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中色彩的美学意蕴
2016-02-28邱雨
邱 雨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绿野仙踪》中色彩的美学意蕴
邱 雨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绿野仙踪》是米高梅公司出品的一部童话故事片。该片改编自莱曼·弗兰克·鲍姆的儿童读物《奇妙的奥兹男巫》,影片讲述了美国堪萨斯州小姑娘多萝西被龙卷风带入魔幻世界,在“奥兹国”经历了一系列冒险后最终安然回家的故事。1939年8月12日该片在美国上映。作为一部歌舞片,《绿野仙踪》在色彩方面的运用是极为出色的。本文重点对《绿野仙踪》之中在桃丽丝进入虚幻世界后的色彩运用加以分析。
《绿野仙踪》;色彩;美学
1 色彩美的效用论
苏格拉底认为:“美和效用是联系起来的,美必定是有用的,衡量美的标准就是效用,有用就美,有害就丑。”1因此,要探索《绿野仙踪》中的色彩运用的美学价值,笔者认为或许可以从苏格拉底的“效用”的观点来切入。影片中给观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大概不是剧情或是演员表演,而是影片中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甚至不符合当时年代的色彩与布景。极其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布景及人物的华丽服装造型,不仅是为了给观众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为了故事的叙事和气氛的渲染所服务的。从这点上来看,通过苏格拉底的“美的效用论”来分析,色彩的运用对于整个影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色彩运用的美学价值很高。例如片中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从一开始,桃丽丝踏上寻找大法师之路时,被北方巫女指引说要沿着“黄色的砖路”一直走下去,就能找到大法师。在这一细节的渲染上,影片颇费功夫,营造了饱和度非常高的金黄色砖路,并且在片中大面积地铺垫。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黄色和金色这种高调的颜色给人的感觉一般是希望和光明,这一色彩的选择给了观众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同时也为影片的叙事埋下了伏笔,因此,可以看出,色彩的运用是影片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本片中的色彩运用也对于影视美学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建设性。
同时,苏格拉底对于艺术创造的看法是“艺术不应只描绘外貌细节,而应现出生命,表现出心灵状态,使人看到就觉得像是活的。艺术不应奴隶似的临摹自然,而应在自然形体中选择出一些要素,去构成一个极美的整体。因此,艺术家刻画出来的人物应比原来的真人物更美。”2从这一观点看来,艺术的创作具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它并不真正描绘客观事物,而是加上了艺术家主观的看法,为的是表达“纯粹的美”。《绿野仙踪》中,对于桃乐丝进入虚幻世界后的表现就是艺术再创作的一个过程,单就色彩方面来说,影片运用了极致夸张的色彩来渲染虚幻世界的美,为了表现那种“纯粹的美”;同时,也与之前的段落(即桃乐丝生活的农场)进行比对,更加突出虚幻世界的不真实与美好。
2 色彩美的标准相对性
古希腊美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美不是绝对永恒的东西”3。他强调差异产生和谐。从这一观点来看,《绿野仙踪》中,桃乐丝在进入虚幻世界之前与进入虚幻世界之后影片采用的强烈的色彩对比就是一种“差异的和谐”。在桃乐丝进入虚幻之间,影片采用的是单色的记录模式,而且不是黑白色,是一种偏昏黄的色调,用以表现桃乐丝在这样的生活下压抑的精神状态同时,也为她的“离家出走”做了铺垫。同时,也与她进入虚幻世界之后的鲜艳色彩表现进行对比,反衬出虚拟世界的美好与幸福。
3 色彩美的内外性
黑格尔认为:“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所借以现出意蕴或特性的东西。内在的显现于外在的,就借这外在的,人才可以认识到内在的,因为外在的从它本身指引到内在的。”4从这一个角度来看,色彩很显然是一种外在的美的要素,而内在的要素要通过这种外在的要素去显现出来。例如:在《绿野仙踪》中,几乎是符号化般的巫婆的形象塑造——一身黑衣,绿色的脸庞,连飞出的扫帚后面都冒着黑烟。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黑色给人的感觉总是阴沉而又带有邪恶气息的。这种心理的暗示实际上就是一种“内在的”东西,而其借以表现的形式——黑色,就是一种“外在的”要素,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绿野仙踪》中的色彩运用也体现了这一美学价值。
从色彩本身的外在属性来说,鲜艳的色彩可以调动观众的欣赏积极性,对于影片的画面构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个以黑白片闻名的时代里,《绿野仙踪》无疑是一支奇葩,它能带给观众视觉上的享受;同时,通过这种视觉上直接的感受去作用观众的内心,让观众更加准确地理解剧中人物的心情,这一点对于影视中的美学来讲是很有价值的。
[1]黑格尔.美学[M].第一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第二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注释:
1 (意)克赛纳芬著·《回忆录》·卷三·第八
2 (意)克赛纳芬著·《回忆录》·卷三·第十章
3 (意)赫拉克利特著·《论自然》
4 (德)黑格尔著·《美学》·序论
邱雨(1991-),男,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方向:纪录片创作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