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编辑的“媒介”作用
2016-02-28李晶
李 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100191)
科技期刊是记录和传播人类科研成果、引导科学活动和科研方向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科学信息只有通过交流和传播才能实现其价值。而科技期刊编辑作为科技期刊行为能力的主要执行者和期刊发展的实践者,在知识文化传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科技期刊编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编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编辑校对工作者,除了要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素质、学术素质和专业素质等硬性条件外,还必须重视沟通协调能力的提升[1],即以期刊为纽带,凝聚作者、读者、审稿专家等的力量,搭建信息传播桥梁,充分发挥“媒介”作用,更好地推动科学技术传播、促进学术交流。
1 审稿专家和作者之间的“媒介”
为了保证同行评议的公平性、公正性,避免审稿专家与作者之间因学术观点差异造成的矛盾[2],一般期刊都采取双盲或单盲审稿制,审稿专家和作者不能直接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情况便需要编辑充当传递双方学术观点的“媒介”。
1.1 科学传递审稿意见的“媒介”
(1) 总结性意见的传递。由于论文完成过程中包含作者很多心血,且一般投稿文章即便是最终未被录用的也并非一无是处,故审稿专家在填写审稿意见时往往会先总结文章主要内容,或对文章的创新性、应用价值、撰写规范性等予以一定肯定,如“该文研究了×××,通过×××方法,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等,而这些意见对作者修改文章无太大价值,为突出重点,此种概括肯定性意见无需转达给作者,故需要编辑在转发时进行筛选,将审稿专家的核心修改意见转发给作者,起到筛除无关信息,直达要点的“媒介”作用。
(2) 措辞严厉意见的传递。部分情况下审稿专家的意见未经过精加工,特别是个别较严厉、苛刻的审稿专家,其中难免会有较尖刻的词句,这些内容势必会使作者,尤其是初学科技论文写作的研究生自信心受到打击。而作者完成一篇文章绝非易事,言语上应少批评多实质修改意见,使其在自信心不被打击的基础上,更好地修改文章、提升文章水平。如笔者曾遇到审稿专家在文章审稿意见中写过“文章逻辑太差、毫无新意”等语句,需要编辑在转发此类意见时把握好“度”,可转化为“文章逻辑欠佳,缺少创新”等不与审稿专家原意相悖的委婉语句,起到剔除苛责词句,保护作者自信的“媒介”作用。
1.2 审稿专家了解文章深层信息的“媒介”
对审稿专家来说,审阅稿件同时也是自己深入思考和学习的过程。有些审稿专家在看到文章新颖的思路或实验过程、数据处理过程等时,会十分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甚至希望和作者进行交流共同学习。但审稿专家无作者联系方式,且不适宜直接与作者取得联系,这时就需要编辑充分发挥“媒介”作用,将审稿专家的想法转达给作者,甚至可视情况为审稿专家和作者搭建沟通渠道。
笔者曾送审过某篇以载人离心机为运动平台的飞行模拟器的文章,其中一位审稿专家是离心机领域的权威学者,但研究大多基于民用设备,对离心机在飞行模拟器上的应用并无非常深入的钻研,看到所送审文章后对其中的部分原理和方法有极大兴趣,并致电编辑部希望与作者取得联系进行沟通,在征得编委会同意后,笔者为审稿专家和作者牵线搭桥。通过互相沟通,审稿专家对文章加深了了解,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更加新颖深入的审稿意见,作者也通过此次沟通充分明白了审稿专家意见,对文章进行精修,全面提高了稿件水平。编辑起到了促进审稿专家和作者充分了解,更好达成共识的“媒介”作用。
1.3 作者反馈申诉意见的“媒介”
学术本身提倡百家争鸣,在退稿时,难免遇到作者对审稿意见有异议,申请申诉,编辑应积极对待,谨慎处理。由编委会和编辑部评判文章是否有重新送审的必要,如无必要,应与作者良好沟通,基于期刊办刊宗旨和学术水平,将文章缺乏的内容、不合理的地方及不足之处告知作者,言辞确凿,使之信服[3];若确有重新送审必要,编辑更应认真处理作者的申诉信,使其能充分表达作者观点,无不合理语句,能引起审稿专家重视并耐心予以解释。
笔者曾遇到某作者针对退稿进行申诉,该作者初次投稿,年轻气盛,申诉信中部分语句对编辑和审稿专家都略显轻狂,直接转交给审稿专家非常不妥,本着针对稿件而不是针对作者的原则[4-5],笔者与作者耐心沟通,对其心情表示理解,同时也指出申诉信中的措辞问题,作者认识到了错误,虚心向审稿专家请教,虽未改变退稿的结果,但审稿专家专门为其撰写了长达 4页的详细审稿意见,对稿件学术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编辑起到了化解矛盾,推动良性互动的“媒介”作用。
2 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媒介”
2.1 串联审稿专家的“媒介”
稿件在同行评议过程中至少要送2位外审专家,根据反馈意见综合评定,在2位专家意见相同的情况下,终审结论较好把握,但随着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不断兴起,各学科细分程度越来越高,极易出现 2位专家意见不一致甚至相左的情况,这时就需要编辑发挥“媒介”作用,为审稿专家构建交流平台,以期求同存异,使稿件得到更科学、更全面的评价。
笔者曾送审过一篇文章,审稿专家A评价极高,而审稿专家B的意见却大相径庭并建议退稿,笔者在仔细对照2位审稿专家的意见后,发现似有矛盾之处。专家B质疑某个数据偏大,导致整个实验过程难以令人信服,而专家A则建议可采取某项措施增大该数值以取得更好效果。笔者将专家A的意见及自己的疑问转发给专家B,专家B也表示不解,遂通过编辑部与专家A进行了交流,后发现该文章属于交叉学科,审稿时忽略了另一学科的某个因素,以致得出了相反结论。通过编辑的“媒介”作用,审稿专家交流探讨,专家 B表示不仅督促自己在今后的学术活动中更加严谨细致,同时受到启发,有了新的科研思路和方向。
2.2 促成学术合作的“媒介”
科研人员或企业技术人员在从事科研活动或进行技术开发时,都会查阅大量文献,寻找与自身研究相关或有帮助的论文,但论文往往囿于篇幅无法完全解决实际问题,研究人员需要与作者取得联系,学习更深层次的原理和方法,甚至与文献作者相互合作,共同攻克研究难题。期刊编辑自作者投稿伊始即全心全意为其服务,是与作者联系最密切的人员,甚至是除作者外最熟悉该论文的。在作者信息未公开或已变更等情况下,研究人员可先与编辑沟通,由编辑联系到作者[6],通过发挥编辑的“媒介”作用,为科研人员搭建连接渠道,促成项目合作和学术活动。
3 读者、作者和期刊之间的“媒介”
对于科技期刊来说,作者就是读者,读者也是作者,而在大多数读者眼中,编辑部是近乎陌生的,若有足够多的渠道帮助其了解编辑部信息、了解期刊信息,会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吸引更多读者和作者。于是便需要编辑审时度势,利用期刊主页、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汇聚、传播信息,充分发挥“媒介”作用。
3.1 发布期刊信息的“媒介”
以笔者所在编辑部为例,期刊所有信息都在主页进行显示,包括办刊宗旨、收稿范围、审稿周期、编委会介绍、编辑部联系方式、投稿所需各种材料、过往期刊目录及当期目录等,对作者、读者做到期刊透明化,方便其了解期刊信息,在投稿前即对期刊心中有数;另外,以邮件方式推送期刊目录及下载链接给订阅读者,读者通过回点网站,便可下载电子刊整期目录和全文,对期刊收稿范围和办刊方向了然于心,知己知彼、精准投稿。
3.2 传递稿件状态的“媒介”
及时更新录用稿件信息,以便作者查询,并在微信公众号设置查稿功能,方便作者实时跟踪稿件进度;在QQ群中与作者互动,为作者答疑解惑[7],发布相关论文写作指导、经典案例及政策文件等供作者学习。以编辑为“媒介”,利用媒体平台,将稿件信息传达给作者,使作者随时掌握所投稿件情况,实时得到反馈,同时提醒编辑及时处理,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3.3 展示编辑部动态的“媒介”
编辑部获得奖项、召开会议、参加活动信息等都会及时在网站发布,在期刊目录推送邮件中附加期刊动态新闻加大期刊传播力度;同时,将部分动态消息在微信公众号中予以推送,方便作者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编辑部动向;建立工作QQ群及时和读者分享编辑部动态。通过这些“媒介”作用,让读者、作者充分融入到编辑部,紧密联系,增进理解力和信任度。
4 结 束 语
科技期刊编辑是期刊发展的生力军,在不断提升专业素质的同时,更要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将作者、读者、审稿专家等紧紧凝聚在期刊周围,将有效信息及时传递给他们,并成为他们彼此间信息沟通的使者,发挥好“媒介”作用,使期刊“活起来” “动起来”,形成提升期刊学术质量、扩大期刊影响力、促进科研成果传播的良性循环。
[1]姚萍,韩锋,徐永红.重视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沟通学[J].编辑学报,2012,24(6):518-520.
[2]孙立华,赵艳静,赵阳.充分发挥高校学报编辑的“桥梁”作用[C]//第5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郑州: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5:249-251.
[3]韩健,张鲸惊,黄河清.尊重作者慧眼识珠——谈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和谐关系的构建[J].编辑学报,2012,24(5):493-495.
[4]刘瑜君.浅议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的有效沟通[M]//学报编辑论丛(2014).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348-350.
[5]张永光,王晓锋,邹钰.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的沟通策略[M]//学报编辑论丛(2015).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5:210-213.
[6]史春薇,王亚新,仲崇民,等.科技期刊编辑:甘当伯乐.善作桥梁.乐做园丁[J].编辑学报,2011,23(1):83-84.
[7]周锐,宋胜合,李晓波,等.科技期刊编辑服务作者的途径探讨[J].编辑学报,2016,28(3):26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