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中“韩国符号”概论——以《鬼乡》为例
2016-02-28马琳
马 琳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韩国电影中“韩国符号”概论——以《鬼乡》为例
马 琳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2016年初春,一部由7万韩国民众众筹的公益片悄然上映。显然,相比于它默默无闻的14年拍摄期,几个月内席卷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的辉煌战绩更加令人惊叹。显然它所带来的震撼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部公益片的范畴,它成为了一个深刻的历史议题,引发国际上的“政治思考”。在影片反应深刻主题的同时,同样也展现了具有极强民族自豪感的“韩国文化符号”。本文从符号语言的角度通过“宗教”“曲艺”“饮食”这三个部分对韩国电影的“文化符号”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意识进行论述。
韩国电影;韩国符号;《鬼乡》
在《鬼乡》中所展现的不仅是“慰安妇”的悲惨经历,从大量的叙事情节和影像语言当中我们能够更多地感知其展现的“韩国文化”以及影片影像符号背后所蕴含的“共同体意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鬼乡》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关注,这与电影创作中通过视听语言所呈现出的“韩国符号”密不可分。
1 宗教文化
纵观影片,相比于血腥阴暗的慰安所以及暖黄的现世这种低饱和度、中低调的画面,高调的冷白色祭祀场景显得格外刺眼。如同刺眼的阳光照进尘封以久的“历史洞穴”,将敏感的慰安妇问题提上台面,体现一种极强的审判感。
“萨满祭祀”的呈现从表面上通过对称构图的平衡体现肃穆感,更深层次的则是通过韩国文化表达对于“慰安妇”问题的严肃态度。历史悠久的萨满教,“现在仍是韩国人的基础宗教,是韩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笔者认为:创作者通过传统宗教表现历史问题十分恰当,萨满教的历史厚重感足以撑托起“慰安妇”这一沉重的历史议题。能够绵延千年的宗教文化必然是强大的,创作者通过这一股强大的力量召唤“亡灵”归乡,增强影片的叙事力量,使影片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祭祀场景中“神女”抑扬顿挫的念白代表“慰安妇”亡灵们的呐喊,为其发声;更代表韩国国民、政府对于日军“侵犯女权”罪行的抗议和谴责。在这个层面上,“萨满祭祀”成为代表对于日军暴行的审判、对于慰安妇们的告慰,而所谓的“封建迷信”在观者眼中则成为一场具有“国民性质”庄严肃穆的宏大祭典。
2 曲艺文化
笔者认为,影片选择“萨满祭祀”作为“亡灵归乡”的仪式除厚重的历史底蕴外还有其“音乐舞蹈成分”契合于影视作品中视听语言规律的特性。听觉符号作为电影符号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渲染情绪、营造氛围的作用。电影的主题音乐对于叙事节奏和影片风格的呈现具有重要作用。《鬼乡》虽是表现惨绝人寰的“慰安妇”历史问题的电影,但是在主题音乐的勾勒中,影片形成了绵长舒缓的叙事节奏,具有极强的抒情性质。
电影主题音乐《阿里郎》作为影片的“韩国符号”当之无愧。“是朝鲜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被誉为朝鲜民族的‘第一国歌’‘民族的歌曲’。”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据资料显示:“阿里郎民谣”在2011年至2012年期间,先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名录》。自此,《阿里郎》成为韩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抹亮色。
3 饮食文化
在影片结尾部分,贞敏“魂归故里”,与父母共进晚餐,令人动容的温馨场景中也体现了重要的“韩国符号”——饮食。
随着韩剧的热播,观众不难发现,不论题材、形式,几乎每部韩国的影视作品都有吃饭的场景。“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在韩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片中通过人物的画外音有对于饮食细节的展现,例如“鱼”“汤”之类的描述。从影片结构的角度来看这体现少女归乡之后的慰籍以及体现首尾呼应的连贯性,使影片结构紧凑。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看,展现了韩国的民俗文化,发挥影片作为文化产品扩大韩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之功用。
韩国人的“抱团儿”意识,具有强烈的民族优越感。韩国人对于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在饮食上都得到较为透彻的体现。韩国人的“吃饭”场景体现韩国人对于传统的恪守、对礼节礼仪的讲究,从文化影响力层面体现中国儒家思想对于韩国礼仪教化的影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抱团”结构,映射出韩国社会韩国民众大的“抱团”结构,从饮食文化角度展现韩国人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4 总结
笔者认为:《鬼乡》不仅是一部公益片,更是7万韩国民众众筹动作背后的“韩国精神”。这部影片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已经超过了影片本身,《鬼乡》用其“亡灵归乡”的深刻主题,开辟了世界性的“政治话题”,再次引发各国人民对于女权的思考以及对于二战的反思。
在这样一部“跨文化”传播的公益电影中,我们从视听语言角度看到“宗教” “曲艺”“饮食”这三部分韩国文化,更是在这些“韩国符号”的背后感知到韩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团结奋进的民族意识。更被“韩国符号”所蕴藏的民族凝聚力和自我认同感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