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及其管理分析
2016-02-28朱慧明
朱慧明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及其管理分析
朱慧明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传播逐渐成为重要的新闻传播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新闻传播而言,网络新闻传播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资源丰富及时效性强等特征,但同时也会出现规范性不足的问题。针对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现象,各相关主体必须予以特别重视。本文就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表现和管理措施进行简要的探析。
网络新闻;传播;失范;管理
网络新闻传播具有便捷性、互动性及时效性等特征,其对于广泛传播新闻、加强人们与世界的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同时网络新闻传播也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很容易出现规范性不足的情况。因此,现阶段如何规范网络新闻传播的行为是国家有关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现象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新闻道德的失范,而网络新闻传播中新闻道德的失范主要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首先,网络新闻传播的虚拟性容易形成新闻道德失范。网络新闻传播中每位网民都是新闻传播的主体,但是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虚拟性特征,导致每位网民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具有较强的个人隐私保护性,一方面这给网民带来了一定的言论自由,但是也有可能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1]。目前,出现了不少个人诋毁的网络新闻事件,就是由于网络的身份隐私所造成的新闻道德失范现象。其次,由于法律建设不够完善而导致的失范。就目前我国法律建设来看,国家对于如何规范网络行为方面的法律建设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因此法律建设上出现了漏洞,无法约束部分网络新闻传播的行为,从而导致了新闻道德的失范。最后,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导致的失范。网络新闻传播具有多元化特征,因此给网络新闻传播的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不利于加强对网络新闻传播行为主体和内容的规范,从而出现失范现象。
2 网络新闻传播的管理措施分析
2.1 加强部门管理
就目前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而言,新时期网络新闻传播成为了媒介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一方面,这可以较好地带动我国新闻媒介事业的发展,实现信息交流和传播的便捷性和效率性;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范行为。因此,国家有关单位必须理性对待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既认识到网络新闻传播的优点,又要加强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管理和重视。首先,国家需要加强网络新闻传播管理组织结构建设,建立专门的网络新闻传播管理部门和机构,并要求各部门和机构能够实现相互协调和沟通,以便共同做好管理工作;其次,要求能够重视管理人员的选拔,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信息技术操作技巧,同时还要掌握新闻传播专业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够保证网络新闻传播的规范性。
2.2 做好安全规范传播的宣传工作
新时期要规范网络新闻传播的行为必须要求国家能够加大对网络新闻安全、规范传播意识的宣传,引导人们对网络新闻传播产生正确的认识,规范人们的网络新闻传播行为。网络新闻传播失范现象产生的重要主体是网民,而网民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行为是其安全传播和规范传播的意识较为薄弱,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和人员需要对网络新闻传播的安全传播知识进行大力宣传,以提高网民的安全和规范意识,从而约束网民的行为,引导信息传播的方向。
2.3 加强网络新闻传播制度建设
首先,要求加强网络实名制度建设。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对部分不法网民的言论进行了遮蔽,也给这些网民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屏障,因此网民才会在网上肆意发布不良言论,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只要实行了网络实名制,要求网民上传自己的真实身份,那么网民就必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也就能够达到规范网民言论和网络新闻的目的[2]。其次,要求能够健全责任负责制度。对于网络发布的不实网络新闻或信息,以及不法分子发布的暴力、低俗等网站信息等,政府有关单位和部门必须进行严格的彻查,并且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责任追究,以此来减少或者杜绝类似现象的发生。
3 结语
网络新闻传播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是因为网络新闻传播的虚拟性、传播多元性以及我国制度建设的不够完善,其在新闻传播中也容易出现道德缺失的情况。为了避免网络新闻传播出现失范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规范网络新闻传播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1]王贺新.新闻伦理、职业道德与规范研究的知识地图——对1979年到2011年新闻传播类四大期刊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J].新闻大学,2013(1):138-148.
[2]陈信凌,罗楚颖. 网络环境下虚假新闻传播成因及其规避分析——以“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为例[J].声屏世界,2016(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