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惩治虐童行为当靠刑法重拳

2016-02-27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监护父爱母爱

2015年8月29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今年11月1日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在有关“虐童罪”问题上,首次突破家庭成员,将幼儿园、学校老师、保姆等负有监护未成年人职责的人和单位列为虐待罪犯罪主体范围。

“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法律明确将监护或看护人员虐待儿童的行为入罪,为司法机关今后处理相关情形提供了准绳,也积极回应了公众越来越强烈的保护儿童呼声。

近年来,教师等群体对儿童实施伤害的案件层出不穷,造成了较恶劣的社会影响。但在司法实践中,却缺乏相应的法律予以制裁。过去虐待罪的主体为家庭成员,而教师等人员不符合虐待罪的主体条件。因为虐童罪主体的范围较小,监护或看护人员同样甚至更为严重的虐待行为,始终得不到应有的惩处,这样不仅难以遏制类似行为的一再发生,让部分人格扭曲、行为不当的教师得不到及时纠正,也让公众对教育机构的信任遭遇危机。一句话,应该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看护人员因为法律的疏漏而未被追究责任,最后造成的是各方共输的结果。

虐童罪主体范围的调整,给全体教师提了一个醒。尽管法律和学校纪律都不允许体罚学生,也不允许对学生采取“冷暴力”,但有些教师往往在“恨铁不成钢”的名义下,或者出手过重,或者采用羞辱等手段,借惩处“问题学生”,震慑其他学生,借此维护教学秩序。一些家长在“不打不成器”的传统观念支配下,甚至主动要求教师执行体罚。如此种种,造成公众空有呼吁,却无法制止伤害未成年人行为在校园内发生。

过去对虐童案件的问责通常停留在师德层面,然而,道德的约束毕竟是软性的,对教师的震慑作用有限。道德谴责和舆论声讨也容易将负面效应扩大化,将个案上升为整体,在不经意间给整个教师群体贴上了负面标签。在传统的“师德”自律之外,对虐童行为的惩处呼唤更强而有效的他律。即将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已经明确,教师如果对未成年学生采取为法律所不许的行为并造成一定的后果,将受到法律制裁。肩负教书育人神圣职责的教师,切不可再心存侥幸,寄希望用“情急之下”等理由,为自己开脱。而且这一法案规定了在受虐待儿童无力自诉的情况下,国家机关不会袖手旁观,公权力将直接出面维护作为弱者的学生的权利。如果仍有教师希望借儿童说不清楚来逃避被追责,很有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

法律是严肃的,也是公正的,虐童罪是否成立,必须有事实的依据,认真负责的教师不用过分担心“以后学生没办法教了”。本来一个有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掌握足够的办法,对付学生可能具有的各种“毛病”,无论采用“热暴力”还是“冷暴力”,都是教师能力短板甚至人格结构失衡的反映。在这个问题上,不需要太多的辩解。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还有更多优秀教师的事迹都证明了,在如何教育学生上,“办法永远比问题多”。

刑法将教师虐待儿童入罪,不但保护了未成年人,同时也保护了教师本身。因为法律要求以事实为依据,无论儿童的诉说、家长的投诉,还是检察机关的起诉,都必须有确凿无疑的证据支持,不会随便陷无辜教师于有口难辩的困境。过去因为法律存在疏漏,公众怀疑不断,教师和学校难以自诉清白,迫于舆论压力最后造成某种“疑罪从有”的客观结果,今后肯定会大大减少。如此,无论对教师、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界都是一件好事。

可以想象,“动作幅度过大”就有可能被指控为虐童,这肯定会在部分教师头脑中引发负面反应,甚至让教师在管理和教学方面缩手缩脚。对此,学校管理者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根据法律的精神,树立起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责任感,认真做好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尤其要对教学各环节中容易出现“虐童”行为的环节,加强督导,最大限度杜绝各种形式的“虐童”,并由此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质量。如此,学生、教师、学校、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共赢的结果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来源:《中国教育报》 顾 骏/文)

家庭教育要重新定位父亲角色

近日,一篇外科医生8岁儿子写的作文引起网友热议,作文写道:“爸爸很爱睡懒觉,我不喜欢这样,要多陪陪我们”,“爸爸早出晚归,一个电话就又被叫走了,休息天就

想着一直睡懒觉,连狗都讨厌爸爸。他是我的爸爸不是那些病人的爸爸!”当事爸爸称平时对孩子关注太少,但是工作特殊也无可奈何。 (《华西都市报》10月11日)

“男主外,女主内”,这是长期以来中国人的家庭分工和角色定位。男性通常在外工作,赚钱养家,把陪伴、教育子女的责任交给女性或老人。对于不少“80后”“90后”“00后”而言,父爱缺位远比母爱缺位来得普遍。

长期缺乏父爱,孩子可能会患上“父爱缺乏综合症”,从而造成认知、个性、情感、体格方面的障碍与缺陷。国外研究显示,“缺乏父爱综合征”的孩子与充分获得父爱的孩子相比,中学辍学率及成年后犯罪率均高出2倍;假如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概率则高出3倍;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愈小,患综合症的危险愈大。而耶鲁大学一项持续12年的研究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可见,全身心地扑在事业上,也许会换来更殷实的家境,却不见得一定会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

孩子既需要母爱,也需要父爱。母爱主要体现在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父爱主要体现在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思想的引路人、奠基人。孩子成长过程中母爱的需求呈递减趋势,父爱呈递增趋势,中小学衔接阶段是由以母爱为主向以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爱应该适当减少,父爱应该适当增加。

然而,在我国,很多父亲以自己工作繁忙为由,疏于和孩子交流,往往用物质的给予替代对孩子的爱心呵护,并认为只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就尽到责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恰恰抓住了社会对父亲承担家庭责任的期待,自开播以来,迅速火遍大江南北。这一综艺节目回应了转型时期中国家庭面临的一大问题,即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新定位。节目中的亲子互动,除了能让观众释放平日的压力之外,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怎样做才能构建更亲密和谐的父子关系和父女关系。

伏尔泰曾说:“对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孩子的安全感来自父母的陪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他们的家。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阚兆成/文)

猜你喜欢

监护父爱母爱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意定监护:安享晚年的一种途径
阅读母爱这本书
父爱如山
父爱在哪里?
母爱的另一面
沉默的父爱
神奇的太阳
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