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构集体记忆
——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复兴的探索与反思

2016-02-28金子莘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1期
关键词:重构集体记忆

金子莘(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重构集体记忆
——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复兴的探索与反思

金子莘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复兴传统文化是每个国家、每个公民应该为之努力和尽力去做的。本文试图分析我国传统文化集体记忆的现状,及现阶段的探索成果,反思能否通过重建集体记忆推动传统文化复兴的进程。

集体记忆;传统文化;探索;反思

1 集体记忆概念的提出

集体记忆概念是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集体记忆是一种社会建构。群体自身具有记忆能力,在一个社会中有多少群体、机构,就有多少集体记忆。“集体记忆在一个由人们构成的聚合体中存续着,并且从其基础中汲取力量。”

2 我国传统文化复兴之反思

2.1 传统文化复兴现状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观第九条提到“传统文化观:抛弃传统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号召全国人民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然而事实并不乐观,2016年春季档上映的我国第四代导演领军人物吴天明遗作《百鸟朝凤》,一部讲述唢呐这种传之久远的民间艺术从兴盛到难以为继的变迁,同时刻画了民间艺人焦三爷及其接班人游天鸣对唢呐艺术执着坚守的传统民俗电影。这部影片虽有着较高的口碑,但低排片使其票房惨淡,在制片人方励下跪事件后跃升为热点话题。虽然“下跪事件”使得该片的排片量与观影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客观上扩大了该影片的传播面及传播效力,使更多观众了解到我们的一些传统民俗文化。但这也不禁让人反思,电影作品本身的吸引力竟不如以出格行为博眼球的事件,以此事件为代表的诸多传统文化的“悲歌”不得不引发人们的思索。

2.2 传统文化集体记忆缺失现象分析

今天,我国青少年群体普遍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若将原因归结为文化的年代久远,但这些经典形象及故事同样存在了很多年,创造者对其不断推陈出新,在不同阶段重树其价值,热度不减反增,而我国的文化经典似乎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转型,仍停留在原有题材、表达方式的冗余重复,例如《西游记》等不断被翻拍,好在一部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做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文化认同感缺失也是一大因素。首先,文化本身缺乏“时尚感”及“包容性”。移动互联网时代讲求潮流、“有范儿”,虽说我国古典文化典雅、平实、有内涵,但传播力及吸睛程度则稍显单薄,时尚感不足。在这个快节奏、碎片化的社会,且在一部分集体记忆较为缺失的情况下,需要一些形式或是传播方式上的转变助其实现内容及价值的传递或是浸润。哈布瓦赫认为,“基督教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迎合道德需要和宗教需要的方式,并懂得适当妥协与让步”,这揭示了新事物在扎根及初步渴求认同时的方式。例如《功夫熊猫》的问世,为打入中国市场采用了熊猫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符号,但影片传达的却是团结、自由、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主流价值观,这无疑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式,火爆中国市场。

其次,现代中国人对本国传统文化集体记忆缺失导致的“文化空白”。因为没有形成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框架,故而对国民群体的记忆建构无支撑点、无法产生影响并强化。如今,醉心于诗词歌赋、欣赏戏曲杂剧的群体,随着老年人渐渐离世也越来越少。正如《百鸟朝凤》电影中的唢呐艺术,一种象征着逝者德行功德的体现方式也渐渐被西洋乐队所取代。因为这种难学且不易谋生的技艺早已被时代所抛弃了。

3 探索集体记忆的重构

3.1 现阶段成果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传统文化复兴事业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此,以两个案例为代表来分析。

古诗文创新普及与推广代表——周杰伦的中国风流行音乐。由方文山填词、周杰伦谱曲的“中国风”系列音乐,例如《青花瓷》《红尘客栈》《东风破》《发如雪》等,已经成为华语乐坛的一块金字招牌。在流行音乐陶冶情操,吸引注意及热度的同时,也是对我国古典诗词文化的弘扬与存续。并且,在原有的传统诗歌文化上,加入了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及文化理解与审美,受到各年龄层民众的喜爱,也掀起了诗词创作的一波“小高潮”。

三行情书——源自日本汉字协会为推广汉字教育而发起的一种诗歌体裁,在我国非常风靡。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各大高校都举办了“三行情书”大赛,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作品。这种简洁性强、参与度高的文字游戏加深了国人对汉字魅力的理解,在高校中广为流传。诗歌再次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学爱好者加入这场文化复兴运动中。

3.2 重构集体记忆的方式探索

重构传统文化集体记忆的方式,哈布瓦赫曾借助宗教重构教义法则作出了回答,“宗教记忆与每种集体记忆一样,它并非保存过去,而是借助过去留下的物质遗迹、仪式、经文、及传统,并借助晚近的心理方面及社会方面的资料。即现在,重构了过去。”

为了重构适宜现代社会共享的集体记忆框架,借助过去的文化文本,以互联时代的叙事方式并赋予其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韵,讲述现代中国人容易接纳并乐于传播的集体记忆,或许对于传统文化复兴来说,不失为一条可行之道。

猜你喜欢

重构集体记忆
我为集体献一计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警犬集体过生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