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丝路时期降低投保人逆向选择与最优保险选择

2016-02-28刘汉宇中国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宝鸡中心支公司陕西宝鸡721000

新丝路(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保险市场道德风险保险人

刘汉宇(中国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宝鸡中心支公司 陕西宝鸡 721000)

新丝路时期降低投保人逆向选择与最优保险选择

刘汉宇(中国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宝鸡中心支公司陕西宝鸡721000)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与国外保险市场的进一步接轨,针对我国保险市场上投保方与保险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严重现实状况,重点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保险市场上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保险是一种商业行为,行为的双方有着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保险市场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基于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分析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含义、产生机理以及道德风险的主要表现形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避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相应对策。如今基于国家战略和世界发展大势,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中国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宝鸡中心支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

保险;视角;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本文通过对保险市场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概念的界定,在信用的层面分别从物质、文化和经济三个视角分析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原因,进而分两方面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投保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1.保险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

从保险市场参与者拥有信息多寡的角度,可将信息不对称分为两类:第一类信息不对称和第二类信息不对称。其中,当保险人掌握的信息相对于投保人不足时,为第一类信息不对称;反之,为第二类信息不对称。事实上,信息经济学对几种模型的划分并不统一。为了适应于本篇文章的研究内容,笔者采用一种特殊的划分方法,将“事前隐藏信息的模型”和“事后隐藏行动的模型”专门提列出来,简称为“逆向选择模型”和“道德风险模型”。[1-3]

2.投保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1.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模型可分为第一类逆向选择和第二类逆向选择。由于投保人的信息相对缺失造成的逆向选择归于第一类逆向选择。本文着重分析第二类逆向选择,也就是由于保险公司的信息相对缺失造成的逆向选择。逆向选择其实是这样一种形式,本是在事前由信息相对缺失的一方去选择对象,可是由于信息的缺失,不能正常地行使选择的权利,反而被信息相对充足的一方以次充好,信息充足一方完全可以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并且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提供出仅有的“选项”,将自己充分的信息隐藏起来,从而使开始的选择变成了被迫选择,实际上是被信息充足的一方所选择,形成一种反向选择。2.道德风险:在保险活动中,不管是保险人的行为不能被被保险人所察觉时,还是被保险人的行为不能被保险人所察觉时,都可能导致道德风险。前者可称为第一类道德风险。但一般在竞争市场下,这类道德风险会随着竞争加剧及保险监督机制的健全逐渐减少。3.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对比分析:(l)话语上有现象与行为之分。逆向选择主要是现象问题,而道德风险更侧重于主体如何通过各种违规手段和行为去达到个人的目的。(2)时间上有先后之分。一般而言事前被称为“逆向选择”,即在达成契约前,一方利用信息优势诱使另一方签订不利的契约。事后称为道德风险。(3)涉及的主体目的有所不同。逆向选择的主体主要是争取进入某一体系并获得某种资格;而道德风险的主体更多是想滞留于体系内并谋得利益。

二、投保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原因分析

1.物质视角:信用是都是以其背后巨大的物质基础为保障的。我国改革开放 30年以来,经济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全国人民分享了经济建设的伟大成果,然而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 GDP仍然很低,甚至存在很大差距。物质基础相对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现实仍然没有消除,甚至有些贫困地区的人民连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难免会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置道德修养于不顾。基本生活保障无法解决,道德准则、个人修养及信用问题便无从谈起。只有物质基础达到一定程度,人们才会在乎精神层面的问题,当人们为了少许利益而付出的声誉、名誉和信用惨重,投保人觉得为了最大化自己那点私利的动机和行为得不偿失时,像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减少,这也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这些问题更为突出的原因之一。2.文化视角:保险领域的信息非对称问题在各国都广泛存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保险规模远远落后的情况下,非对称信息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出现的频率和影响却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这其中文化的差异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影响人们行为方式的无形力量,是人们行为方式表现形式的“根”,因为说到底,人就是文化的复合体。从人与人之间信任程度的角度,可以将各种文化分为低信任的文化和高信任的文化。低信任的社会是指信任只存在于血亲关系中的社会,高信任的社会是指信任超越血亲关系的社会。3.经济视角:第一,保险交易双方之间需要多次交易。但是目前保险市场不能满足这一点。我国低密度的保险市场,给保险交易双方的长期合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如寿险等,特别是保费收入多的长期性寿险产品,进行多次交易的概率对多数投保人来说不高。第二,是信息传输的速度要足够快,使得欺骗行为能被及时的发现。而在实际保险市场中,无论是投保方还是保险方,欺骗行为都难以及时的被发现。第三,是受害人要有积极性和可能性来实施惩罚。

三、降低投保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措施

1.继续发展生产力,奠定物质基础:只有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才能稳步提高社会生产力,逐步增强综合国力,为全国人民生活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丰厚了,人民才会注重精神领域,才会提升国民素质,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2.加强诚信治理,建立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 :(1)中国保监会、各地方保监局和保险行业协会应扛起维护保险信用、加强以人为本的保险信用价值观教育的大旗。(2)保险公司应通过广泛张贴系列宣传画、组织编辑出版普及性的保险知识读本等方式加大对保险消费者保险知识的宣传和普及。(3)投保人应落实以人为本的诚信交易行为。每一个保险消费者应该明白保险对保户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积极意义,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来维护保险市场的健康运行秩序。(4)由政府出面,给予政策、法律、人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支持,建立健全企业与个人的信用评级制度和征信制度,把孤立的、分散的信用资料全面汇集起来,建立起一个公开的社会诚信信息网络,以便交易各方获取信用信息,减少交易风险,增加信用市场的透明度。3.提升保险市场的硬环境:提升保险市场的硬环境指的是通过法律规章、条款制度等的颁布实施以及制度体制的强化,对投保人的动机和行为做硬性的规定和制约,虽然这样的措施一直未能完善,但是只要坚持做下去,使条款、规定、方法等越来越严密,就能有效降低投保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4.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和司法制度:我国目前有关保险的法律,对投保人的制约相对较小,只有不断完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投保人有可乘之机。

四、保险公司加强对投保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防范

1.加强核保验险,抑制逆向选择:核保是指筛选承保风险,这是为了防止逆向选择造成超过社会正常水平的损失而设立的。由于逆向选择的原因,使保险人和潜在的被保险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决这个问题的直接方法就是保险人能从投保人那里获取更多的信息,并对投保人进行更准确分类和严格筛选,避免由于投保人的逆向选择给保险人带来的不利影响。2.灵活设计费率体系,满足不同投保者需要:从绝对公平的角度看,所有的投保人都应该支付完全不同的保费,因为他们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潜在损失。3.有效运用免赔条款,降低道德风险:通过设计免赔条款可以使投保人在签订合同之后不隐瞒或者是较少隐瞒自己的行为。免赔要求被保险人在保险人做出赔偿之前承担部分损失,其目的在于降低保险人的成本,从而使低保费成为可能。中国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宝鸡中心支公司跟随“一带一路”繁荣贸易和人文交融的桥梁,使保险业为沿线国家政府、企业和人民服务、实现合作共赢作出贡献。[1-3]

[1]杨春梅.保险业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浅析[J].中国保险杂志,2013,6(12)34

[2]刘利.保险市场逆向选择不成立的原因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4,9(3)70

[3]吉翔,周建涛,博科.保险市场逆向选择与顺向选择共存研究[J].保险研究,2015,6(9)80

刘汉宇,男,中国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宝鸡中心支公司,理财顾问

猜你喜欢

保险市场道德风险保险人
最小化破产概率的保险人鲁棒投资再保险策略研究
联合生存概率准则下最优变损再保险研究
全球再保险市场现状及特点分析
去哪儿网服务供应链道德风险约束机制模型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保险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与分析
人身保险理赔难分析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医疗保险中的医疗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再保险人适用代位求偿权之法理分析
博弈论视角下的建筑工程外包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