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新闻职业行为

2016-02-28陈培鸿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3期
关键词:底线职业道德工作者

陈培鸿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广播电视台)

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新闻职业行为

陈培鸿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广播电视台)

新闻职业道德是一个老话题,早在1991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就印发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994年又重新进行了修订;1997年再次对《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进行了修订。2005年初,中宣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部局联合颁布了包括新闻职业道德要求在内的《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记者证管理办法》与《记者站管理办法》(通称一规定两办法)。在当前媒体转型时期,强调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新闻职业行为,意义更大。

新闻;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底线

任何行业都有它的职业道德规范,“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是行商的职业道德,无论教师、医生、律师,还是法官都有各自的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要求。新闻工作作为一种职业,自然也有与职业特点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

1 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什么是新闻职业道德?中宣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部局在《新闻采编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中,正式把新闻职业道德表述为:清正廉洁、敬业奉献、诚实公正、团结协作、遵纪守法。这既对新闻职业提出了社会性、规范性、约束性和实践性要求,也与国家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相配套,同时也突出现阶段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特点、建设重点和实施要求,涵盖新闻职业精神、新闻职业道德、新闻职业操守三个方面,是对新闻职业行为规范的总要求。要想把握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领,要做到以下几点。

1.1要弄清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涵与外延

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涵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守法及廉洁。其中“真实、客观、公正、全面”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核。

第一,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职业道德的核心。新闻工作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它必须向受众传播真实的新闻,这是社会化分工对新闻职业提出的必然要求。如果允许新闻单位传播虚假新闻,整个社会就会无序、混乱。要使自己的根基稳靠、民心稳定,任何国家就必须贯彻新闻的真实性。

第二,客观性原则。即媒体要最大限度地把新闻事件的原貌传播给受众,保持媒体不夸大、不缩小的“中立”品格。现在不少媒体为了自身利益哗众取宠,说得天花乱坠,引起了受众的强烈不满。个别媒体“把母鸡说成凤凰,把豆腐渣说成鲜花,可以把老奶奶说成芳龄十七八,把伪劣产品吹得质量顶呱呱”等,违背了新闻客观性原则。

第三,公正性原则。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探求事业真相的“职业精神,不为假象所迷惑,应当寻根问底。曾震惊全国的西安“宝马体彩案”就是记者坚持公正性原则,敢于探求事实真相的范例。

第四,全面性原则。这要求新闻工作者不要以偏概全,不要把特殊事例当作普遍现象来传播。某杂志曾公布这样一个例子,某地一家报社以专版报道形式,以“你身边的安全感指数”为题,经常刊登当地发生的盗窃、抢劫、凶杀、斗殴的新闻。结果,原打算到这里来投资办企业的客商们,分分打道回府。

以上讲的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涵。而新闻职业道德的外延包括记者采访,新闻编辑、新闻播发等各个方面,也包括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新闻工作者的言谈举止,服饰装扮。国家广电总局在《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中的第35条,特别提出:记者进行报道活动时,衣着、语言和行为要符合大众审美情趣,避免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以至于影响媒体的形象。

1.2要审慎坚守新闻职业道德的底线

在新闻职业道德的十二字要求中,“守法”“廉洁”就是职业道德的底线。突破了“底线”,那就不是“道德谴责”可以解决的问题,也不是“职业道德”可以规范、调整的行为,而必须依靠法律来规范和调整了。“守法”“廉洁”出了问题就根本不存在水平问题、能力问题,而应当审视人的素质了。

2003年,在采访山西繁峙矿难过程中,11名新闻记者(其中4名某社记者)收受巨额贿赂(包括金元宝),上演了一幕“有偿新闻”的丑闻,使新闻史上从此多了“给了钱就不曝光”的“有偿不闻”的专用名词。这是突破“廉洁”这个职业道德底线的典型个案。结论是:作为新闻工作者,谁要是在职业道德问题上突破了底线,谁就是自己毁灭自己。

2 大力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切实规范新闻职业行为

新闻工作是意识领域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党的新闻工作,当好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整个社会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职责。应抓好以下环节:①要把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与导向管理结合在一起,经常讲、反复讲;②要建立以制度约束为本的机制;③要把职业道德行为考核与履行岗位职责统一起来。

由此可见,新闻道德教育首先必须从树立从业人员职业精神入手,要通过理论学习、典型宣传和日常讲评,把职业精神教育贯穿其中,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的教育,使之逐步上升为职性认识,内化为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道德意识,并具体落实在新闻采编的行动中。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从业人员的个人职业操守修养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猜你喜欢

底线职业道德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真相与底线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