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2016-02-28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9期
关键词:许鞍华悲情女性主义

周 奕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周 奕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香港著名女导演许鞍华,不是因为在电影圈中女性导演较少而备受大众青睐,只是对于中国香港电影业来说,她所导演的电影非常重视艺术价值的体现。在其他电影都争相夺取高票房和迎合大众娱乐口味的现实情况下,她依然在电影导演中坚持个人的历史思考与历史立场。

女性主义;许鞍华;电影

1 前言

当前,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不仅产业化进程加快,而且市场环境也日趋成熟,尤其是中国香港和内地的影视合作变得越来越多。不仅如此,我国内地女导演这些年来也在不断努力为大众奉献一部又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想象得到若干年后的中国,将会出现一大批优秀的女导演。所以,许鞍华的成功不仅可以为此树立榜样,而且其精神内涵很值得电影人借鉴和学习。

2 许鞍华作品概述

从许鞍华的作品来看,每部几乎都包含着她的历史思考特点。不仅在电影中塑造了丰富的女性角色,而且从性别视角出发对女性的意识进行了强烈的呼唤。在表现手法上,通过各种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塑造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女性角色,从而引起了观众对女性的思考。在她导演的所有电影作品中,几乎每个作品中都塑造了很多女性。这些女性有的处于不同时代,有的处于不同环境。但无论怎样,他们都有属于个人的独特思想和人格魅力。尽管电影中的女性身处社会不同级别,命运又各不相同,表达的主题也不尽相同,但这正是许鞍华想要表达的内容——那种女性特有的情怀和意识。

3 许鞍华导演作品中的女性角色

3.1 电影中角色的悲情

和其他节奏明快、欢乐的电影相比,许鞍华所导演的电影作品大多包含着种种忧伤和哀愁。这不仅和她所塑造的女性角色有关,还和她自身独特的女性观有关。可以说,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少带有悲伤色彩。这一点,在她所导演的电影作品中,借助女性角色得到了充分体现。所以,在许鞍华导演的电影作品中,悲情色彩无处不在。

许鞍华导演的作品所包含的悲情主义,形成于执导之初,即她的处女作《疯劫》。在这部电影作品中,同样也包含着浓厚的悲情色彩。女主人公李纨在遭遇一系列人生不如意之后,逐渐产生了精神错乱,最终无法控制而在精神完全崩溃的状况下错杀他人。本来这部电影在拍摄时可以制造一些紧张的气氛,从而形成比较激烈的冲突。但是,许鞍华在执导时,并没有这样处理,而是站在一个女性角色的角度出发,慢慢地对李纨的内心世界进行解读,从而层层递进向观众呈现李纨逐步走向精神崩溃的过程。这既是许鞍华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同时也是她导演的第一部悲情主义电影。从此,她在电影道路上,始终坚持着走这样的路线。

3.2 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许鞍华执导的大多电影作品中,悲情色彩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但是,这些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在面对挫折时,表现得并不消极,相反是生活中的挫折激励了她们活下去的勇气。所以,这些悲情色彩的女性角色在面对生活的困难时,并不消极被动或者怨天怨地,而是不断尝试着努力改变现状。这一点,在许鞍华执导后期表现比较明显。可以说,这是许鞍华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转变,只是借助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进行了表达。其中,《女人,四十》就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这部电影中,女性角色阿娥人到中年,生活状态发生了较大改变,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小儿需要抚养,这让她对生活倍感压力。但是,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压垮阿娥,她不但没有度过陷入悲情之中,而且还坚强地面对生活,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支撑着家。电影中的阿娥只是普通中年女性中的一个,许鞍华选取这样一个女性作为代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虽然在电影中随处可见悲情的色彩,但是也有很多欢快和诙谐的桥段与其中和,所以让观众在观看这部电影时,不至于哀伤过度,仍然看到了积极的一面。尤其是在电影的最后,许鞍华导演安排了一个白鸽起飞的场景,这不仅让整个电影转向了希望,而且对于观众而言更是一种积极的引导。

3.3 女性之间的情谊

如今的社会仍然是男权占据主要地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女性地位大多还是依附于男性地位,从而进一步形成了女性人格难以独立的局面。所以,长此以来,女性心中的感情控诉往往很难得到大众的关注和重视。对于许鞍华导演来说,她主要是认为作为女性的两个女性角色,她们之间遇到的各种遭遇可能有着相同的感受,彼此内心都有着强烈的控诉欲望,一旦女性意识开始被唤醒,那么她们的人格也实现了完全独立。

在许鞍华执导的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中,就设置了两位女性角色——贵姐和梁阿婆,讲述了二人之间的情谊。贵姐一生疾苦,自小便担起家庭重任,不仅要含辛茹苦的抚养自己的弟弟们,而且还要抚养自己的儿子。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仍然艰辛的生活着。梁阿婆只有一个女儿,但连唯一的女儿都去世了,最后留下了自己一人孤苦无依的活着。原本这两个人生命中没有出现交集的可能,但是许鞍华巧妙地安排了同样的遭遇让同病相怜的两个人逐渐走到了一块儿,并收获了可贵的情谊。可以说,正是她们彼此都了解对方的疾苦,使她们更加珍惜彼此间的可贵情谊。这也让他们彼此更加信任和依赖对方。

4 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生存困境思考

女性地位在我国封建社会几乎被完全忽略,甚至到现代,女性的地位仍然没有得到完全重视。在“人本来生而平等”的现代社会中,女权仍然要比男权落后的多。女权地位的显示,仍然大多还要依靠男权。在许鞍华执导的电影作品中,对此困境描述的十分透彻。

在电影中,许鞍华不只是凭借女性形象来体现自己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而且还不时地借助女性的眼光来审视男性,从而让男性丑陋的影视形象成为许鞍华电影女性主义中重要的一部分。

5 许鞍华电影中性别形象塑造与对观众女性意识的唤醒

5.1 许鞍华电影中性别形象塑造

许鞍华执导的电影自始至终都在经历着一种独特的转变,电影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几乎都在经历着被别人看、看别人、看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转变,不仅表示许鞍华导演电影风格的转变,更表示许鞍华对女性主义思考的转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在这部电影中,女性主义被一分为二,其中,前半部分的女性主义主要是通过男性逐渐塑造成型的。在电影的后半部分,许鞍华不得不将女性这个角色作为重点对象加以突出,而男性角色则变成了陪衬。尽管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最终并没有呈现出较好的影视效果,但在塑造性别形象方面,许鞍华还是拿捏比较准确、到位。

5.2 对观众女性意识的唤醒

谈到许鞍华电影中体现女性意识的唤醒这个主题,不得不提到《黄金时代》这部电影,因为《黄金时代》不仅包含着许鞍华对萧红这个女性角色的深切同情,而且还是许鞍华表明女性立场和唤醒女性意识最为明显的一部佳作。许鞍华曾经直爽地表述过,倘若让她和萧红同在一个时代和一个环境里生活,她们并非一定能够成为要好的朋友。也就是说,正确地看待女性主义,就如同要正确地认识萧红一样,必须拭去满目的灰尘,才能清楚地看到原本的真实面目。面对女性主义的唤醒,女性的顺从不应该被视为理所应当,而应该逐步形成女性主义本应如此的社会现实。

6 结语

许鞍华作为著名的女性导演,用独特的视角审视着女性和女性的内心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她在自己的电影中,采用了大量的写实手法从而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观念、不同环境和不同文化下女性的生存情况和女性意识的唤醒。可以说,这既是现代社会重要精神的体现和补充,同时也是许鞍华自己人生升华的体现和补充。不过,这个升华和补充的过程并未停止下来,许鞍华的电影之路并未停止下来,女性主义的彰显并没有停止脚步。

[1]刘伦.许鞍华电影中的人文情怀解读[J].艺术教育,2015(12):190-191.

[2]万传法,周爱军.多元视角的丰富阐释——“新世纪女性电影导演的文化和美学研究”大型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电影,2013(1):59-63.

[3]陈晓宇.孤岛中的守望者——析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主体意识[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09(1):34-36.

[4]杜冬颖.从《黄金时代》看许鞍华的特立独行[J].电影文学,2015(4):113-115.

[5]张成杰.映像“天水围”:许鞍华电影的跨地想象与主体建构[J].当代电影,2011(12):65-69.

猜你喜欢

许鞍华悲情女性主义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悲情英雄
许鞍华:年轻人失去了什么?
论许鞍华电影中的城市日常生活空间
许鞍华: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自觉继承者
教授十年悲情寻子:没有爱的教育不算好的教育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满足欲望,自我选择——西方的“生活方式” 女性主义
陈水扁“悲情奔丧”
女性主义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