人面孔的出现,是《武林风》打破传统的再次突破。用时尚电视元素包装人物,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打造的一个成功明星典型符号。一龙的天赋,一龙的出色,让观众对他的热情无比狂热,每次他出场时,栏目组的安保人员都要特别严谨,要充分保障队员的训练、休息和出场等系列活动,一龙面孔出现在擂台上,充分展示出栏目在常态性的节目下,寻找不同的路径,新的亮点和突破点,打造更具震撼力的节目和人物,尊重武者的个性纬度。这也让缔造明星的《武林风》更加准确和成功地找到擂台明星塑造的捷径。当然对他的栽培更是下了大功夫,送他到泰国、美国、荷兰去训练;找国内的顶级选手给他当陪练,《武林风》栏目组一直给观众呈现队员的阳光、激情、拼搏、执着、坚强,让现代年轻人看到除了小鲜肉的美,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力量之美,什么是所应弘扬民族之美。
从最初的百姓擂台、武林帅哥、个性选手到如今的专业、实力和颜值的共赢,期间经历了许多的风雨、坎坷,但《武林风》一直将群众基础视为栏目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以坚强、激情、拼搏很奋斗的精神,在擂台上推出一个又一个观众耳熟能详的选手。
3 “以武会友”让搏击竞技类娱乐节目走出国门、走遍世界
《武林风》国际赛事的频繁举办已经成为武林风栏目的最大特点,它的国际性、个性化已经越来越明确,让参赛者聚集在《武林风》的擂台上,切磋技术、提高水平、增长见识,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提升,对国际赛事的技术要求和规则认识,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一个电视节目,既要实现观众、市场、国际观众所认可的大统一,又要不断推陈出新,否则观众迅速会失去耐心和等待。但要想寻找新的欣赏方向,的确很不容易。因此,《武林风》依然坚定地走国际化路线,从2009年,《武林风》真正的走出国门,不再仅仅局限在国内的演播厅,充分利用优势的资源整合,发展的眼光、理性的意识、受众的需要、市场的要求,对国际市场做出了评估和实施。《武林风》走进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德国、泰国、韩国、拉美、迪拜、葡萄牙和希腊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世界的众多观众,而且每到一个国家,必定会受到大使馆或者大使的亲切接见,观众爆棚,《武林风》成功地将中国武术文化和精神复制到世界各地,为双方的武术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好的媒介作用,而且《武林风》上的中国勇士,如明星一龙、小虎铁英华、邱健良、魏锐、董文飞等,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和粉丝的热拥,《武林风》国际化的标签已经在世界各地落根,这为《武林风》国际化的路线更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品牌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双重凝聚。象征着中原武术文化符号的《武林风》,在国际化道路上锻炼了团队的协同作战能力,为河南电视台国际交流积累了经验,也使中国本土搏击竞技在国际上的品牌效应得到进一步扩大。
4 赛事专业化、活动品牌化造就了搏击竞技类娱乐节目的“武林风模式”
借助外力、形成合力,以《武林风》为代表的搏击竞技类娱乐节目在赛制规则方面努力与国际专业标准接轨;同时,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将活动做出国际影响,造就了“活动-赛事-节目”的成功运营模式。
《武林风》这一运营模式的成功得益于以下三个因素:第一是河南台的支持,作为品牌栏目打造,决策者给了很多政策支持,改革创新的各项措施都能付诸实施,举行各种大型活动都很支持;第二是栏目组具备创新意识,始终处于领跑状态,认真研究观众、运动员,广泛开展业内交流;第三是国际化交流,与国际专业赛事组织机构合作,带来了新的思路,每年还会选派优秀运动员前去培训。
从民间赛事起步的《武林风》,走到今天成为世界职业赛事的引领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从2006年启动裁判职业化进程,2007年将开放式擂台改为圈绳擂台,2008将得分制改成减分制,《武林风》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与世界搏击的接轨。随后《武林风》相继推出“中国勇士”“新人王”“世界功夫之王”“WLF金腰带”“世界功夫王者”等赛事,一个完善的国内、国际选手遴选、晋级机制逐步形成,国际性的赛事组织呼之欲出。
2013年8月,WLF世界自由搏击理事会宣告成立,成为中国首个世界性的自由搏击协会,会员涵盖四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WLF的成立既是以《武林风》为代表的中国职业搏击赛事对过去10年的总结和成果,也给中国的职业搏击带来良性发展的契机。同时,WLF的规范运行及国际化的道路也让中国的职业搏击参与者看到了自己与世界先进水平的不足。
作为河南卫视的栏目产品,《武林风》的收益原本具有局限性,但很快 一个庞大的市场就被《武林风》以另一种方式挖掘出来,那就是外场赛。《武林风》外场赛将赛事品牌的电视影响力直接在商业市场兑现,且把握了中国三线城市娱乐产品缺乏的现状,组织明星拳手走进二三线城市进行巡回表演。由于切准了市场渴求搏击娱乐产品的特质,《武林风》外场赛不愁赞助商,甚至是供不应求,仅仅2013年9月的16天内WLF就辗转全国连办7场赛事,成为武林风最具特色的盈利模式。
由于《武林风》带来了竞技类节目的热潮,江苏卫视、山东卫视、山东经济频道、青海卫视、宁夏卫视、长春电视台和湖南经视等地都制作了同质化样态的节目,其他地方复制、克隆的节目更是层出不穷,风起云涌的同质化节目,严重威胁到《武林风》的版权。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武林风》继续在寻找创新和突破:从2013年启动的“武林风全球功夫盛典”已成为中国竞技武术的参照物和风向标和搏击届的年度春晚。2016年1月23日,“武林风全球功夫盛典IV”在“东方巴黎”上海举行。至此,《武林风》完成了在“北上广”一线城市举办比赛的壮举,在国际化大都市举办比赛,显示了《武林风》雄厚成熟的赛事运作能力。
《武林风》的赛事专业化、活动品牌化造就了“武林风模式”,已经不是单纯依靠克隆就可以做了。《武林风》的成功在于长期的积累和积淀,是专业和高标准,是执着和踏实的工匠精神。
5 注重创新,加大品牌延伸效应,搏击竞技类娱乐节目的内涵可以更加丰富
在“武林风环球拳王争霸赛”的巨大影响下,以《武林风》为代表的搏击竞技类娱乐节目特别注重延伸效应,不断开发、创新出一系列衍生活动和子节目,更加丰富了节目的内涵。
《武林笼中对》是《武林风》进入2016年独创的衍生品牌节目。3月4日,当晚比赛一经播出,收视率便一路攀高,酷云EYE实时关注度显示《武林笼中对》排名全国第六,超越了国内卫视同时播出的美国UFC比赛。比赛亮点十足,火爆激烈的格斗场面犹如欧美大片,既有站立搏杀快节奏的精彩刺激,也有地面降服慢部署的抽丝剥茧,让观众沉浸在你来我往的强悍交手当中。
2016年河南卫视以《武林风》为龙头,《拳新一代》《武林笼中对》三档栏目和《勇士的荣耀》特别节目齐头并进,“四维一体”打造中国竞技武术的“矩阵效应”。《武林风》的播出时长从60分钟增加至90分钟,更加符合观众的收视需求,节目内容以每月初的180分钟直播到国内国际分站赛录播为两条主线;2015年开辟的栏目《拳新一代》为中国和世界青年搏击人才搭建了一个平台;2016年将实现与《武林风》赛事平台的无缝链接;“勇士的荣耀”将通过全年六场的大型直播,每场超过千万的投资,打造世界级的顶尖赛事。
加上《武林笼中对》,“四维一体”的节目编排将以“中国功夫,竞技武术”为主题,各自树标杆,整体聚合力,彼此参照、互为补充,呈现出模块化、集约化、功能趋向最大值的“矩阵效应”,进一步提升河南卫视在全国武术搏击类节目的领袖地位。
随着电视市场的繁荣,以《武林风》为代表的搏击竞技类娱乐电视节目,始终坚持着常新、常变,在近12年的探索中,将中国的搏击、竞技武术引领向真正的专业化道路上,开拓了中国搏击职业的先河,让这个原本小众的搏击,真正走向市场、日渐活跃起来,将中国武术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将中国精神带向世界各地,让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在多维度、多层次的搏击市场大河里,中国搏击竞技类娱乐电视节目必将旗帜鲜明地走在世界的前沿!
[1]申腾卫.中国电视原创节目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新闻爱好者,2014(8).
[2]庹继光,李缨.四川文化走出去对策探析[J].新闻爱好者,2014(8).
房文子(1981-),女,河南郑州人,本科,现为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编辑,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