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2016-02-27李馥含李伟权沈阳大学辽宁沈阳110044
李馥含 李伟权(沈阳大学 辽宁沈阳 110044)
汉字文化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李馥含 李伟权(沈阳大学 辽宁沈阳 110044)
汉字作为一种古老的表意文字,它的音、形、义三个方面,都密切联系着中国古代传统的物质生活和哲学思想。而汉字不易学一直是对外汉语中的难题。作为对外汉语的传授者,应当运用好汉字文化,将汉字文化注入汉字教学中,促使汉语学习者能够真正学懂汉字,学好汉语。
汉字文化;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6.097
一、汉字文化
1.汉字与生产方式
在进入新石器时代后,古人的生活生产方式转变为畜牧业。所谓,“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反应“六畜”的汉字开始大量出现。〔1〕“家”字,“宀”下一个“豕”,就生动地反映了家畜对于家庭的重要性。
“男”、“女”,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分工。“男”字,上“田”,下“力”,是说男子主要承担农耕劳作。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对“男”字解释为,“丈夫也。从田力。言男子用力放田也。”因此,“男”字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了男子在农耕社会中的劳动分工。〔1〕同样,“女”字从“帚”,反映了古时女子主要料理家务的场景。
2.汉字与制度习俗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所谓“礼者理也”。祭祀作为古代“礼”的一部分,在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汉字的构成,我们不难看出古代祭祀习俗发展完备和场面之壮观。“祭”的甲骨文,左边是“肉”,右边是“手”,用手捧着肉即是祭祀之礼。而金文中,“祭”在甲骨文字形之下又多了“示”,则表示放在桌子上,有祈求神灵之意。
古代婚礼的习俗,也体现在了汉字“婚”上。《说文解字》记载“娶妇以昏时,富人夤夜,顾曰婚。”而昏时娶妇的习俗又是源于“抢婚”之说,为了避免强抢女子带来的骚乱,婚礼便多在昏时进行。
此外,“人”、“众”、“天”等字还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现状
国内现在常见的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手段大概有以下六种:音译法、笔画法、部件法、分类法、使用法和复习法。〔2〕“音译法”用于形声字的讲解,分解为形符和声符,帮助学习者记忆汉字。“笔画法”是拆分汉字笔画,便于学生记忆。“部件法”是提取汉字偏旁部首,再与其他部分组合成新的汉字。“分类法”是将一定数量的汉字根据某特点分类教学。“使用法”是通过大量练习,反复操练。“复习法”是指在学习后不断复习巩固,加深记忆。
由教学手段可以看出,教师们虽注意到了汉字在结构和书写上与拼音文字的不同。但汉字文化却没有作为汉字的一部分参与汉字教学过程。事实上,汉字文化不但可以使学习者领略中华文化的深邃魅力,更有利于激发与提升学习者汉字学习中的盎然情趣和个体自信力,从而提升汉字识辨、解读与习得的效能。〔3〕
三、汉字文化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对于母语是拼音文字的汉语学习者来说,他们对于汉字更陌生,容易产生畏惧和排斥的心理。而汉语教学者可以从汉字文化入手,培养学习者的兴趣,直至消除学习者们对汉字的消极心理。教学者可以引入汉字演变过程或故事,从而吸引学生学习汉字。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教学效率。
2.有效降低学习汉字的难度
汉字难学,不仅因为它庞大的字形结构,更因为形近字。如果教学者可以巧妙地将汉字文化结合进课堂教学的话,将会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即”和“既”的区分,即的字形,左边是盛放食物的食器右边是跪坐的人,即的本意是走近吃东西有靠近,走进的意思;既的字形养是背对着食物跪坐的人,表示吃完,引申为巳经。〔4〕如果教师将这些讲解配合图片展示给同学看,那么则会化繁为简。
3.加速汉语国际推广
汉字作为世界上独有的音、形、义的结合体,让汉字的推广更具有一定的优势。与其他国家,只能先推广文化再推广汉字不同;每一个汉字都有对应的文化蕴含其中,这就成为了最好的汉语推广点。在汉字学习中向学生输出一定的有趣且又符合当下世界观的文化点,让汉语学习者们不仅成为汉语接受者也成为汉语推广者,在其自己的文化圈中逐步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
四、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策略
1.单独设立汉字教学课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词汇、语法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三要素,使得综合课、口语课、试听课和写作课成为最重要的汉语课程。可是汉字作为构成汉语词汇的砖石,却没有在汉语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我们应该设立单独的汉字教学课程,让教师带着学生去探索去体验汉字文化。这种体验并不是无关于课堂内容的,学生在体验到汉字文化后,会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学生在构词方面的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2.汉字教学技巧与汉字文化并行
提倡在汉字教学中使用汉字文化,并非要将汉字教学当做是纯粹的文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要的汉字教学方法还是要作为汉字教学的基础部分,在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后结合汉字文化帮助学生记忆汉字书写,辅助其理解汉字含义。例如,上文提到的“男”字。从结构上看,“男”字更适合用六种常用汉字教学方法的“部件法”。将“男”字拆分为“田”和“力”两部分,这样更加突出了汉字的结构,便于学生记忆。在领读正音及讲解后,可以加入汉字文化,向同学展示在田野里,双手将稻米举过头顶的男人的图片。并向同学们解释图片的含义,告诉学生中国古时的男耕女织的劳作分工。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汉字文化时要注意取舍。例如前文提过的“婚”。抢婚的行为,在当今的中国也不复存在。因此,很多诸如此类的“糟粕”在汉字联系到汉字文化的过程中应当慎重使用,避免学习者产生不必要的疑惑,或对于中国文化的抵触心理。或选择在文化链接后,向学生阐明古今截然不同的事实,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1]金嘉祺.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J].文化˙文化产业论坛,2014,15:63 - 64
[2]韩瑞芳 张孟晋.国际汉语教学方法[M] .长春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1 – 64
[3]张明明 陆湘怀.汉字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36 – 37
[4]李若男.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文化引入[D].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