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呈现探索,科普报道要传递思索之乐

2016-02-28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1期
关键词:研究者科普专家

张 萱

(作者单位:科技日报社)

呈现探索,科普报道要传递思索之乐

张 萱

(作者单位:科技日报社)

我国在科学普及方面一直采用讲授的形式,专家说、受众听,形式单一、名词艰涩,无形中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要想使科普报道喜闻乐见,不如带着受众回顾探索过程,便于接受,帮助理解,形成科学思考的全民习惯。

科普;科学精神;辟谣

科普报道往往比常规报道更需要体现“乐趣”,用科学的快乐精神感染读者,其途径之一就是呈现生动的探索过程。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举重若轻,科普报道的传播之道

“到那时人们不会再花200元去买一盒值10元的脑某金,也会对铺天盖地的前列腺特效药完全免疫”松鼠会科普作家这样描述科普作品的责任。那时的人们将有科学思考的习惯、探究真相的潜意识、逻辑思维的习惯,他们拒绝盲从、拒绝悖论、拒绝非此即彼的判断逻辑。

而蒙昧带来的种种后果、无知带来的错误判断,让科普报道任重而道远。这样的“重”使很多报道包裹着沉重的外壳——大段的文字、艰涩的名词、佶屈聱牙的逻辑,让普通的读者望而生畏。

这样的“沉重”有两个原因。

一是传播内容范围所限。输送科学精神、讲解科学知识,使科普作品在内容上有了一定的范围,同时肩负了很多责任,如何体现这些内容?经常看到科普报道采用“严正告知”的传播方式,最常用这样的模式——“专家说(认为、解读、介绍和表示)”。措辞干涩、表情严肃,多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方式,示人以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形象。

二是偏重于知识的传播。这类作品解答的“是怎么回事”,而不是“为什么是这么回事”,将研究结果硬邦邦地抛出来,读者除了被告知结果外,没有获得其他任何信息传递。对比国外的科普文章,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很大不同。经常会读到这样的词句,“某大学教授设计某某实验,过程如何,得到结果如何”。文章多是在讲述科学家依据了哪些原理、如何构思验证方法、以及由这些方法获得结论。在这些文章中,教授或者研究专家都不是表情严肃、执着于说教的观点强塞者,他们思考、尊重实验、也会因为出乎意料而表示惊讶。从读者感受上来说,这种跟随专家一起学习或者验证的过程会更愉悦、更易被接受,这样的文章也更容易产生信服感。

将硬邦邦的“抛述”变为“娓娓道来”的描述,有背景、有情节、有跌宕起伏,这种“举重若轻”的处理方式,往往会让读者像享受故事般津津有味,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科学精神。

2 传递乐趣,呈现“科学历程”更有传播力

那么,该如何呈现科学的面目?追述科普历史的目的是唤醒民众、克服敌意、弘扬科学理性。

先贤将自己的思考和经验广而告之,由古至今,研究者身体力行的过程及得出的结论成为科普文章的核心。因此,科普不只是传递知识的载体,还可以传递科学发现的乐趣、传播科学探索的过程、更深层是让科学精神感染读者。

文献中有这样的“科学精神”定义,“人们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评价问题而非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其实这样的精神正是科学家探究真理时抱持的态度,他们的所想、所思、所试都是遵循着这样的准则,在“科学精神”的准绳中行为。因此,呈现科学家研究时的经过,思考时的逻辑思路,不失为一种最生动的科普。

鉴于上述探讨,下面对科普文章的采写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更准确地选取专家。在写科普类文章时,受访专家应与所采问题有专业范围上的重合。由于学科的细分化,一些专家即便是在大的领域上可以归为一类,但可能并不了解某一小领域的专业问题,这造成了他们的分享经常是泛泛而谈,经常出现不痛不痒的观点,不仅损害了文章的可信性、也损害了专家的权威性。

二是不唯专家。在没有采访到专家时,是否可以尝试选取该问题的切实研究者。这些研究者可能没有获得“教授”“研究员”的称号,但他们在探索工作的“第一线”,他们往往是最清楚研究经过的细节,针对社会上的争议问题,钻到问题中去研究的人往往有“发言权”。

三是多记录研究者的“心路历程”。研究人员或者专家其实是科学领域的先行者,他们先公众一步发现探索问题、比公众离真相更近一步,但他们并不比公众高明,他们也需要思考、需要实验,把他们的探索过程反映出来,将启迪公众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这也是专家的建议被公众的接受程度下降、一些电视台的实验类节目更受欢迎的原因。

四是注重传播知识也不要忘记传递精神。稿件往往更重于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解答,在上学时就提倡触类旁通,通过做对一道题知道一类题的解法。百度科普的含义,传递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等都归结为科普的范畴,其中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更像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的“渔”。目前,互联网上的说法鱼龙混杂,怎么让公众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谣言出现一个辟谣一个的方法治标不治本,澄清众说纷纭的复杂局面,归根结底是通过媒体等方面的促进,使人们习惯于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

[1]熊巧.姬十三和他的松鼠会[J].新世纪周刊,2008(27).

[2]张文昕.浅析媒体如何将科学精神渗入科普报道中[J].新闻世界,2013(11).

[3]郑念.科普使命任重道远[J].中国科技奖励,2014(6).

猜你喜欢

研究者科普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科普达人养成记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请叫我专家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