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服药

2016-02-27李玉珍赵琦峰李金娥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26期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冠心病

李玉珍+赵琦峰+李金娥+等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入选对象为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的6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上述基础上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变化情况及SF-36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两组出院后6个月随访的服药依从率。 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服药依从率分别为93.75%、71.88%,干预组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 结论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服药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理干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 R39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26-0130-04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 Yuzhen1 ZHAO Qifeng2 LI Jin'e1 XIE Jianying1 LI Lingjuan1

1.Department of the First Internal Medicine, People's Hospital of Yuhuan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Yuhuan 317600, China; 2.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3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64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each group with 32 cases, two groups were give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nd nursing. The intervention group on basis of the above focu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SAS, SDS score change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F-36 quality of life score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and discharged compliance rate were compared after follow-up 6 months. Results 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respectively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complianc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93.75% and 71.88%, the compliance rat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tervention group stem of the prognosis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physical function, bodily pain, general health, vitality, social function, role emotional and mental health scores of before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an those after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implementing can relieve patients of negative psychology and improve medication complianc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the disease.

[Key words]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Quality of life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1],冠心病是一种慢性心身性疾病,其发病既有身体方面也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心理因素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由于病程较长,多数冠心病患者不能遵照医嘱,不能长期坚持接受药物治疗,服药依从性较差,均存在厌烦、焦虑、抑郁、急躁等消极心理,消极的心理会使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降低,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利于患者的康复[3]。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为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的64例冠心病患者,诊断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排除不配合治疗与护理、伴有精神疾病或神志不清的患者及近期应用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者以及临床资料不完整者。将入选的6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0~70 岁,平均(57.1±6.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1例,中专及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9例;干预组32例患者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8~72 岁,平均(58.4±7.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中专及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 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合并内科疾病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予扩血管、抗血小板、调节血脂、抗凝、抗心律失常、控制心衰、改善心肌重构及介入治疗等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上述基础上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认知干预: 护理人员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心理健康等知识,应用挂图、板报、健康教育手册、温馨提示语向患者进行冠心病的治疗、保健知识的宣教,使患者理解配合治疗的重要性。②行为干预: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患者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安慰和情感支持,应用真诚、和蔼的语言关心体贴患者;同时指导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行为及应对方式[5]。③支持性干预:帮助患者分析处理疾病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多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向他们讲解情绪与治疗、康复的关系,鼓励他们关心体贴、尊重患者。④放松疗法: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训练、倾听音乐法及渐进松弛法等[6],使患者出现松弛反应,做到肌肉放松、内脏放松、精神心理放松。

1.3 评价指标

1.3.1 心理状态评价 应用Zung抑郁自评表(SDS),Zung焦虑自评表(SAS)进行评价,SAS标准分≥50分为焦虑状态,SDS标准分≥50分为抑郁状态[7]。

1.3.2 服药依从性评定 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完全遵医:出院后6个月内,漏服或不按量服药≤6次;部分依从:出院后6个月内,漏服或不按量服药>6次并≤12次:不依从:出院后6个月内,漏服或不按量服药>12次。总依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8]。

1.3.3 生活质量评价 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其中PF、RP、BP、GH、VT维度与生理健康相关,GH、VT、SF、RE、MH维度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数范围0~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价

由表2可知,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价(x±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价

由表3可知,干预组仅2例出院后6个月内,漏服或不按量服药>12次,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内,漏服或不按量服药>12次共9例,两组服药依从率分别为93.75%、71.88%,干预组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价[n(%)]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

由表4可知,干预前,干预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冠心病患者由于长期服药,多存在焦虑、抑郁、烦躁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疾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10]。

心理干预治疗是现代医学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使其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缓解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促进心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11-16]。

3.1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负性心理

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基本生活护理和技术性操作[17]。心理干预的作用日益凸显,帮助冠心病患者保持一个平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殷俊英等[18]将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冠心病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观察组联合心理干预,观察2周,结果显示,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本研究表2结果也证实了上述观点,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2 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心理护理有利于满足特殊状态下患者舒适与安全的需要,使其很好地配合治疗,进而提高治疗效果。白银霞等[19]将6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6周后对两组的依从性评价,结果显示,心理干预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冠心病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疗效,以及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本研究表3对两组的服药依从率对比分析显示,干预组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75% vs 71.88%,P<0.05),与上述观点是一致的,进一步说明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20]。

3.3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谢纳新等[21]将16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同时采用心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说明对冠心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增强患者控制冠心病各项症状的信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应于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后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解瑞东等[22]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

综上,心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冠心病患者的负性心理,对临床治疗起到协同作用,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检查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何小芳. 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12(1):18.

[2] 朱晓红,张文萍.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1):110-111.

[3] 俞晨亚,胡华丽,徐赛珠. 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12(1):68-69.

[4] 钟钧,杨舜英,余双辉.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8):123-125

[5] 伍婷婷,邹春莉,杜洪,等.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及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3):308-309.

[6] 陈时爱. 完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65-66.

[7] 贾文燕. 人性化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11,17(6):133.

[8] 杨文彬. 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2014,7(1):153-154.

[9] 罗燕.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8):113-114.

[10] 李良娥,秦俭,许晓琼.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332-1333.

[11] 朱磊,尹宗生,徐洪港. 经皮激光椎问盘汽化减压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安徽医药,2010, 14(4):437-438.

[12] 陆峥.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上海精神医学,2009,3(11):54-56.

[13] 姚淑琴.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15, 22(2):319-320.

[14] 林海英.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10,16(33):130-131.

[15] 黄招玲,许佩华. 冠心病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及护理干预对策[J]. 中国校医,2011,25(7):545-546.

[16] 米斐,刘建敏,葛建,等.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558-2559.

[17] 徐成程.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1966-1967.

[18] 殷俊英,周华淑.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19(5):449-450.

[19] 白银霞,奥登格日勒,郭牡丹,等.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疗效及依从性影响的对照研究[J].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1,5(10):638-639.

[20] 范玉娟.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及预后影响的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1):1883-1884.

[21] 谢纳新,孙小春.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13,22(1):122-123

[22] 解瑞东,祝亮华,马卫华.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疗前沿,2009, 16(4):95-96.

(收稿日期:2015-06-17)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冠心病
被这病赖上得终身服药,变胖还没劲儿?千万别忽视
服药禁忌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警惕冠心病
服药先分阴阳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