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从失学学生到蜚声世界的数学家
2016-02-27丁晓禾
文/丁晓禾
华罗庚:从失学学生到蜚声世界的数学家
文/丁晓禾
1936年,华罗庚留学英国剑桥大学,1946年,应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等数学研究所魏尔教授的邀请,华罗庚访问美国。到美国后,美国中部阿尔巴勒城的伊利诺大学聘请他为教授。1950年回到新中国。1985年病逝。
被“伯乐”熊庆来教授关注的失学学生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小县城——金坛。
那时,这个江南小镇还笼罩着一层愚昧和迷信的气氛。华罗庚刚出世,便被装在一个箩筐里,上面又反扣了一个箩筐,说是可以消灾避难。
然而,老天并没有给华罗庚消灾避难。他幼年时家境贫贫寒,全家靠父亲开的一个小杂货店为生。15岁那年,他从金坛县初中毕业后,到上海中华职业中学念书。由于交不起饭费,只读了一年就失学了。他只好在父亲的小杂货店里充当助手,帮助料理店务。
但他没有灰心,仍坚持自学。他深深地爱上了数学,好不容易借来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还有一本只有50页的《微积分》,如饥似渴地学。在柜台上,常常一边放着算盘,一边放着数学书籍。由于心思全用在书上,有时顾客来买东西,他竟答非所问,大家便称他为“书呆子”。
他的父亲看不懂数学书上的那些古怪“符号”,对儿子大发脾气:“你看这些天书做什么?书又不能当饭吃,还不赶快招呼顾客?”多年后,西方一本数学杂志上刊登的一幅关于他的漫画,画中的他抱着几本破书,被拿着烧火棍的父亲追得满屋子乱转,正是他当时情况的写照。
他父亲还帮别人收购蚕丝,白天收购,晚上结算。有一天晚上算错了一千多元。当时金坛有“拜狐仙”的迷信,家里人点上香烛,求狐仙帮忙。可是求了狐仙,还是算不清。
华罗庚把两大本帐簿拿来自己算,结果他没花多少时间,就把帐目全算清了。父亲一看,学数学还有点用,这才放松了对儿子的恫吓。
华罗庚有个王维克老师,曾留学巴黎大学,是个很有学问的教育家、翻译家,王维克很喜欢聪明好学的华罗庚,常常借给华罗庚一些数学书。王维克当了金坛中学校长后,就让华罗庚当校庶务兼会议,月薪18元。有了正式工作,华罗庚能够自立,就在18岁那年结婚了。 妻子叫吴小元,是一个清秀而又贤惠的妇女。
他19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自己也染上了可怕的“伤寒”。这场大病使他左腿胯关节骨膜粘连,变成僵硬的直角。从此,他必须扶着拐杖走路,金坛中学的差使也丢掉。
他变成跛子,但并没有倒下去,仍顽强地埋头于数学书籍中。多年后有个记者问他,为何选中数学,他说:“我别无选择。学别的东西要到处跑,或者要设备条件。我选中数学,因为它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道具简单”。
有一天,华罗庚借到一本《学艺》杂志,看到第7卷10号上刊载了苏家驹教授的《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一文。看着、看着,他发现教授的论文居然写错了。
华罗庚问王维克:“我能不能写文章,批评苏教授的错误?”
王维克答道:“当然可以。就是圣人,也会有错误!”
于是,19岁的华罗庚写出了批评大学教授的文章《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他把文章投寄给上海《科学》杂志。
不久这篇论文登在了《科学》杂志第15卷第2期上。
这篇文章引起了熊庆来教授的注意。熊庆来,中国数学界的老前辈,曾留学法国,自1926年起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1930年,他成为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熊庆来细读了华罗庚的论文,抬起头来问周围同事:“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没有人能够回答。再问:“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同事们仍是面面相觑。
后来,熊庆来教授托人查访,这才获知华罗庚竟是一个小镇上的失学青年,大为震惊。
熊庆来写信给华罗庚,请他到清华大学来。
华罗庚一贫如洗,要去北京就得借债。再三犹豫,终于婉言谢绝了熊庆来的邀请。
谁知熊庆来爱才心切,复信说:你不来京,我专程赴金坛拜访!
这样,华罗于1931年夏来到清华。
限于资格,他只能当数学系的助理员,月薪40大元,比他在金坛中学的薪水高一倍多,而且清华大学给他提供了更好的自学条件。他每天徘徊在数学海洋的岸边觅珍探宝,只给自己留下五六小时的睡眠时间。他甚至养成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他在灯下拿出一本书,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心驰神往。他设想这几个题目到了自己手里,应该分做几章几节。有的地方他能够触类旁通,也有的不得其解。他翻身下床,在灯下把疑难之处反复咀嚼。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
穷教授变成了洋教授
1936年,由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在剑桥大学,由于他没有“正统”的学历,不能当研究生,只能作为旁听生。
但华罗庚不在乎拿不拿得到学位,只是一个劲地在这座古老的大学里汲取知识的营养,向新的数学高峰挺进。
凭着这股忘我的拼劲,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华罗庚就向华林问题、塔内问题、奇数的哥德巴赫问题·发动一系列猛攻,写出了《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合估计的问题》等十几篇论论文。
他的真知灼见使英国人为之倾倒。英国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地说:“太好了!我的著作把它写成是无法改进的,这回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他关于“塔内问题”的论文,被誉为“华氏定理”。
1938年,华罗庚从英国回来,被任命为西南联大教授。他住在昆明郊外的一条小山沟里,全家只有两间小厢楼。楼下是猪栏、牛厩,蚊子、苍蝇、老鼠成群结队。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地方,他写出了煌煌巨著《堆垒素数论》。
他把这部巨著送到中央研究院,却杳无音讯。所幸的是,他手头还保存着英文稿。后来,他把英文稿寄给了苏联的维诺格拉托夫院士。这部在旧中国无法出版的巨著,在苏联被译成俄文出版。1945年,华罗庚受苏联对外文化委员会的邀请,访问了苏联。苏联学者曾钻研过华罗庚的著作,对他的成就给予高度赞扬。
1946年,华罗庚应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等数学研究所魏尔教授的邀请,访问美国。到美国后,美国中部阿尔巴勒城的伊利诺大学聘请他为教授,年薪一万美金。华罗庚不再是“穷教授”了,而成了“洋教授”、“阔教授”。他的全家住在伊里诺斯州阿尔巴勒城的一座舒适的洋房里。美国还给华罗庚配备了四个助手,一个打字员。
放弃优厚待遇回国报效国家
不久,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星红旗在中国大陆飘扬,新中国诞生了。
华罗庚心向祖国。不过,要下决心放弃美国优裕的生活条件和科研环境,却非易事,毕竟他是一位年薪1万美元的“终身教授”。华罗庚足足犹豫了半年,他每天关心着来自祖国的新消息。新中国,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他。最后他下定决心回到祖国。
1950年3月16日,华罗庚带着妻儿回到北京。当时,新华社发表了如下电讯:
“闻名全世界的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已于本月16日自美国返抵首都北京,并已回清华大学任教。华氏系于1946年应美国伊利诺大学之聘,前往讲学。华氏回到清华大学以后,受到该校学生的热烈欢迎。华氏在回国途中曾发表一封给中国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号召留美学生回国为伟大的祖国建设和发展而努力。”
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科学事业的清明时节,春光明媚,风调雨顺。华罗庚沐浴在党的阳光下,他的学术研究进入了鼎盛时期。他的《堆垒素数论》由俄文翻译成中文出版了。洋洋60万字,倾注了他四年心血的《数论导引》也出版了。美国数学界震动了,《数学评论》撰文写道:“这是一本有价值的重要的教科书,有点象哈代与拉伊特的数论导引,但它在范围上远远超过了它!”他的《典型域上的调合分析》一文发表了,荣获中国科学院颁发的一等奖。他和万哲先合著的《典型群》一书,在国内外引起更大的反响。国外数学家又一次惊叹了,说:“这是他最重要的学术成就之一!”
回国以后的几年中,在毛泽东的关怀下,华罗庚自1965年起,开始在工农群众中推广“两法”——优选法、统筹法,并写出通俗易懂的《优选法平话》、《统筹法平话》。他带领小分队“夏去江汉斗酷暑,冬往松辽做冰霜”,把“双法”送到群众手里,为国家创造了价值亿万元的财富。他和群众同甘共苦,被人们称为人民的科学家。
但在十年动乱中。“两法”受到了“批判”。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影片《优先法》,受到了刁难,张春桥说影片是“引导青年人崇拜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直到周恩来总理亲自看了电影,同意公映,这才在1973年国庆节上映。
1974年,江青在法家著作注释会上,公开点了华罗庚的名,乱扣帽子。甚至说华罗庚到20个省市推广“两法”是“游山玩水”,殊不知华罗庚腿脚不便,他怎能去“游山玩水”?
粉碎“四人帮”后的1979年,华罗庚“双喜临门”。一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二是在应邀访问法南锡大学时,被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1979年,华罗庚教授访问英国时,英国伯明翰大学举行学术交流会,光临者都是数学界名流,华罗庚也应邀出席。席间,一位风度翩翩的女学者走到华罗庚面前,突然问道:“华先生,您不为自己回国感到后悔?”女学者的话,使他想到当年那些异国友人的叹息以及自己所走过的道路,便斩钉截铁地说:“不,我回到自己的祖国一点也不后悔!”。于是,一片赞语夹杂在掌声中,洋溢在整个大厅。“我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些事情,并不是为了个人图舒服,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祖国”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他一生的奋斗目标。
1985年6月12日,75岁的华罗庚心脏病突发,病倒在日本东京大学的讲台上,日本心脏病专家尽了一切努力,也未能使他再清醒过来。
蜚声国际的数学家就此陨落。他实践了生前多次表示过的意愿: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摘编自珠海出版社出版《中国百年留学全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