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编辑的人才培养路径
2016-02-28蔡永明
蔡永明
(厦门大学学报编辑部,福建 厦门361005)
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交流、传播学术成果的最重要载体,而学术期刊编辑则是这一重要载体的核心要素。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得学术期刊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如何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是摆在学术期刊面前的一大难题。而作为学术期刊核心要素的编辑,其人才培养路径则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新形势下学术期刊编辑培养面临的问题
1.1 数字化发展对编辑工作的挑战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不仅给学术期刊的编辑带来了工作的便利,也对编辑工作的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适应这一变化,是我们每个学术期刊编辑必须正视的问题。现在的投稿、审稿、用稿、编辑校对到出版发行,都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目前,大部分编辑部都采用了新的采编系统,如三才(TM)期刊采编系统、勤云采编系统、中国知网腾云采编平台等,有些编辑部还采用了黑马校对软件。此外,作为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学术期刊编辑,还必须学会如何通过新媒体来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目前,各家学术期刊与北京超星集团正在合力打造一个学术期刊移动出版提升工程——域出版,试图依托移动互联网的社交手段,使学术传播的范围达到最大化。2016年6月3日,在“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协作共享——上海期刊第五届论坛”上,上海大学、东方网、上海市期刊协会签订了出版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推进新型出版业态下人才队伍建设、搭建期刊集约化网络出版平台和探索出版融合新路径下产学研合作模式等方面展开合作[1]。上述这些新的举措,正是学术期刊应对数字化发展的一种积极尝试,也是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一个方向。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快速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方式,以适应数字化发展对编辑工作提出的挑战。
1.2 编辑队伍建设的稳定性
稳定的编辑队伍是学术期刊发展的重要保证。但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对学术期刊的编辑队伍建设也产生了影响[2]。2012年7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提出了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方案,要求学术期刊编辑部实行整体转企改制。该方案一经出台,立即引起了学术期刊界及学术界的激烈反应。虽然,该改革方案最终没有在学术期刊中推行,但对学术期刊界尤其是编辑队伍也产生了一定的震动,使得部分优秀编辑脱离了编辑队伍。今后的学术期刊编辑部,是否会再次面临此类的问题,对于期刊编辑而言,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而学术期刊编辑的待遇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编辑队伍建设的稳定性。就大部分高校的学术期刊尤其是学报编辑而言,他们在学校的编制中往往被认定为教辅人员。早在1998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第十二条就规定:“学报编辑人员属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学报编辑人员的职务评聘、生活待遇以及评优表彰等方面应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对待。”但实际上学报编辑不论是在工资待遇还是职称评定等方面,都与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诸如此类,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编辑队伍建设的稳定性。
1.3 编辑自身的素养亟待提高
学术期刊编辑作为学术期刊的核心要素,他们的业务能力高低决定了学术期刊水平的高低。而业务能力的高低,则取决于编辑的自身素养。目前,各学术期刊编辑部招聘的编辑人员,都是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方向的。而编辑部的实际情况也不可能保证每个学科都有专业的编辑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一位编辑处理多个学科的稿件。因此,有必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学术视野,从而提高自己的学术判断力。当前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固然在很大程度上有作者自身的因素,但责任编辑因自身业务能力而导致的把关不严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此外,编辑规范也是学术期刊编辑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虽然,编辑自身都具有较高的学科水平,但相对于众多的编辑规范而言,还只是刚刚入门的新人。因此,有必要通过培训、自学、资深编辑的传帮带等方式,掌握《出版管理条例》、语言文字规范、标点符号用法、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只有通过这样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学术期刊编辑的自身素养,从而为办出高水平的学术期刊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学术期刊编辑的人才培养路径
针对当前学术期刊编辑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通过对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业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建立起较为全面、合理的学术期刊编辑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对于学术期刊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1 政治素质培养
作为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当然要坚持其“学术性”的办刊宗旨,但更需要固守其意识形态的底线。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3]当今国际社会局势复杂,西方文化所宣扬的普世价值以及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等,也不同程度上渗透到学术领域,试图向学术界输入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学术期刊编辑的政治素养,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学术期刊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一方面,广大学术期刊编辑应当时刻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通过深入学习,时刻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另一方面,广大学术期刊编辑应当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从而确保在编辑工作中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2 职业道德培养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在社会上的声誉。当前,不少学术期刊的编辑缺少基本的职业道德,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些不符合刊发要求的低水平论文,使得人情稿、关系稿充斥其中,极大地降低了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甚至有不少期刊的编辑打着发表论文的旗号,向作者收取高额的版面费,败坏了学术期刊的名声。此外,由于编辑的审稿不严,导致一稿多发的现象频频出现,甚至有一篇文章同时刊发在七八家刊物上。这类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术期刊编辑缺少应有的职业道德。因此,学术期刊编辑部必须高度重视编辑的职业道德培养,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要求编辑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理来稿,以学术质量的水平高低决定稿件的取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术期刊的质量,提升学术期刊的竞争力。
2.3 业务能力培养
学术期刊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的学术判断力。因此,对学术期刊编辑的业务能力培养,是提升学术期刊质量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应当积极鼓励编辑参加业务培训,通过必要的继续教育,提高编辑的业务水平。许多编辑在刚参加工作时,虽然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但缺乏基本的编辑规范知识。通过业务培训,他们能够掌握系统的编辑规范,避免因为对出版规范的不了解而导致期刊出版的失误。现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培训,对于学术期刊编辑业务能力的提升确实有很重要的作用。这类培训,不仅有老编辑的经验介绍、最新的编辑规范标准解读,还包括期刊数字化建设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诸多知识。另一方面,期刊编辑部应当积极支持编辑学术水平的提升。现在,许多高校都把学术期刊编辑纳入教辅系列,不重视编辑学术水平的提升,甚至不允许教辅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实际上,编辑的学术判断力是与他们自身的学术水平高低密切相关的。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通过不断的学术积累,才能与自己所负责学科的学者进行对等的学术交流[4],从而真正拿到优质的稿件。
2.4 创新能力的提高
上述学术期刊编辑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以及业务能力的培养,是作为一名合格学术期刊编辑的最基本的能力培养。在当前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还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在新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将学术期刊的发展融入新媒体发展的进程中,更是我们应当亟待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5]。目前,不少学术期刊通过发展数字期刊、运用微信推送等新形式,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这是学术期刊编辑创新能力的一种尝试,值得我们借鉴。
3 结 束 语
学术期刊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术成果传播的实际效果。如果学术期刊“制造”的都是学术垃圾,将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学术发展。编辑作为学术期刊的主体,是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编辑的各项素养,探求全面而合理的编辑人才培养路径,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确保学术期刊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东方网、上海大学和上海市期刊协会签订三方合作协议[EB/OL]. [2016-06-08].http://news.163.com/16/0603/15/BOL64Q2G00014SEH.html.
[2]陈志贤.高校学报编辑工作惫怠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出版,2010(4):42-44.
[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92-193.
[4]张显龙.学术期刊学者型编辑的形成条件与培养路径探讨[J].出版发行研究,2013(6):78-80.
[5]郭飞,游滨,薛婧媛.学术期刊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