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德青年网络社交行为比较及文化成因

2016-02-27张冰钱燕云罗小芳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

张冰 钱燕云 罗小芳

摘 要:随着全球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社交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国内外学界对网络社会和网络文化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关于网络行为的影响因素,尤其受到学界关注。目前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社会资本、隐私、用户行为以及自我呈现与自我表露等方面。但是通过文献查阅也发现,目前有关中外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尤其是不同文化对网络社交群体行为差异的影响以及东西方青年网络社交行为的比较研究甚少。为此本研究分别对中德两国18-35岁青年开展调查,尝试从国别角度探讨中德两国青年网络社交行为特征差异及其文化成因。希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促进和发展国际青少年间的交往与合作,开展跨文化交际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网络社交行为  中德青年  中西方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lg14051

一、研究现状

随着全球Web2.0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社交应用丰富了人们的社交形式,为人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生活领域。由此国内外学界对网络社会和网络文化开展了大量研究。而对网络空间社会行为的探讨,在诸研究中更是重点和热点之一。主要集中在以下议题:1. 网络空间的社会特征;2. 网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3.互联网的行为后果[1]。其中关于网络行为的影响因素,尤其受到学界关注。对此,一种理论视角强调诸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这些结构性社会因素对网络行为起着制约作用。另一种视角则强调网络空间的结构性特征,消解了现实社会分层和社会制度等社会结构因素对网络行为的制约作用。除此之外,研究者对网络行为动机、行为的社会差异等问题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证研究。同时宗乾进等人还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国外社交网络研究的热点聚焦在以下几个领域:社会资本、自尊、隐私、用户行为以及自我呈现与自我表露等。[2]

然而通过文献查阅也发现,目前有关中外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尤其是不同文化对网络社交群体行为差异的影响以及东西方青年网络社交行为的比较研究甚少。例如黄育馥等人[3]分析比较的是女性网络游戏行为中外差异,而Banczyk等人也只是研究对比了美国人和德国人在SNS中的自我呈现行为[4]。Zhao和Jiang[5]将文化差异对社交网络自我呈现的影响具体化到对头像呈现的影响上。国内研究者多数仍以单纯研究青年人,尤其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现状及其影响为主,甚少涉及国别文化差异与比较。为此,本研究尝试从文化国别差异角度探讨中德两国青年网络社交行为特征差异及其成因。

二、中德两国青年使用网络社交基本状况与特点

2013年德国汉堡应用科技大学Raymond Pocher以及Ruediger Weissbach教授的研究团队针对Facebook和Xing这两个当前在德国私人倾向类和职业倾向类最具代表性的网站,通过邮件、在线及纸质问卷形式在九千多名18到35岁的德国青年人中做了调查研究,内容涉及青年人在线社交行为动机、强度以及使用偏好和态度等问题。在德方前期开展的研究基础上,中方根据我国青年网络社交现状,选取了国内与之对应的、最具代表性和私人倾向的人人网、腾讯QQ以及职业类网站(如大街网)等,采用选择式、评定量表及排序等方式设计问卷。通过专业的调查网站和直接发放问卷等形式,在我国八千多名同年龄段青年中作了比较调查研究。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 两国青年使用私人倾向类社交网站比例与频率均高于职业倾向类网站

分析发现, 中德两国青年在具有私人倾向的社交网站上拥有账号比例远远高于在职业网站上的比例。有83.5%的德国年轻人都在Facebook上拥有个人资料,其中大学生占75.5%。而在中国有超过98%的青年人注册了腾讯QQ和微信账号,在人人网注册率也超过90%。其中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占比90%以上。由此可见青年人已成为当下社交网络主要使用者和推动者。在国内,人人网、QQ空间、新浪微博等成为了大学生最喜爱使用的社交网络平台。相比之下,职业类网站在两国青年中所占的市场比例要低得多,分别只有38%和29%。

同样,两国青年使用私人倾向社交网站的频率也比职业类网站高(图一)。如果把每周使用频率≥1次作为“频繁使用”来界定的话,在Facebook上这样的德国青年占到91.4%。而在Xing上只有不到20%。这一结果也印证了TechWeb(http://www.techweb.com.cn)的报道:据统计德国Facebook在日均活跃用户方面位居欧洲榜首,达到1900万。

在国内年轻人使用人人网、腾讯QQ等社交平台也相当频繁,“频繁使用”用户均超过50%。其中腾讯QQ&微信以71.9%位居第一。而“频繁使用”职业类网站的用户不到5%。由此看出,与德国青年相比,中国青年对职业类网站的利用率则更低。

图一:两国青年各社交网站“频繁使用”比例

(二)两国青年创建社交账户的理由和使用动机相似但存在差异

当被问及“由于何种原因在私人倾向的社交网站创建账户”时(图二),91%的德国受访者的回答是“因为我的朋友们在上面”。在中国给出相同理由的以人人网用户最多,达到82.5%。这一结果与关于“网站主流性评分”的统计结果是一致的。超过80%的中国用户认为上述私人倾向的社交网站具有主流性强的特点。由此可见,用户在选择网站时是以与朋友沟通为首要需求,并带有一定的从众心理。

创建账户的第二大理由是“为了建立新的联系”。给出这一理由的德国Facebook用户只占23%,而在国内的私人倾向网站中,人人网用户以52.1%占据首位。说明中国年轻人在私人倾向网络上除了与家人、老朋友加强联系外,也更加希望能结交更多的“好友”,建立新联系,以此扩大自我的交际范围。

图二:在社交网站创建账户的理由

与此同时,从上图可以看到两国青年注册职业类网站的三大理由分别是:建立新的联系、发布自己的技能资格以及表明自己的能力。但是相比之下中国青年对于此类社交网站的青睐度则低得多。64.91%的受访者此选项为空,而以发布个人技能资质和展示自我能力为由的比例分别只为27.49%和26.32%。

在调查关于“影响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的各事件中,两国青年一致认为“觉得无聊时”是导致使用强度“显著提高”的最大因素(图三)。可见青年人更多是把社交网络当做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

图三:显著影响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的事件

另外德国有高达47%的用户会在参加某项活动后上线与好友分享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使用强度。正如吴薇薇、沙龙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人网等吸引大多数学生的还是消遣娱乐功能,学生用户以扩大自己与周围人的信息交流和娱乐为主。[6]同样在Daugherty等人提出的SNS(社会网络网站)使用动机的分类指标中也包含了消磨时光和分享信息这两项。[7]

(三)两国青年在社交网站上的个人信息公开程度较低。

在对社交网站用户个人信息公开度的调查中发现,两国青年对于诸如年龄、住址及教育培训相关方面的个人信息的公开程度不高。相较于中国用户,德国用户对待个人信息更为谨慎。

而对比职业倾向的网站,私人倾向的网站个人信息公开度更低。这一结果符合Boyle和Johnson[8]的研究结论:加入SNS动机会影响个人信息披露量的多少。由于注册职业类网站的目的更为直接和纯粹,为了寻找实习或工作机会,建立事业上的联系,所以用户相对会更愿意公开个人教育培训背景、技能资质、联系方式等,以便企业或合作伙伴对自己有更好的了解并能取得及时联系。另一方面,从调查中可以察觉出,德国青年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对私人倾向网站的信任度更低。与此相反,相较于职业类网站,中国用户在私人类网站中信息公开度还相对略高一些。

(四) 中德青年社交网络行为角色和使用偏好有差异

在评价“自己在以下社交网站中的角色(或行为)?作为……”的问卷统计中(图四),中德两国青年的自我体验存在较大差异。在QQ网上,有近60%的年轻人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家人”。可见当今的中国网络年轻用户已将社交媒体作为与家人沟通联系的途径之一。而这种方式在德国并没有那么普遍,只有17%的年轻人尝试用Facebook与家庭成员联系。在社交网络中作为“朋友”的角色是两国青年的最大共同体验。这一结果也从另一角度印证了前面提到的青年使用社交网络的动机。

图四:在上述社交网站中的角色(或行为)?作为……

对于两国青年在线行为偏好,提出了“下列情况下,您会优先选择哪个网站?”这个问题,双方青年给出的答案是有差异的(图五,图六)。

图五:下列情况下,您会优先选择哪个网站(德国)?

从图五可以看出,德国青年人明确区分与朋友和与同事之间的联系,生活和工作之间泾渭分明。当他们想要跟他人建立工作上的联系或向同事了解、提供信息时,他们会优先选择Xing这类职业倾向的社交平台。

图六:下列情况下,您会优先选择哪个网站(中国)?

然而从图六可以发现另一个现象,中国用户对于生活和工作的划分不像德国人那么清晰。大多数中国用户在建立工作联系以及与同事交流信息的过程中更偏爱使用私人倾向的社交媒介。他们更多地视同事如朋友,或者可能通过工作上的交往与同事发展了友谊,成了朋友。

当被问及“成为社交网站会员对职业成功很重要吗”,无论是私人倾向网站还是职业类网站的中国用户都只有不足20%表示赞同,而德国青年有近50%认为Xing很重要,Facebook在这方面就远不如前者了。可见德国青年对职业网站的认可度以及受益度都比中国用户高。

(五)综上所述,中德青年社交网络行为一方面存在着相同点:首先参与的动机类似,以消磨时光,与朋友沟通、娱乐以及助力事业为主。而且私人倾向类社交平台的使用率都远远高于职业类平台。此外他们对网络社交平台隐私保护方面的信任度都比较低,对于个人信息披露均持谨慎态度。然而两国青年社交行为上也呈现了各自特点:一方面,从网络社交行为偏好看出,德国青年对于生活和工作的界定比中国青年清晰和明确。另一方面在利用职业类网站帮助职业提升方面德国用户更为广泛,受益度也更高。

三、网络社交行为差异的文化成因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是群体、个人、机构、民族的主要取向标准,是影响和决定人们感知、思维、评价和行动的文化取向体系。[9]个体的行为方式根植于其本身的文化土壤中。因而上述两国青年的网络社交行为差异同样受到各自文化核心标准的影响,与文化息息相关。已有研究也证明,文化确是SNS(社会性网络服务)中重要的影响因素。[10]

在中国儒家文化里,社会是以关系为导向的。人际关系以“宗亲”关系为出发点,以亲疏关系的圈子向外扩展人脉,依次是亲属圈、朋友圈和陌生人。“信任”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心理起点,“人情”是维系纽带,“和谐”是目标,。因此,通过基于亲友关系的信任建立的社会网络是最可靠的,人们融入社会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协调好人与人的关系。李林容、黄晓晓认为,从狭义来看,关系是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人际关系机构,以实现利益和感情交换为目的,其发展过程是不断变化和积累的。[11]在中国人际传播,一方面情感似乎是维系关系的指标,越处于内层的圈子,情感归属感越强,反之则越弱。另一方面,这种情感又用来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在个人主义的德国文化中,强调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在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讲求平等,认同个性,个人可以特立独行。但在群体主义的东方文化中,推崇“多个朋友多条路”。正因为这样,朋友或者说人脉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这种由小到大,由强至弱扩展的人缘文化,可以称其为圈子文化。[12]因此不难理解中国青年将“因为我的朋友们在那里”、“建立新的联系”作为选择社交网站的最主要动机。

此外根据“六度空间”原理,人们在社交网站上可以建立更多或强或弱的关系。一方面是作为情感的寄托,另一方面也是其社会资源的积累。学者们研究认为,青年可以通过网络圈子扩展人脉,增加社会资本,在圈子内获得某些工作信息、面试经验等。所以中国青年在他们寻找实习或工作机会时,更多地选择了人人网,QQ等这类网站,因为这种从圈内朋友和熟人中获取的信息和资讯他们觉得可信度更高。

再者由于中国人的关系情节,大家普遍有一种从众心理。对于网站选择的从众心理,也是由于这种基于亲友关系建立的信任和口碑。如果觉得身边朋友亲戚都在使用某一社交媒体,那也就意味着这是一种主流趋势。于是接受朋友推荐和邀请注册加入。因为中国人相信“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所以朋友间的“口口相传”是极具说服力和吸引力的。

基于上述文化背景,中国年轻人使用职业类网站比例、频率和个人信息公开度低等原因也就找到了。他们认为职业类网站对其帮助不如朋友圈大,同时也担心信息的可信度低,容易上当受骗。

其次,中国人的交际往往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的,而是群体性的,个人往往从属于一个个的圈子。其中工作单位这一交际圈子对个人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工作中人们特别注意保持领导、同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导致了中国人公私场合趋同的取向标准。在中国人看来,感情和个人关系在雇佣关系、商业合作、工作关系中比一纸合同重要,他们并不能把个人感情和工作关系割裂开来。所以调查中发现,中国用户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对于生活圈和工作圈的界限并不很清晰。把同事加入私人化网站的朋友圈,与其互通工作信息,保持交流,既达到工作上的沟通目的,又拉近了同事间的距离,从工作中发展出友谊,最终实现“和谐”。

而德国文化是“以个人主义为特征的人文主义思想传统,以新教伦理为核心的工作价值观”[13]。众所周知,德国具有“工匠王国”之称,因为德国自古就有注重技能的传统。由于受其深刻的民族特性的影响,德国人尊重工作,重视技能,把工作看成自己重要的部分。同时德国人对工作和生活有着明确的区分,不怕产生冲突,认为冲突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所以他们大多会把同事和朋友严格区分开来,不必担心没把同事加入Facebook朋友圈而影响关系,也不会将工作与生活混为一谈。

此外对德国人来说,处理好人际关系并非不重要,但他们更看重事实本身,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只能建立在成功的事实导向的基础上。“务本求实”是德意志民族最突出的特性。[14]比如在招聘中,他们关注的是应聘者的资质、能力和经验。他们不会盲目看中一纸文凭,也不会因为私人关系直接录用,一锤定音。所以中德双方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即“人际关系导向”和“事实导向”。因此也就能理解德国青年人注册Xing网的三大理由:建立新的职业联系、发布自己的技能资格以及表明自己的能力。求职时他们期望通过Xing平台让用人企业确信他们具备胜任某个职位或某项工作的资质。

最后,现代社交网络所具备的,如沟通的”即时化”、语言的“碎片化”等特征都切合了中国人的传统。有研究表明,从“自我距离与他人的心理距离”看,西方人严格区分自己与其他人,其中包括家人。他们不喜欢与他人过往甚密,失去独立性。中国人则把自己和所谓的“自家人”视为一体,在他们看来,社会只不过是家庭的放大[15]。这种人际关系显示了中国人的自我与他人的心理距离比起西方人要小。所以人们常常把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间的聊天也搬到了网络社交平台上。一方面可以增进彼此感情,另一方面释放压力,得到一定的心理满足。因此有更多的中国年轻人将自己在社交网络上的角色定位为“家人”。对于在社交网络中的个人隐私话题,中德双方表现得也截然不同。中国人常以私人生活方面的内容作为话题,以生活中“拉家常”的形式进行即时交流,他们不认为这是对他人隐私的侵犯,而是表达对对方的兴趣和关心,是拉近彼此关系的友好、礼貌的文化行为。而这些有关个人的话题在德国人眼中也许纯属个人隐私,是不容侵犯的。

四、结语

网络社交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了。了解不同群体、不同国民,尤其青年人的网络社交行为特征,以及分析差异的形成原因对现代人生活影响重大。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促进和发展国际青少年间的交往与合作,开展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少华,武玉鹏.网络行为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J].兰州大学学报,2007(2):32-39.

[2] 宗乾进,袁勤俭,沈洪洲.国外社交网络研究热点与前沿[J].图书情报知识,2012(6):68-75.

[3] 黄育馥,刘霓.e时代的女性:中外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 Banczyk, B. Kraemer, N.& Senokozlieva, M.“The wurst”meets “fatless” in My Spa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 esteem, personality, and self – presentation in an online community. Paper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Montreal, Quebec,Canada,2008.

[5] Zhao, C.& Jiang, G..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visual self – presentation through social networking site profile images. Paper presented at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 Vancouver, BC, Canada,2011.

[6] 吴薇薇,沙龙.探究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网站对大学生的影响—以人人网为例[J].科技信息,2012(18):279-282.

[7] Daugherty,T., Lee, W.N., Gangadharbatla,H., Kim, K., & Ouhavong,S.. Organizational virtual communities: Exploring motivations behind online panel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5.10(4):9.

[8] Boyle,K., Johnson,T.J..Mypace is your space? Examining self- presentation of Myspace use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0(26):1392-1399.

[9] 王志强.文化认知与跨文化理解——以中德跨文化交际为例[J].德国研究,2005(3):71-76.

[10] Strano,M.M. User descrip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self-presentation through Facebook profile images. Journal of Psychosocial Research on Cyberspace,2008,2(2):5.

[11] 李林容,黄晓晓.社交网络的理论源起探[J].析新闻知识,2013(3):27-28.

[12] 杨新敏.中国圈子文化与社交网站传播[J].苏州大学学报,2010(5):148-152.

[13] 朱轶杰.中德文化特点简论[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3(9).

[14] 李晓辉.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学阐释研究[J].职教论坛,2014(36):93-96.

[15] 刘晓红.怀化学院学报[J].2005(2):36-37.

猜你喜欢

中西方文化
中西方文化背景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和而不同的感官饕餮盛宴
英语阅读开启中西文化之门
中西方钢琴艺术的文化融合研究
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中西方禁忌文化比较
中西方山水画风的审美差异浅析
Culture time板块内容的思考与探索
由禁忌语探索中西文化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