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校对流程提高高校科技期刊的质量

2016-02-28

学报编辑论丛 2016年0期
关键词:责编科技期刊学报

赵 雁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山东 济南250022)

科技期刊,特别是自然科学学报,所涉及的学科多、数学公式多、化学结构式多、上下角标多、量的符号和单位多、专业术语多、图表多、层次标题多、参考文献多[1],这就使得校对时涉及公式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转行、字体字号等规范性的内容,因此校对工作非常繁杂琐碎。科技期刊的理论性、专业性、技术性、知识性、权威性决定了校对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校异同即“对原稿负责”,更要订正原稿中的错误,对出版质量全方位负责[2],编辑人员要做到把提升质量的工作贯穿到各个环节、各个细节中[3]。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好科技期刊的校对工作,需要编辑进行周期性沟通交流,互通有无,交流心得,总结经验教训,在掌握校对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外,在实践工作中探寻适合自己学报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以确保期刊的编辑质量。

1 高校学报校对现状分析

为了解高校学报校对工作的现状,调查了几十家学报,发现高校学报的校对工作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有些学报能够严格按校对工作制度进行校对;有些学报因缺编无力执行;有些则轻视校对工作敷衍带过,没有互校环节,实行责编负责制。高校学报编辑部的校对工作呈现多元化状态。目前,大多数高校学报编辑部的现状是人少事杂,多数是融编、审、校为一体的,而且很多编辑部将转载和被引频次作为衡量编辑工作业绩的指标,这也使得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侧重于稿件的编辑加工,而对校对工作不够重视。综合以上情况可见,确保科技期刊出版质量的校对环节的功能在现实工作中被大为削弱。

编辑部一般实行“三校一读”制度,即初校、二校、三校、通读。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控制执行该校对流程以达到各校次的校对目标,保证刊物的出版质量。

目前,科技期刊编辑部已普遍采用编排一体化的工作模式,相当多的科技期刊已采用采编平台系统,校对工作的内容和方式都随之改变,在以电子文档为稿件主要载体的情况下,校对主要内容由传统的“校异同”为主转变为“校是非”为主,校异同为辅;校对理念也从简单的校异同即“对原稿负责”转向对出版质量全方位负责。

因此,有必要针对校对管理滞后的现状,对“三校一读”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科学的校对流程,以把好校对关,提升科技期刊的质量。

2 过程及细节控制

2.1 过程控制

目前,期刊出版的全过程为电子文档操作,作者按投稿模版在采编平台投稿(我刊采用CNKI知识资源总库采编平台),编辑将稿件送审,作者按专家意见修改后编辑对修改稿进行编辑加工,同时处理格式和版面等编辑工作,完成传统的“齐、清、定”工作。之后提交英文编辑加工整理英文部分,稿件进入刊期组版、排版、校对阶段。

本刊各位编辑在总结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共同探讨摸索出比较适合自己学报的行之有效的校对流程和方法,在此与高校编辑同仁交流讨论。对于学术性较强的科技期刊稿件的校对,经对几种校对软件的实践考察,不建议采用计算机校对,仍以人工方式为主。我刊的校对流程是初校、编辑互校、二校、三校、作者自校、专项校对、终校通读。由执行编辑严格按流程完成每个校次的任务。

通过编辑之间交叉互校,能有效地降低编辑个人编校的各种失误[4]。排版后的三校稿,通知作者下载pdf文件自校,并对编辑所编的稿件给予评价,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编辑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由于科技期刊论文专业性强,编辑存在知识面的局限性,作者对本专业的敏感度要高于编辑,对论文的侧重注意点不同,通过这种互动与沟通、互补,有利于降低差错率[5]。

2.2 细节控制

为使各校次有条不紊地进行,由执行编辑统一分发各校次稿件,并提交主编核查是否达到每个校次的校对目的。

另外,我们头脑中通常比较重视文字说明的校对而没有对与其相配套的图片引起足够的注意,应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对待,看看文字说明与图片上所示的相关信息是否相符,是否一一对应。这已成为我们校对的习惯意识。

我刊为提高英文部分的编校质量,专门聘请理工科英文水平较高的博士做兼职编辑审读英文。流程同中文一并进行。

2.2.1 初校的目标控制

责任编辑的初校是全部校对工作的基础,在初校时责编须以修订稿为基础全面仔细校对,力求做到:无遗留问题,无大的改动[6]。而且初校要定版面,包括图表的位置,力求做到版面的美观、合理和规范。

责编务必请作者自校,个人认为此环节必不可少。因为虽然经过编辑的审读加工这一环节,解决了其中的大部分问题,使书稿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各种原因总还会有遗留疏漏的问题,其中主要的还有更换系统排版所产生的错误,增加作者校对环节会避免发生一些低级的、被忽略的专业性错误,因为作者对自己撰写的稿件最清楚,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等专业的稿件,作者对本研究领域的错误敏感程度要远高于编辑。另一方面目前为评职称、评博导,普遍存在的功利性、任务式使得学术界缺乏严谨治学的风气,学术论文粗制滥造的现象很多[7],有不少作者只要得到通知可以发表了,就觉得万事大吉了,请他们校对稿件,往往一遍、两遍,仍是问题不少。因此,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必须敦请作者用心认真校稿。

2.2.2 二校和三校目标控制

二校由责任编辑自校,主要是核对初校编辑和作者所做的修改,侧重于“校异同”;三校先由编辑互校最后由责任编辑定稿。个人认为互校采用通校的方法为好,由于编辑互校时,对每个校对者来说都是第一次校对,会逐字逐句地精读校样,进一步找出校样中的问题和差错。互校还能解决由于“思维定势和感觉上的迟钝”而未发现的错误[8],在坚持同一规范标准的原则前提下,换一种思维,换一个角度来检查、审核他人的校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疏漏、“自以为是”和“熟视无睹”,编辑互校是第一校次的补充,是达到校对的、保证学报质量的必要手段。要从思想上重视,切不可因有上一校次而草率行事,失去了编辑互校的意义。互校以“校是非”为主,在互校中每位编辑都应端正态度,明确互校是对稿不对人,要有大胆质疑精神,因为提高期刊的出版质量一方面有赖于作者和编辑,而另一方面在更大程度上则要靠校对,靠校对质疑来发现问题,提出疑点,以把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互校后提交责任编辑,对互校中编辑提出的质疑,责任编辑可在与校对编辑商讨后酌情予以采纳或不采纳,因为对各自负责编辑的稿件来说,责编与作者沟通,责编审读稿子的遍数多,“吃”得更透些。责编核红并处理互校中的质疑问题,最后定稿。

2.2.3 专项校对

专项校对是指对某些类型的问题分门别类地进行校对。对理科学报而言,三校后遗留的差错大多属于规范上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通过在实际工作中体悟,采用分项校对,要比统校对的效率高[9],而且效果好。这是因为分项校对能在小范围内找准问题,抓住重点,是弥补校对过程中的差错和疏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次只考虑一类问题,思想更能集中,而且不难“ 一目十行”地扫视,首先找到要校对的对象,然后再判断其正误。《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进行专项校对具体包括以下环节:

(1) 刊眉、页眉、奇、偶;

(2) 作者姓名单位及邮编(中英文对照);

(5) 背题现象、标题体系;

(6) 小数点错行、数据分割、数学式转行时,运算符号或关系符号应放行末,不能齐左放在下行行首;

(7) 正文英文作者缩写点不能省略;

(8) 图的问题,正文有与之对应的叙述且文先图后顺序、图题、标目是否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形式;

(9) 表的问题,正文有与之对应的叙述且文先表后顺序、表题、统一单位在表的右上角;

(10) 公式顺序、公式标号不能单独一行;

(11) 参考文献,①页码,②英文缩写点,③英文断行连接符-,④www,引用日期;

(12) 核对目次与正文(可采用两人唱校法) ;

(13) 通观全部校样,检查版面;

(14) 封面、版权页、期刊参数、条码。

2.2.4 终校通读

终校通读是整个校对工作的最后一校,在通读全稿的基础上重点查看全稿的组织体系,统一体例,核对各项是否齐全。之后出付印样,出付印样的时候最好请作者最后确认为好,外稿可将排出来的PDF文档发给作者。

3 结 束 语

校对是十分细致的一项工作,要使校对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结合实际,总结从事编辑、校对工作的经验,分析如何避免各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到提高期刊出版质量的对策,摸索出适合自己学报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各家学报可结合自身学报的特点,灵活掌握,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提高期刊出版质量的目的。

[1]徐超富.论科技期刊的终校方法[J].编辑学报,2005,17(5):326-327.

[2]李道文.刘美玲高校学报校对工作的质量控制及评价[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2,12(1):75-80.

[3]王晓宇.关于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质量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1,23(1):52-53.

[4]范建凤.科技期刊的质量控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188-191.

[5]陈景春.高校科技期刊质量攀升中的“4条线”[J].编辑学报,2013,25(6):523-525.

[6]倪东鸿,冯怀莹,马奋华,等.编辑加工和校对时应注意的问题[J].气象教育与科技,2006,28(3):49-53.

[7]张海硬,兰甲云,李克琴.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学报校对[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142-144.

[8]何学华,陈伟,范君,等.校对环节与校对方法的确定和选择[M]//学报编辑论丛.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42-144.

[9]杭桂生,马飙.关于高校学报校对工作的若干问题[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4(1):154-157.

猜你喜欢

责编科技期刊学报
科技期刊的分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科技期刊的分类
致敬学报40年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Use scientific methods to learn the vocabulary well
Graphene Bas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