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02-27甘小娟
甘小娟
在高考为目标的当今语文教学中,教学者为了追求高分,更注重于“短平快”的训练。这样的教学,往往容易忽略语文本身的学科内涵,即对文学作品美的感知与感悟。在高中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追求一个统一的答案,而忽视了学生研读文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而高考要考的高层次的能力,是学生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及表达应用的能力,这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培养与训练才能形成。
怎样才能形成学生自己对文学的感悟,“涵咏”是进入作品,解读作品的好的方式。涵咏即深入于课文之中,品味作品的语言,体悟作者内心的情感律动,体验作品真正的美。“涵咏:指读书时的反复诵读、品味,也就是读书时必须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察,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促使学生积累一定量的语言材料,并在这一过程中使语言积累转化为语言能力。”①
一、 “涵咏”——朗读,感悟作品的美。
在语文课本中,诗词是最能抒发作者情感的文学作品,也是最容易引起学生文学情怀的载体。诗词的音韵美是最直观的体现,学生往往能在反复诵读中去感受诗人的情怀。教师在教授诗词的时候,应善于把握诗词独特的美,选择恰当的角度,引导学生去领悟诗词意境之妙。
(一)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韵美。
如在教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诗中若行云流水般的韵律往往能吸引读者。因而在教这首诗时,诗歌的韵律美是引导学生学习此诗的一个契机。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自读、小组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熟读成诵,在和谐的音韵中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教师还可配上优雅的音乐,添入自然的声音,让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畅游于诗歌之中,让自然之景与人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诗歌意境之美。学生有情感的朗读是对诗歌的再创造,能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而现实教学中,很多同学往往不重视诗歌的朗读,读诗的时候也不能充分把握诗人的情感去读,读不出诗歌的韵味与情趣。这首诗歌的情感是缠绵悱恻的,寄托相思之苦但又不露痕迹。诗歌开始描述的景物优美雅致,在朗读时情感悠扬,含蓄蕴藉;中间部分情感略带忧伤,但意境寥廓;结尾部分情感激昂,意境悠远。又如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诗中的情感也是不断变化的,诗歌开始感叹人生短暂,情调悲凉;中间部分倾吐求贤若渴的慷慨激烈,得到人才的轻快愉悦;最后表达自己成就大业的雄才大略,情绪激昂。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积极模仿诗歌朗诵,把握诗歌的音韵变化与情感变化,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诗歌中,让学生通过朗诵去发现诗歌的美,积极地去鉴赏品味诗歌,学生对诗歌的领悟力会大大增强。
(二)朗读中想象诗歌的画面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去体会音韵美,还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诗歌中描述的画面,在画面中去体会诗歌的美,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画面展现出来。如诗歌《春江花月夜》的开头几句,就描绘了一幅春江花月图。诗中景物自然流动,随着月的起落而不断变化,有了月,诗中景物变得朦胧迷离而优美。江水的壮阔让诗歌充满了灵动的气息。要读懂这首诗,教师一定要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将无声的文字变成动态的画面,感受到月夜下江水的浩瀚,品读出月夜下的无限相思之情。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教师同样可引导学生去想象诗中的画面,诗中的静景与动景充分结合在一起,明月松间,清泉静静流淌,月下采莲,情趣盎然。这诗中画面经过读者的想象,变得更加美丽。学生的想象力在文学创作中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想象力单一的学生,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多次启发与训练,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就会有一个新的提升。对于诗歌的教学,教师可以从多个途径进行诗歌思维的训练。
二、“涵咏”——品读,品味文章深层含义。
好的文学作品不仅需要诵读,对于一些意蕴深厚的文章还需要品读。把握文章的特点去品读。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诗意很浓,它化用或者直接引用了名人写雨的诗句,使得诗意盎然。我们应让学生认真去品读。如文中最有韵味的是化用了南宋词人蒋捷的一首《虞美人·听雨》,“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作者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词巧妙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一颗远方游子的赤子之心,也表达了自己远离故土的无边的痛楚,使文章多了几许沧桑感。
《听听那冷雨》这篇课文,引用或者化用古诗人的诗句,蕴含的是博大精深的汉唐文化。余光中曾说过,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他的汉魂唐魄。杏花、春雨、江南,这个让无数诗人魂牵梦绕的诗之乡,同样进入了余光中的文学世界。
教师也可以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品读。如文中的“冷”有何深意?文中的冷雨与其他作品中的雨有何区别?文中仅仅是听雨吗,是否还有更深刻的内涵。不同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见解。对于这些见解与观点,教师应充分肯定他们,鼓励他们认真体会领悟,从而由表及里,感触文中真实的灵魂。
教师应教会学生品读的方法,如把握关键词句,结合修辞手法,联系作者实际,比较阅读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品读的快乐,才能真正体会作品的独特韵味。对于作品中的一些观点句,有哲理的句子需要重点去品味,在对文句不同的理解中去思考文章的深层含义。品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较高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思维的契机,肯定他们的思想的创意,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平常的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多问、多思,多探究,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让学习成为一种主动。
三、涵咏——活动体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心灵感悟。
“涵泳法,要求人们在充分尊重作品的基础上,熟读成诵,通过诵读,把主观感受同作品统一起来,也就是把“我”(欣赏者)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神会其中的审美感受,达到学生“内化”的程度。”②
在课堂上,教师应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应充分拓展知识,让学生思维的触角伸向广阔的天空。将课本与生活结合,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学生去体验情感,感悟生活。在学习“体验情感”单元的文章时,如《我的母亲》这篇课文,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来展示自己内心世界。通过创设一定的话语情境,来表达学生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深化学生的心灵启迪,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只有自己充分阅读了作品,体验了这种情感,才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上来,语文课堂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会发现,学生说出的自己的想法,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上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语文课才显得真实动人。这才是真正体现学生自主的语文课堂。
在学习苏轼的词与赋之后,教师可让学生与苏轼进行心灵的对话,如以《苏轼,我想对你说》为题,让学生发表看法。同学们各抒己见,对苏轼的一生进行评价。既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堂的把握程度,又可以通过同学思想的交流,明确孰是孰非,并进一步明白人生成长的道理。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真正去了解词人,把握作品,同时去感受词人的内心世界,他不为外物所左右,超然洒脱。这正是让学生去感受词人的生命意识,通过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认知。让他们去感受古代文人士子们的独特情怀,那种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内心的矛盾,那种面对大风雨之后旷达的胸怀。在平常的作文中,如果能够将古代文人的高远意趣与自己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那文章一定是见解不凡。
“宋代陆九渊在《陆象山语录》中诗云: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读书时,一定要细细品读,反复揣摩,推敲,琢磨书中的语言文字,要通过潜心专注的研究,不断掂量玩索,鉴赏比较,才能真正理解书中内容,同时也能培养起审美情趣。”长期以来,语文课为部分学生敬畏,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发现语文学习的奥秘所在。涵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品读作品,让学生走进语文,把握文学之美,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成绩,培养语文技能。
涵咏,是学生自我领悟作品的一种途径,改变传统教学中由教师设计好教学思路,学生只需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任务即可的模式。更突出学生对作品的创新解读能力,更侧重于课堂生成的领悟与思想。它不仅是对作品的一种解读,而是有多种解读方式。好的领悟等于是对作品的一种再创造。
由学生领悟文学之美,是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创新精神,是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方式。在解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不用再拘泥于传统教学中对作品的解读,在新的时代中对作品会有更多新的认识。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作品往往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观点,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尤其要肯定他们的创新意识。传统教学往往忽略学生理解作品的个体差异,教师急于将知识传授于他们,即使是给出问题,学生也是匆忙给出答案了事。整个课堂成了“提出问题——答案展示”的单一模式,学生有没有真正读懂作品,上完课之后真正学到了什么,一无所知。尤其受“快餐阅读”的影响,学生没有真正咀嚼品味文中的句子,而对一些意蕴深厚的文章匆匆掠过。这也是学生不能真正品味语文味的原因所在。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研读中学习,在争辩中求知,才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释
① 张志芳.在“研读”与“涵咏”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现代教学,2004,4.
② 张耀丽.“涵咏”法阅读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