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做好电视播控和值机工作
2016-02-28辛晓辉
辛晓辉
(作者单位:海阳市广播电视台)
探究如何做好电视播控和值机工作
辛晓辉
(作者单位:海阳市广播电视台)
网络化、数字化的播控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已经被运用到各大电视台。为了使电视节目更清晰、顺畅的送到千家万户,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作用,电视播控人员必须保障播控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本文主要介绍电视播控值机的工作要求、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电视播控;系统安全;电视节目
1 作为值机人员应尽的责任与素质要求
1.1 值机人员必须恪尽职守
值机期间,严禁在值班期间的违规行为;在同事间交接班时,严格按照值机的章程执行交接班工作,详细填写值班日志、机器运行状况等有关登记表格;做好播控机房内的防火、防尘、防潮工作;每天下班前认真做好机房内电脑设备器件的清洁卫生,保持机房内干净整洁。
1.2 值机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值机人员要加强播控机房的设备常维护与巡检,海阳市广播电视台在临海位置,易受海边潮气的影响使播控设备运转出现故障,为防止故障发生,播控机房安装有中央空调,将空调处于除湿状态并紧闭门窗,可有效降低潮气的侵扰。播控设备本身的温度也非常高,随时会出现因为设备温度过热而停机的突发故障。值机人员一定要密切关注播控系统的各项设备的运行状况,密切观察播控设备主机和备机及字幕机的各项运行指标是否正常。如果发现主机出现工作异常,一定要遵守值机业务的操作流程和播控设备问题的处理流程,将问题处理好。
1.3 加强业务培训很重要
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电视节目播控质量标准意识和电视播控人员的技术水平,培养出一支高质量、高效率的电视播控人员的作战队伍。为此,海阳市广播电视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业务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内容有:一是严格电视播出要求,所有电视节目播控一线技术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范,训练应急状态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二是在广电技术的发展到数字化、网络化阶段,要求员工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夯实专业技术。目前,数字硬盘播出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受地域、经济、技术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但做好全面有效的应急方案、严格工作秩序和章程,在“人”上做好文章,能够积极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海阳市广播电视台初步实现了高效率、高质量安全播出。
2 我国播控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目前,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我国电视播控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电视播控系统直接关系到电视节目传输的源头,其指标及可靠性对电视节目的优质安全播出起着关键性作用。海阳市广播电视台借此发展契机借鉴了其他台的经验,凭借汉化软件及编程优势,引进一系列先进播控设备。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必须到位,从而提高系统可靠性指标,降低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经过多年的实践基础上,抓住电视播控系统的故障分布的规律性,并周期性地对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这种工作策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值机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3.1 关于播控系统的电源问题
电源是广播电视节目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一旦电源供给不上,广播电视信号会突然中断,造成重特大播出事故,继而造成不良影响。本播控机房是采取双路供电模式,并配有专门的电力技术人员24小时待命;同时,配有在线式不间断ups供电电源,从而保证播控系统不间断、安全稳定地运行。
3.2 交换机的问题
交换机是整个播出系统的控制中心,出现故障可使整个播出系统死机。海阳市广播电视台播控系统中设计了一台24口交换机,系统中各计算机与其相连。在值机时,遇到过几次交换机故障,播控网络中断,使所有播出画面静帧。出现这种状况首先将交换机手动进行复位,在一般情况下可恢复播放。如果这种情况下仍不能恢复,就需要更换备用交换机,但会造成长时间的停播。为减少这种故障带来的不便,可以将系统按控制模块一一连接,达到消除单一崩溃点的目的。当然,除此之外,交换机的备份也还是需要的。对重要设备必须备份,以应对设备损坏的不时之需。
3.3 软件的安全问题
定期对自动播出软件、字幕软件、数据库软件、视频服务器软件等进行维护,并建立维护档案。在播出控制机和字幕机上安装病毒防火墙,另外将系统配置进行备份。因为机器间互相联网,所以必须将内网与外网严格隔离。当需要外网通讯时,可以安装硬件防火墙,并定期重启机器来减少死机和各种随机错误的发生。
播控系统出现的故障种类繁多,维护起来任务异常艰巨。作为一名播控工作者,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够有备无患,从容应对各种技能难点。只有做到未雨绸缪,才能更好地为安全播出贡献一份力量,才能贯彻和实施好“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的广播电视技术总方针,才能确保广播电视播控值机各项要求及措施落到实处。
[1]陆列林.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4(16).
[2]闫树云.播出机房值机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J].中国有线电视,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