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演进与现实路径
2016-02-27李建国
李建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演进与现实路径
李建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这一美好愿望提供了可能。邓小平赋予“小康”以“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内容。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伟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应按照“五位一体”全面进步、惠及全体人民、覆盖全部地区的本质要求,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重点和关键,补齐短板、提高质量,确保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演进;本质要求;现实路径
“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在古代社会,“小康”是老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一种憧憬,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这一美好愿望提供了可能。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为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邓小平给“小康”赋予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内容,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伟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以人民生活为中心,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积极作为,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重点和关键,补齐短板、提高质量,确保奋斗目标如期实现,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为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先后提出“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美好蓝图,这些美好蓝图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人民生活为中心。
(一)邓小平赋予“小康”以“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内容
当中华民族的历史车轮驶进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小康”由于邓小平的倡导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的现代化”,明确提出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小康”这个中国的现代化概念,强调中国20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他指出,中国要实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的四个现代化概念指的是“小康之家”,和日本的现代化概念不同。到20世纪末即使中国四个现代化达到了某种目标,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P237)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指出,到20世纪末中国将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2](P53~54)1986年6月18日,邓小平在《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的目标是到2000年建立小康社会。那什么是小康社会呢?就是说人民虽然不富裕,但日子已经好过了。[2](P161~162)邓小平说得很明确: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小康社会,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邓小平规划了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从1981年到1990年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是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从21世纪初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在实现上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基础上继续前进。1987年10月13日,邓小平会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时说:“经过将近九年的努力,百分之九十的农村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两年完成了原定十年内翻一番的任务。”[2](P256)邓小平在会见中明确指出,第一个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实现。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党的十三大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根据邓小平“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上升为国家战略。
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不论是综合国力,还是人民生活水平,都迈上了新的台阶。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党的十五大召开,强调从1997年到2010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00年我们完成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任务,胜利地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从而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伟大胜利。
(二)小康社会: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党的十六大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在党的十五大提出的2010年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在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新发展,迈上新台阶。[3](P542~543)从21世纪开始,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党的十七大在北京召开,明确强调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对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我们在经济总量、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等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4](P5)我们要全面把握机遇,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根据世情国情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新的目标要求涵盖“五位一体”全部内容,为我们描绘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的美好蓝图。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的是党对历史和人民的庄严承诺。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强调必须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这次大会对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生态环境质量等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这些要求实际上是党对全国人民立下的军令状,必须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全力以赴去实现。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不能无所作为,要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不断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的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全面小康”的“全面”要求领域要实现全部覆盖,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人群要实现全部覆盖,不让一个人掉队;地域要实现全部覆盖,全国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
(一)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协调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其他建设全面进步。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结束后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中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既对自身的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等充满美好期盼,也对子女的成长和生活充满美好期盼,这些就是党的奋斗目标。[5](P4)2013年8月19日,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国家的物质和精神力量都要增强,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要改善。2012年11月17日,他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说,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全面小康。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他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说,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他在江苏调研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6](P43)2016年8月19日至20日,他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再次强调全面小康离不开全民健康。缺少“五位一体”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说是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二)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013年4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4年3月4日,他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时进一步指出:“看老乡,千万别忽视了分布在农村牧区、边疆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6](P25)2015年3月,他在参加全国两会代表团审议讨论时指出,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要让13亿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2015年6月18日,他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如果全国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我们就不能说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6](P4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民生领域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人都参与、人人都尽力、人人都享有的原则,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尽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三)全面小康是城乡共同的小康,覆盖的地区要全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在不断地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城乡区域差距较大。[7](P82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在制度方面做出更有效的安排,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没有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6](P24)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他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6](P25)2014年11月1日至2日,他在福建调研时指出,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6](P41)2016年4月25日,他在安徽凤阳小岗村调研时指出,当前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把农村这块短板补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的足迹已经遍及全国20多个省区市,始终挂念的是亿万人民的小康生活。在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我们还存在明显的短板,这些短板是影响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因素,必须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不断巩固和尽快提高小康水平,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路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要搞新一轮的大干快上,这样做的后果必然是重走老路,无疑又会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既要考虑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考虑今后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建成一个高质量的小康社会。要适应“五位一体”全面进步、惠及全体人民、覆盖城乡地区的本质要求,统筹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关键,加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补齐民生突出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齐生态文明短板,建设美丽中国,全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新的目标。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才能保证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社会的和谐稳定拥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对此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经济增长速度将是中高速而不再是高速,经济发展方式将注重质量和效益而不再是规模和速度,经济结构调整将注重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并举而不再是增量和扩能,经济发展动力将是创新驱动而不再是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我国经济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中高速增长,就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转换发展动力,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转换发展动力,需要培育出发展新动力: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基础作用,要扩大居民消费;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关键作用,要增加有效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要扩大出口。培育发展新动力,同时还需要拓展发展新空间:要通过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拓展我国区域发展空间;通过发展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拓展我国产业发展空间;通过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拓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空间;通过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拓展我国网络经济空间;通过发展海洋经济,拓展我国蓝色经济空间,等等。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给予最严格保护以守住耕地红线,确保我国粮食绝对安全。在工业方面,要通过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要为经济发展提供经济、财税等方面的制度和体制保障。创新驱动战略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命运。没有强大的科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难以顺利达成,中国梦难以顺利实现,中国也难以从大国走向强国。由于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对于我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而言始终是“短腿”。中国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竞争中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新的空间、新的体制,实现创新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们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空虚和社会风气败坏也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提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同样满足,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更要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提高人民群众素质和文明程度,是全面小康社会的精神基石,发挥着价值导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文化发展与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不相适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也不相适应。要把繁荣发展文化作为发展是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推动文化建设与其他各方面建设协调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两大目标。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点扶持和鼓励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使它们面向人民、服务人民,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加强精神产品生产,推出更多的文化精品,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文化建设要向农村基层倾斜,加大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力度,使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建设的成果;加快发展教育科学健康事业,努力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与此同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补齐民生突出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
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生活,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的目标。从目前情况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要按照人人都参与、尽力和享有的原则,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扎实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民生领域系列规划部署,更加健全健康、就业、教育、住房、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特别要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和延伸,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尽快补齐民生这块短板。在消除贫困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脱贫攻坚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依然任重而道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标志性的指标就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要深入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补齐农村人口脱贫这块突出短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我国已处于扶贫开发的冲刺期,要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因人因地施策,综合运用特色产业脱贫、劳务输出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教育脱贫等多种扶贫办法,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从财政、金融、土地、科技、人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撑,健全扶贫协作和社会力量参与等机制。发展不协调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在区域之间,东部与中西部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就非常突出,城乡之间发展也不协调,表现为收入差距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要通过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打赢脱贫攻坚战,可以加强东西部和城乡之间的扶贫协作,建立扶贫精准对接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把东部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帮扶资金真正用于贫困村和贫困户,通过共建产业园区等实现东部和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向西部和农村贫困地区流动,推动东西部和城乡之间结对帮扶。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四)加快补齐生态文明短板,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实现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富强,更要有美丽的中国。我国过去几十年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近些年来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绿色生活方式、绿色发展方式、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了巨大的挑战,这就迫切要求补上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绿色发展被公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坚持绿色发展,是为了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对经济增速换挡是一种新挑战,对实现转型升级是一种新机遇。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通过生态教育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通过能源革命和低碳交通推动低碳循环发展,通过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提高环境质量,通过生态保护和自然恢复筑起生态安全的屏障。在坚持绿色发展和补齐生态文明短板方面,我国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如近年来,我国大城市雾霾天气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多,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危害。中国政府勇敢地面对雾霾污染,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2015年12月8日7时,北京正式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这是全国大城市中第一次在重度雾霾发生之前做出最高级别预警,表明中国政府不再隐晦污染的严重性,而是高度重视污染问题。就在同一天,世界多家媒体刊发一份全球碳排放量研究报告表明,2004年至2013年这10年全球碳排放量每年以2.4%的速度在增长,2015年预计首次减少0.6%,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在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和“全球碳项目”的这份研究报告中提到,2004年至2013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每年增长高达6.7%,2014年中国排放量仅上升1.2%,预计2015年将减少3.9%。国际社会把中国在碳排放量方面的进步称之为“绿色进步”。对比印度,同样是2015年12月8日,中国首都北京和印度首都新德里同处于空气污染等级表的倒数第二等,但就PM2.5浓度而言,北京是201,新德里是333。当北京发出红色预警时,新德里相关部门仍然陷入各种讨论之中。《印度时报》在当天的标题就是《德里在讨论,北京在行动》,在治理空气污染的举措方面,北京显然已把新德里甩在身后。
此外,按照“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保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我国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我们所有的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让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早日变为现实。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7]习近平.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A].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左安嵩〕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Realistic Path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LI Jian-guo
(Academy of Marxism,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China)
“Well-off” is the ideal social state pursued by the Chinese nation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has provided the possibility for realizing this good wish. And Deng Xiaoping endowed it with the new content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 historical leap from food and clothing to “a well-off society” will mark a great victory for the socialist system.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is the solemn promis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ensure the goals to be achieved on schedule, we should meet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the “five in one” overall progress, benefiting all the people and covering all regions. Besides, we should implement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grasp the emphasis and key points, make up our shortag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historical evolution; essential requirement; realistic path
李建国(1977— ),男,内蒙古卓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社会发展研究。
D619
A
1006-723X(2016)12-0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