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式微型冲锋枪抛壳挺痕迹稳定性的研究
2016-02-27于金虎林靖龙
于金虎 林靖龙
79式微型冲锋枪抛壳挺痕迹稳定性的研究
于金虎1林靖龙2
(中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事技术所,广东中山528403)
通过观测79式微型冲锋枪射击弹壳抛壳挺痕迹的形态和细节特征,统计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79式微型冲锋枪射击弹壳上的抛壳挺痕迹具有较好的阶段稳定性。前3000发射击弹壳上的抛壳挺痕迹相互具备同一认定条件。
79式微型冲锋枪抛壳挺痕迹稳定性变化规律
前言
射击弹壳上的痕迹在侦破枪击案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枪支在使用中,个体特征是否像人的手纹一样能终生不变呢?枪支第一次发射留下的射击弹壳和该枪以后所有的射击弹壳是否都具备条件进行同一认定呢?甚至在发射了上千发枪弹后,被犯罪分子用于作案,其留在现场的射击弹壳是否还能与该枪的建档样本进行比对而认定该枪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题研究。
1 实验
1.1 实验材料
(1)实验枪支:79式微型冲锋枪一支。
(2)实验枪弹:51式7.62毫米手枪弹5000发。
1.2 制作样本
(1)制作方式:在实验室通过实弹射击,用布袋收集射击弹壳。以20发为单位按射击顺序分组收集全部射击样本。
(2)样本数量:共收集射击弹壳5000枚,250组。
2 痕迹检测
2.1 观测设备
(1)SteREODiscovery.V8立体显微镜。
(2)LEICADMC比对显微镜。
2.2 观测内容
观察、分析射击弹壳上的抛壳挺痕迹。
2.3 对照比较
(1)对同组样本上的抛壳挺痕迹进行比较、对照并拍摄照片。分析痕迹特征的阶段稳定性。
(2)各组样本分别与第1组样本上的抛壳挺痕迹进行比较、对照并拍摄照片。分析痕迹特征的变化规律。
3 痕迹的形成
79式微型冲锋枪的抛壳挺为矩形,在弹底窝平面上位于3~4时位,其在射击弹壳底面形成的痕迹位于8~9时位[1]。抛壳挺撞击弹壳瞬间其作用面与弹壳底面不在同一平面内,则会造成抛壳挺痕迹的形状不完整。样本弹壳上抛壳挺痕迹的形状没有完整反映出抛壳挺的矩形形状,呈三角形或梯形。如图1所示。
图1
与79式微型冲锋枪射击弹壳上的击针痕迹、弹底窝痕迹等相比,抛壳挺痕迹的形成过程相对复杂。击针痕迹和弹底窝痕迹都是弹壳在弹膛内被限制的情况下形成的,弹壳和各造痕体之间仅有沿枪管轴线方向的相对运动,弹壳和各造痕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稳定,形成的痕迹不会出现移位和重叠,痕迹特征的稳定性好。抛壳时,弹壳随枪机高速后座并退出弹膛,当失去弹膛约束的弹壳与固定在枪支机匣上的抛壳挺相撞时,仅受拉壳钩限制的弹壳即绕拉壳钩转动并脱离拉壳钩从抛壳口飞离枪支。此过程弹壳的运动是一复杂的三维曲线,弹壳相对抛壳挺既有沿枪管轴线方向的运动又有弹壳翻转、滑动所产生的横向相对运动,由此可造成抛壳挺痕迹形态的不稳定、位置的移动,也可能在抛壳挺撞击弹壳的过程中因弹壳的滑动发生多次碰撞而在弹壳上造成抛壳挺痕迹的重叠。
4 痕迹的稳定性及变化规律
通过对不同阶段同组内样本弹壳的观察、分析发现,抛壳挺痕迹的阶段稳定性较好,组内比对特征吻合程度高,具有较好的同一认定条件。
如图2所示,照片3是第1组内(1~20发)两射击弹壳上抛壳挺痕迹的对照情况,照片4是第40组内(781~800发)两射击弹壳上抛壳挺痕迹的对照情况,照片5是第100组内(1981~2000发)两射击弹壳上抛壳挺痕迹的对照情况,照片6是第180组内(3581~3600发)两射击弹壳上抛壳挺痕迹的对照情况。
图2
枪支使用初期射击弹壳上抛壳挺痕迹的右侧和下方两边痕较平直,右下角呈规则的直角状,内部的特征多、条件好、反映清晰。随着枪支的使用,抛壳挺痕迹右下方的直角逐渐演变成弧形状,内部特征逐渐减少,痕底变得光滑。
通过各组样本分别与第1组样本上的抛壳挺痕迹进行比较,前1000发射击弹壳上抛壳挺痕迹的特征清晰、稳定,痕迹质量高,同一认定条件好;1001至3000发抛壳挺痕迹的特征逐渐减弱,但仍具备比对条件,可对发射枪支进行同一认定;以后这些特征逐渐消失,痕底变得光滑,失去同一认定条件。
图3
如图3所示,各照片中左半部分为第1组内(1~20发)射击弹壳上的抛壳挺痕迹,其中照片7的右半部分是第40组内(781~800发)射击弹壳上的抛壳挺痕迹,照片8的右半部分是第100组内(1981~2000发)射击弹壳上的抛壳挺痕迹,照片9的右半部分是第140组内(2781~2800发)射击弹壳上的抛壳挺痕迹,照片10的右半部分是第200组内(3981~4000发)射击弹壳上的抛壳挺痕迹。
5 结论及注意事项
实验所用79式微型冲锋枪射击弹壳上的抛壳挺痕迹具有较好的阶段稳定性,个体特征明显,同期射击弹壳的抛壳挺痕迹间具备较好的同一认定条件。其前3000发射击弹壳间相互具备同一认定条件。
不同的枪支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抛壳挺痕迹的反映会有所不同。在侦查实践中因结合具体枪支的成痕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和运用。
[1]李德仲,李国安.枪弹痕迹检验技术[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