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准备指数及洞察报告

2016-02-27卫一夫利嘉伟罗英原舒

首席财务官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受访者人群养老

卫一夫++利嘉伟++罗英++原舒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逐渐向老龄化转移,无论社会还是个人都面临养老方面的巨大挑战。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旗中国”)与友邦中国联合发布《中国居民养老准备洞察报告》,聚焦中国十三个大中型城市里居民对“退休养老”在信心、储备、计划和知识等方面的准备现状与挑战。

报告同期发布了首期中国城镇居民养老准备指数,该指数得分为62.6分,体现出中国城镇居民在养老准备方面“仅合及格线”。 该指数由“信心指数”、“储备指数”、“计划指数”和“知识指数”这四项与退休养老有关的一级指标构成,通过加权计算得出。其中,受访者对于退休养老的信心水平(71.6分)及计划程度(74.6分)得分较高,而知识掌握(59.2分)和储备状况(43.4分)得分较低。

报告显示,受访者对退休养老普遍十分乐观,相信能通过合理规划和安排实现对退休生活的美好憧憬。然而,受访者在知识掌握和储备状况方面表现出明显不足。其中,超过四成的受访者目前对退休养老相关政策和趋势,尤其在与他们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方面了解不足,对退休后可能面临的财务缺口没有充分认识。在经济准备方面,67%的受访者称正在为退休养老进行投资、储蓄,然而他们对可用于退休养老规划的金融产品认知较为模糊。

同时,对照未退休人群与已退休人群的养老规划模式,其在实际投入退休养老投资储蓄比例、投入频率等方面都十分相近;然而仅13%的已退休人群认为之前养老投入比例及频率是极其有帮助的;有1/3的已退休受访者承认养老准备不足,认为目前生活水准仅能继续维持10年。从持有的保险产品类别来看,75%的受访者现已持有人身保险产品,但持有商业养老年金保险的比例仅有21%。从外部环境来看,退休养老经济准备作为一项长期任务,面临宏观环境、医疗保障、个人健康等多方面挑战。

花旗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兆伦表示:“随着中国人口结构逐渐向老龄化转移,无论社会还是个人都面临养老方面的巨大挑战。希望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更全面地洞察客户对于退休生活的规划和关切。这也有助于我们开发创新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满足客户不同人生阶段的财富规划需求。”

友邦中国首席执行官蔡强表示:“此次合作发布的中国居民养老准备指数及洞察报告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养老市场的研究,为未来开发满足客户与市场需求的养老保险产品奠定了基础。也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发挥商业保险在补充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支柱作用。”

该报告共随机访问了约2,500名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13个大中型城市25-65岁人士,家庭流动资产在25-500万人民币,其中有75%尚未退休,就他们对“养老愿望”、“危机意识”、“养老认知”、“经济准备”、“影响因素”方面的看法及行为作出了深入分析。

影响养老准备指数的重要因素

在调查涵盖的十三个城市中,养老准备指数在贵阳(67.8分)、成都(64.3分)、重庆(64.1分)所在的西部地区得分相对最高,高于南区城市广州(62.5分)、深圳(62分)、长沙(61.3分)、北区城市大连(62.5分)、天津(62.5分)、北京(61.5分),和东区城市无锡(62.3分)、南京(61.8分)、上海(61.4分)、杭州(60分)。主要体现在与其他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受访者的“信心指数”以及“计划指数”都更为乐观。

从年龄层面来看,中青年人群养老准备指数总分相对更高,各项一级指标表现也更为均衡。31-44岁的中青年人群养老指数总分为63.0分,高于25-30岁的年轻人群(61.3分)及45岁及以上年长人群(62.0分),他们的各项一级指标分布也较为均衡。这一中青年人群中42%为公司中高级管理层,83%已婚并育有子女。

养老准备指数在“企业主/公司管理层”群体中最高(67.3分),其次是“专业人士”(63.1分) 以及“公司普通职员/公务员”群体(56.8分)。

从学历来看,高学历人群的养老准备指数得分更高。大学及以上学历受访者的指数得分为64.4分,而大专学历受访者及高中及以下学历受访者的指数得分分别为60.2分和57.8分。

近三成受访者计划提前退休

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对退休养老生活有美好憧憬。73%的受访者期待退休后与家人关系和睦,享受天伦之乐。66%希望届时能积极锻炼及养生、保持身体健康,憧憬退休后能安排自己的时间,希望不用依靠其他人的经济补贴来维持生活,而是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维持一定的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近五成受访者有强烈信心实现以上设想。43%认为只要有好的规划安排,可以完全实现这些目标。

此外,27% 的受访者计划提前退休,59%计划正常退休。这意味着男性大多计划在 60 周岁或提前退休,而女性大多计划在 55 周岁或提前退休。被问及计划提前退休的原因,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摆脱工作压力,享受个人自由,追求人生理想 68%;各种家庭原因,想在家陪伴/照顾家人 37%;身体状况不佳,需要修养调理 27%。

对养老金融产品认知较模糊

67%受访者称已开始进行退休养老投资或储蓄,另有23%计划开始准备。值得关注的是,已开始进行退休养老投资/储蓄的受访者,认为开始准备的理想年龄为36岁,远早于计划准备的受访者41.9岁和无计划进行退休养老投资储蓄的人群假设的理想年龄48.6岁。

调查显示,以40岁为界,年轻受访者尚未真正仔细考虑退休问题,较多是以目前的生活状态和资金积累状况来预估未来退休生活。然而他们正处于工作生活稳定,家庭负担较轻的时间段,因此对未来退休生活深具信心。年长受访者已经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增多,如自己的健康,父母的养老等,他们会开始疾病防范方面的计划,但对整体退休生活计划并不多。

纵观调查所覆盖的十三个城市,受访者对退休养老投资或者储蓄相关金融产品的定位还很模糊。他们在选择“退休养老金融产品”时,声称更看重“安全稳健、保值增值”的产品属性,也能忍受“灵活性” 稍差的产品。然而当被问及收益率,他们对“退休养老金融产品”及“一般金融产品”的预期并无明显差异,甚至略高“一般金融产品”的预期收益率0.1%。

养老金与退休后日常消费存在较大缺口

受访者对退休后每月家庭开销的预估值约为8,761元(排除通胀因素),而这些开销包括了家庭日常开销、家庭大额开销、医疗、购物休闲、子女婚事、子女日常生活和教育费用等预期开销项。与此同时,被视为退休后主要经济来源的“国家养老金”助力有限,目前政府发放的企业退休职工平均养老金仅在2~4千元左右,仅靠养老金显然无法负担退休后每月家庭开销。并且国家养老金存在缺口,真正退休时,能领取多少养老金、何时能开始领取仍有不确定因素。

受访者预期退休时积累的个人财务目标均值为198万元,而他们当前家庭现有流动资产总值平均为132万元,尚存在较大差距。受访者在进行退休养老投资和储蓄时,采取的实际投入比例、投入频率和已退休人群十分相近,但仅13%的已退休人群认为此种方式是极其有帮助的。有1/3的已退休受访者承认养老准备不足,认为目前生活水准仅能继续维持10年。

在受访者中,75%目前已持有人身保险产品,但持有商业养老年金保险的比例仅有21%。对于现在还未购买商业养老年金的人群,仅17%的受访者称未来会考虑为家庭购买。相较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商业保险在补充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支柱作用。这也显示出此类产品在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但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尚未被普遍认知和接受。

(本报告由花旗银行与友邦保险联合发布)

猜你喜欢

受访者人群养老
养老生活
认识亚健康
“民生清单”承载幸福期待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我走进人群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财富焦虑人群
养老更无忧了
人群中总有一个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