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飞跃
——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2016-02-27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所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问题导向,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时代脉动,紧密结合世情国情实际,极具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创新性、引领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一次全面、重大、空前的飞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建设布局的大拓展: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列为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施劈山开路、保驾护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党对总体布局经历了较长的探索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可分五个阶段,其脉络和轨迹可依序归纳为“一、二、三、四、五”。
“一”就是确立“一个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针对10年“文革”浩劫、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邓小平同志率领我们党拨乱反正,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此后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直至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依然是这样表述,并没有醒目地具体展开。
“二”就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了一场政治风波,党和政府依靠人民,平息了在北京发生的反革命暴乱。邓小平同志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的讲话中分析原因和总结教训时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八十年代初建立经济特区时,我与广东的同志谈了要两手抓。但今天回头来看,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讲这点,可能对我们以后制定方针政策有好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努力纠正“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现象。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至此,“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正式确立。
“三”就是“三位一体”总体布局。1997年4月党的十五大,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作了深刻的阐述。报告共10个部分,其中5、6、7三个部分分别部署经济、政治、文化建设。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是10个部分,仍然用4、5、6三个部分分别部署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值得注意的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三项具体目标之后,加了一段“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走文明发展道路”的目标,为总体布局的拓展留了“潜台词”。
“四”就是坚持“四位一体”总体布局。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出具体要求的同时,对“生态文明建设”也并列地提出了明确要求,可称之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四位一体”总布局。十七大报告共12个部分,其中5、6、7、8 四个部分分别具体部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五”就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根据自然资源难以为继的现状和人民对生态环境的强烈要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规范表述为“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历经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全国人民的呼吁,至党的十八大已正式纳入总体布局。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已经形成。
以上大体五个阶段的回顾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我们党紧密结合国情实际,历经长期的艰辛探索、甚至付出沉重代价逐步形成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在中国,只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总体布局”就应该长期坚持下去。
(二)“总体布局”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方向和蓝图,对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建设、怎样保障建设?”这个重量级课题亟待做出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马克思主义战略眼光观察国际国内新形势,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回应历史和人民的关切,敏锐地提出了“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其列为今后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这个“战略之举”的重大意义和巨大威力在于: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党的根本宗旨,找到了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抓住了人心向背的关键,必将从切身利益和获得感上进一步激发、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催生不竭的动力。二是全面深化改革,抓住“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大命题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坚持问题导向,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闯涉险滩、啃硬骨头、向顽疾开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除障碍、增强活力。三是全面依法治国,秉承“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和邓小平同志“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的重要理念,为更好地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发挥引领和规范作用。四是全面从严治党,充分正视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风险”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两个前所未有”的严峻现实,牢记邓小平同志“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的谆谆告诫,动真碰硬、频频出招,赢得党心民心,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施,凝聚人心、劈山开路、引领规范、保驾护航。两大布局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交相辉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轮必将劈波斩浪、疾驶向前,到达胜利的彼岸。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如何让思想得到实现,到达胜利的彼岸,这恰恰又必须认真面对的最重要、最艰巨、最伟大的课题。
二、科学发展的大调校: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方向,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中国发展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开拓了发展的新境界
(一)我们党之所以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坚持用历史唯物史观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洞察当今时代局势所做出的重大抉择。
其一,革命导师已有明示。《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在1920年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
其二,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中国,大到台湾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小到治理小偷小摸,无一不是靠发展;不发展只能是死路一条。
其三,国际共运史教训证明,发展关系人心向背。前苏联“红旗倒地”,固然原因很多,但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百姓民不聊生(排长队抢购面包)是最直接的原因。委内瑞拉新政难以为继,最根本的是发展没有搞上去,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其四,当今世界,实力决定政治。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尤其是美、日、印与我国之间,在经济、科技、军事上的较量和竞争相当激烈。由此观之,发展维系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关系党的前途命运。
(二)道路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发展的成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帝国主义列强长期蹂躏践踏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废墟上,围绕“如何推进发展”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
一方面,从生产关系来看,就是从沿袭前苏联斯大林时期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换言之,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么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探索破解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世界性难题,主要是为了解决发展的活力、效率、积极性问题。这个课题还会永续地做下去。另一方面,从生产力或者发展方式、发展模式来看,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党早在1995年制定“九五”计划建议中就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客观地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提了20年,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系统提出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用以统领“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在发展方式、发展模式上的这些重大抉择,是由抽象到具体、从磨合到精准、从宏观论述到便于操作落实的。
(三)“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超的政治智慧、深邃的战略眼光、卓越的领导才能之结晶,具有显著的特征。
其一,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实践证明,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见得比发展前少,有时甚至更多更复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动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二是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方面不协调,“木桶”效应正愈加显现。三是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十分严重。四是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济摩擦的能力还比较弱。五是分配不公问题仍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全体人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乃至社会政治的稳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正是为了破解上述问题,避免走“平庸之路”、“失衡之路”、“透支之路”、“封闭之路”、“风险之路”。
其二,坚持系统思维,具有内在统一性。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坚持创新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保证“可持续”,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注重解决发展的活力问题;坚持共享发展,就是努力增进人民福祉,注重解决“人”的问题。这五大理念虽然切入点不同,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但在形式逻辑上是周延的,内在联系上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如果把整个系统比作一部前进的机车,其中创新发展是“发动机”,共享发展是“驾驶员”,两者又是重中之重。在实际工作中,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必须全面贯彻落实。
其三,坚持唯物史观,具有人民性。我国特有的五年规划,从名称上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家规划,但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人民发展规划。例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核心理念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些核心理念指导五年规划制定、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成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路线图。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灵魂就是“人”,条条皆是涉及“人”、为了“人”,核心和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其四,坚持和遵循客观规律,具有真理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特质是永恒不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我们不妨对五大发展理念各自的功能与生命周期分别作一简要分析:一方面她具有空间的并存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理念的功能要求缺一不可,且不能互相替代;缺少任何一项或任何一项薄弱,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她具有时间的永续性,不是权宜之计,而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四)五大发展理念拨开了人们发展思想上诸多迷雾,亦犹如春雷激荡、春风化雨,催生了一个生机盎然、百花吐艳的思想春天,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其一,现实意义:她把脉问诊、回应关切,清晰地回答了 “当代中国发展向何处去”。现实意义至少有三:(1)整体标定了中国发展的路径。在一个充满变数和未知的世界,中国发展的巨轮如何前行、中国现代化的“后半程”如何走?引发了全球的关注与思考,五大发展理念指明了航向,从整体上作了清晰的回答。(2)奠定了转型发展的新框架。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使得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内涵进一步具体化,有了方向、着力点和抓手。(3)明确了从“体量优势”转向“质的飞跃”的指导思想。中国作为发展速度最快的超大型经济体,正处于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的风口,拥有了从“体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的机遇,五大发展理念正是推动这一历史性转变、实现质量兴国的指导思想。
其二,理论意义: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学说,极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个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由于时代的限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没有见过卫星、感知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他们不可能对各国的发展做出有效的、切合实际的回答。特别是对经济全球化、信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如何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如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更不可能从经典著作中找到有效的答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时代脉搏,为中国号巨轮涉过险滩、渡过激流标注前行航向,科学地回答了前人没有回答的问题,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学说的宝库。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毫无疑问,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飞跃性发展。
其三,国际意义:她思考人类命运的走向,为其他国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一方面,中国巨大体量与规模的发展对世界影响巨大。英国作家乔纳森·沃茨在他的《当十亿中国人跳起来》一书中担心:“跳起来”的中国究竟会“拯救人类”还是会“让地球偏离轨道”?“五大发展理念”无疑是“拯救人类”的巨大发声,对世界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另一方面,五大发展理念开始领航后发国家的发展潮流。当今世界,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余波不断,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到了极限,正面临着多种复杂的系统性挑战。如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关系各个国家和政党兴衰成败而又十分纠结的头号难题。中国的发展理念对于占世界总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极强的普适性和借鉴意义;一旦被他国掌握,必将形成科学发展、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
三、唯物史观的大强化: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学说,必将从利益上凝聚人心、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90多年来,党对于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力量,始终有着深刻的认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的动力”,共产党人服膺的这一至理名言,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阐释。
政治经济学认为,人们从事生产必须具备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这三个基本要素(亦称“生产力”三要素),其功能、地位各不相同。劳动工具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直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从原始人的石斧、弓箭,到现代自动化设备、遥控装置等,都同样起着传导劳动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劳动对象是指人们为生产物质资料而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劳动工具对它发生作用的物和物的总体。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者(人)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居于首要的、主导的、决定的地位,是生产过程的主体。这是因为:第一,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一切劳动资料都是人创造出来的。第二,劳动资料只有被人所掌握、使用,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否则只是一堆废物。第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本质上是靠“人”创造、推动、实施的。这就表明:“全人类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以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生产力“三要素”基本原理的学习和重温,意在说明经典作家是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这些基本原理是共产党人应当长期坚持并努力践行的永恒的真理。但是,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马克思、恩格斯只是在理论上作了强调和阐述,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如何践行”的问题。
(二)自中国共产党诞生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坚持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地位”上作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其一,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陕北民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而嗨呀,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就道出了人民对我们党的心声。
其二,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强调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离开民众将一事无成。”1943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的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被称之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克难制胜、走向辉煌的重要法宝。如陈毅元帅所言,“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手推车推成的!”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尚未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唤起民众。
其三,坚持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个制度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可以有效地保障人民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这些重大探索彻底地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观,是党和国家带有根本性、长远性的“定海神针”。
(三)但要看到,以上探索主要是侧重政治方面,而长期以来由于物质水平较低等诸多因素影响,在发展方面如何贯彻生产力“三要素”中的人的“主体、主导地位观”,却经历了长期的、艰辛的磨合过程。
其一,为谁发展?上个世纪50年代,斯大林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指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后来60-70年代,学术理论界又有个对马克思创作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为第一部类,生产消费资料为第二部类)、保持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发展之争。在这里,“人民群众”作为个人需要并没有从社会需要中醒目地剥离开来、单独提出。这样的生产目的,对新生政权建设之初、现代化基础薄弱的国家来说是无可非议、十分必要的。问题在于,党的十八大之前全国各地普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为“政绩”、为产值而发展,将“对上”与对群众对历史负责“割裂”开来的现象。
其二,如何切好“蛋糕”、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利益决定人心,人心决定成败。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症结和关键所在。
其三,如何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当今,呼吸新鲜空气、喝上清洁净水、让人们在蓝天白云下生活,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如何对人民、对历史、对子孙后代负责,节约利用和保护好自然资源,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题、政治问题。
(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一次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全会《建议》以此为红线来布局和展开。
一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三是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努力实现全覆盖。四是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全国7000万贫困人口2020年全部脱贫。五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点任务,提高教育质量。六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就业创业。七是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八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九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十是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十一是实施重大人才工程,营造有利于人人皆可成才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十二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以上这些举措,具有全方位、长周期、强力度三大特点。所谓全方位,就是不只涉及经济,也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方方面面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所谓长周期,就是从人的生命周期出发,对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各种持续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的各种发展能力;所谓强力度,即除了国家巨额财政投入之外,更侧重于体制机制(制度)和法治上解决问题。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了发展的基石、内核和本源,其意义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高。从政治和宏略视野观之,尤其有三条应大书特书。
一是她强化了“人”在生产力三要素中的主体主导地位,在贯彻唯物史观上开创了“先河”。二是她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宗旨、群众路线。列宁讲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一切空谈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如果说在大革命的年代特别是革命初期,人们凭着单纯的“政治宣传鼓动”尚可激发“一腔热血”投身革命,那么在当今利益多元化的时代,靠单纯的或主要的“政治说教”是无济于事、难以奏效的,必须将物质利益与精神动员紧密结合起来。五中全会在物质方面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采取带有制度性、根本性、长远性这些重大举措,以物质利益的“硬”和“实”弥补了思想教育的“软”和“虚”,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将使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更加威力无比。三是她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增强了发展动力。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动因,是推动人们进行社会历史活动的内在推动力量,是历史演变的伟大杠杆。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星火燎原、势如破竹,进而赢得新中国诞生,关键就在于实施“耕者有其田”的经济纲领,从利益上唤起了亿万农民劳苦大众,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又从新的实际出发,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让全体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必将进一步激发、调动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发展动能,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排山倒海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