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新闻频发现象的报道分析——基于网站年度十大逆转新闻盘点
2016-02-28田笑笑
田笑笑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逆转新闻频发现象的报道分析——基于网站年度十大逆转新闻盘点
田笑笑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新华网、凤凰网和人民网等大型新闻网站盘点的2013-2015年十大逆转新闻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并将其与《新闻记者》学术期刊中2013-2015年虚假新闻调查报告进行对比,分析出逆转新闻与虚假新闻的区别和联系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方法,以期减少逆转新闻现象的发生。
逆转新闻;虚假新闻;报道分析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加速信息流通,使媒体更加注重新闻时效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新闻真实性,逆转新闻成为网络新闻中频频发生的一种新闻现象。逆转新闻,是指某一新闻通过网络传播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随着对新闻事件不断深入采访挖掘,事实真相被更加客观全面地呈现出来,新闻报道内容朝着与最初相反的方向转变,读者立场也随之发生巨大改变的一类新闻现象。
1 逆转新闻特征分析
2013年年底,新华网盘点了年度十大逆转新闻并发布报道,之后,新浪网、凤凰网推出2014年度逆转新闻,2015年年底更有人民网、光明网和凤凰网等多家大型新闻门户网站报道年度十大逆转新闻。本文选择2013-2015年逆转新闻多发的三年作为分析时间段,将新华网、凤凰网、人民网和光明网等大型新闻门户网站推出的年度逆转新闻综合比较,选择报道较多的十大逆转新闻作为分析样本,从发生领域、报道框架和失实程度等方面分析总结出逆转新闻的基本特征。
1.1社会新闻居多
2013-2015年,在30篇逆转新闻案例中,主要涉及社会、法制和文化教育三个领域,发生在社会新闻领域数量较多,占总数的70%。这是由于社会新闻具有很大的接近性,能够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从而快速形成舆论并发展壮大。此外,社会新闻本身具有较大的故事性和人情味,发布者在表达上容易失衡加入主观因素,从而偏离事实真相,而各媒体和受众出于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盲目跟风转发评论导致逆转新闻多发。
1.2新闻人物标签化
既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经验会影响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而媒体一段时间的议程设置集中报道会使受众对特定人群形成固有认知,从而导致逆转新闻的频发。例如,城管暴力执法、老人碰瓷讹诈等一系列报道导致受众对此类人群形成刻板印象,影响对新闻事件的客观理性认识。此外,在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冲突中,媒体和受众基于对弱势群体的同情而不假思索谴责相对一方,导致了逆转新闻的发生。
1.3一般失实居多
根据新闻失实程度可以将逆转新闻分为一般失实和严重失实,一般失实是指新闻报道不全面不准确,遗漏了部分事实但是不足以影响人们对新闻基本情况的把握;严重失实是指新闻报道遗漏了关键性事实,受众难以通过新闻报道来把握新闻事实的大致面貌,已近乎是假新闻。逆转新闻是在网络新闻中频发的一类新闻失实现象,根据上述概念,2013-2015年年度逆转新闻中大多数属于一般失实程度,最初的报道具有事实依据,只是报道内容不全面不准确。
2 逆转新闻与虚假新闻
《新闻记者》学术期刊早在2001年开始至今连续15年调查分析选出年度十大虚假新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2013-2015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中,部分案例与新华网、人民网等门户网站盘点出的年度逆转新闻重合。目前,学术界将假新闻和失实新闻两种形态归属于虚假新闻,《新闻记者》杂志调查报告中的虚假新闻就包括假新闻和严重失实新闻两种类型。逆转新闻的系列报道中包含着失实新闻和假新闻的具体报道,因此逆转新闻与虚假新闻有一定的交集。要防止逆转新闻的频发,就要减少假新闻和失实新闻在报道中的出现,最终使虚假新闻和逆转新闻都能得到有效治理。
3 结语
当前,逆转新闻现象频发,对个人和媒体都产生重大深远的危害。新闻当事人是逆转新闻事件的直接受害者,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同时,逆转新闻极大地损害了媒体公信力。虽然最终事实真相得以澄清,但在逆转过程中对新闻当事人和新闻媒体所造成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为此,新闻行业和新闻单位要建立健全严格的约束惩处机制,减少乃至杜绝假新闻和失实新闻;媒体记者需要提升专业素养,全面掌握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公众在信息传播和观点发表的过程中,应当理性看待新闻报道,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减少虚假新闻、逆转新闻的发生,坚持新闻真实,维护新闻媒体的传媒公信力。
[1]李彬.传播学引论[M].第2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2015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6(1).
[3]董天策.虚假新闻的产生机制与治理路径[J].新闻记者,2011(3).
[4]童兵.假新闻屡禁不绝的缘由[J]新闻记者,2011(5).
[5]陈绚.假新闻治理的路径革新[J].国际新闻界,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