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

2016-02-27王楠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6年13期
关键词:数字信息国土资源数据库

王楠

(烟台市土地资产经营中心,山东烟台264003)

浅谈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

王楠

(烟台市土地资产经营中心,山东烟台264003)

将从国土资源概念入手,说明其目前的现状以及发展方式,从而阐述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国土资源;信息化;工程建设

1 国土资源工程建设现状

国土资源工程建设是国土建设的必然趋势,通过国土资源信息的数字化建设,实现数字资源共享,同时培养相关的数字建设人才,将政府管理融入其中,实现政府国土信息化建设的形成是我国国土资源化建设的当前需求。

国土资源工程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涉及内容广泛,它的目标是通过国土资源的信息化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国土资源工程涉及海量数据的生产、传输、更新等,需要宽带网络和“3S”集成技术及相关领域理论成果的支持;国土资源工程的数据多样性决定了必须制定统一的数据库建设标准,才能实现系统的资源共享;工程的模型是多维的,支持国土规划、土地管理、矿产开发决策等,能够切实保护国土资源;工程建设必须遵循长期规划与阶段目标统一的原则[1]。

“国土资源”是新世纪的一项宏伟工程,也是对“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战略计划的响应,其核心问题是分布式点源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建设。分布式主题数据库建模、“多S”结合与集成、三级网络结构、信息标准化体系、海量数据入库、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关键技术的攻克,是实现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信息化的前提,而信息安全是“国土资源”的保障[2]。作为合理而完善的解决方案,除了制定总体规划和系统结构外,还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实施步骤,而所有的方案应结合以下国土资源工程建设面对的问题:

1)数字资源缺乏整合。国土资源建设的根本要求便是资源的整合,而我国由于国土面积以及经济发展现状,虽然在较多的城乡都设立了国土资源建设信息站,但是对信息运用开发程度不够,缺乏对数字信息的有效整合。

2)国土资源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国土资源工程建设,不仅仅是依靠先进的信息系统,政府对于数字管理的规范性与系统性也同样重要,也就是说国土资源工程建设一方面离不开信息资源共享的标准化,从另外一方面也离不开政府管理和企业运作的规范化、网络建设和信息交换的标准化。

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国土资源建设来看,在国土数字信息方面具有比较成熟的标准,而这些成熟的标准一方面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统计与处理,另一方面是通过数字化灵活的适用和变化;除此之外,政府针对国土资源工程建设专门建立了各自的网站,从而利于宣传政策法规、政府机构、办事程序等方面。但是我国在这一方面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网站建设标准,整体电子办事效率较低,,电子政务水平普遍较低,对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关注。

3)数字建设资源鸿沟巨大。除了上述的整体性,和规范性的问题外,我国不同地区所收集的数字建设信息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城乡之间,根据相关调查我国城市数字信息统计率是乡镇数字信息统计的六倍,另外由于我国地域环境问题,东西地区也有不小的区别,东部多为平原,国土数字信息统计比较容易,而西部多为群山等自然环境,东部地区占全国数字信息统计的三分之二,所以数字建设资源影响着国土资源工程建设质量,要解决这一鸿沟,是一项关键的工作。

当前我国国土资源建设信息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或者沿海等经济发展地区,所以应该将数字建设信息向全国进行普及。

4)数字建设人才缺乏,现有人员素质不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土资源建设也需要跟上其不断增加的要求,所以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越来越变得重要起来,而目前我国国土资源建设人才依旧十分稀缺,接下来要想使国土资源建设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要加强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切实调高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从而解决这一发展困扰的问题。

5)国土资源建设制度问题。由于我国城乡差别确实存在,所以不同地区国土资源建设制度体系不是特别完善,其数字信息运用的水平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政府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加大人们对于数字建设的认识,加快国土资源建设的快速发展。

2 国土资源工程建设的发展与前景

国土资源建设根据不同时期的工程任务,分为不同方面的内容,在初始阶段有管理决策和总体规划,它们制定了国土资源工程建设的总体方针,工程建设当中又有信息系统动态监测内容,其配合我国国土资源信息,为国土资源工程建设提供专业的理论依据,只有讲不同内容的工作结合起来,才能落实可持续发展,将农业、工业等传统作业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数字的发展方式[3]。其主要建设发展手段分为以下三点:

2.1网络信息工程的运用

信息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网络作为一个必备条件,它不仅影响着传统行业的发展,而且在国土资源工程建设中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关网络传输速度的增加,以及网络覆盖面的扩大,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的常规存在,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办公场所,资源共享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来源的宽广这一优势,同时也让信息的传递障碍消失不见。而对于国土资源建设而言,网络信息工程的发展,解决了其发展前期的问题,为国土资源建设打下了良好发展的基础。

总之,网络信息工程师国土资源工程建设的内在基础,其不仅负责各个系统模块同总的信息库的联系,同时也掌握着系统信息的核心,从而实现国土资源建设的信息传播功能。

2.2GIS、RS、GPS技术的运用

这里的三个系统一般被统称为“3S”技术,其根据不同技术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实现国土资源工程建设。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就是地理信息系统,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不同地区的土地情况又各不相同,利用GIS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对不同地区的国土信息进行信息存储和处理,这样就把我们平常人物复杂的土地资源信息较快地转变,节约了时间,实现了人机结合工作的现代化工作模式[4]。

RS(Remoto Sensing)就是遥感技术,一般地理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会使用这一技术,例如山区、海底等地理环境,通过无人飞机利用RS技术,采用光谱反射专业技术,将图片转化成数字信息。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在一般工程当中,GPS主要起到坐标、高程定位的作用,其实在国土资源建设当中,其作用也十分类似,但它不是通过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而是通过卫星系统进行工作,它所体现出的坐标与高程是全球的经度与纬度,其采集面更加广,其工作效率更加高,受地球环境的限制会更加小甚至没有[5]。

虽然上述三种技术其工作原理及应用各不相同,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要各自为营,其实目前国土资源工程建设是将三者结合起来使用,达到建设目的,我们可以据实际例子说明,比如国土管理和灾害防治,首先是利用前两者,也就是GIS和RS系统,对所需要调查的土地进行动态数据统计,将不同土地分开,如耕地土地,森林,灌木丛等等,把不同土地总结起来,将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做好正确的预估,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国土资源工程面对不同的工程建设,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对各种地质条件、生态环境等进行规律的信息提取,并针对信息分析判断,提出具体耕作计划,达到实现国土资源建设目的。

2.3数据库的运用

数据库技术的蓬勃发展也推动了GIS的发展,数据库存储地理数据,并以可视的方式通过地图或者其他界面显示出来,除了应用在地理中也广泛适用于和地理相关的各领域。数据库技术不仅快速处理事物型数据也几乎可以满足所有数据管理的要求,在开发效率和数据处理优化、系统管理简化等方面具有优势,空间地理数据库框架建立在关系型体系结构基础之上,保持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高性能、快速恢复等诸多优势。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包括陆地、海洋、地上、空中在内的范围都是数据测定的部分。有国土规划、区域地质、矿产资源、环境地质、地球物理、水文地质、海洋地质等数据类型。包含数据图层、文档、影像、数字和其他多媒体数据,由基于数据库之间的软件实现相互联通,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包括土地资源数据库、矿产资源数据库、辅助决策数据库和法规标准数据库四方面的内容。

3 结语

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离不开国土资源建设,国土资源建设利用其合理的理论条件,使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所以说,国土资源建设对农业创新发展、工业现代化建设等国家基础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增强国土资源建设,对国民经济的上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目前的国土资源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其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气馁,要树立“明确目标,建设中求发展”的工作态度,利用切实可行的现实条件,设定长期、有效的发展计划,成功实现国土资源化的全面实现,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1]徐世武,刘秀珍.浅谈国土资源工程建设[J].地球科学,2002(3): 323-325.

[2]吴冲龙,刘刚.中国“国土资源”工程的方法论研究[J].地球科学,2002(5):605-609.

[3]董金玮,郑新奇,赵璐.“国土资源”框架下的国土政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初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80-82.

[4]刘子刚.国土资源成就畅游梦想[J].中国测绘,2006(2):80-83.

[5]卞正富,路云阁.关于“国土资源”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苏测绘,2001(4):6-9.

(编辑:苗运平)

A Preliminary Study of Informatized Land Resources

Wang Nan
(Yantai Land Assets Management Center,Yantai Shandong 264003)

This paper will indicate its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thus predicting the prospects of its future.

resources land;informatinization;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205-39

A

2095-0748(2016)13-0105-02

10.16525/j.cnki.14-1362/n.2016.13.41

2016-06-23

王楠(1984—),男,山东烟台人,本科,毕业于烟台海军航空学院,现就职于烟台市土地资产经营中心,研究方向:土地经营。

猜你喜欢

数字信息国土资源数据库
北京尚水数字信息产品介绍
数字有形状吗?数字信息精确性和品牌标识形状的匹配效应*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