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学的伦理学内涵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启迪
2016-02-27李洁杰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00
李洁杰(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南京 210000)
孔子“仁”学的伦理学内涵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启迪
李洁杰(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南京 210000)
“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它的伦理学内涵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体心性之仁,此以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为基础。第二,家庭之仁,此以家庭亲子之爱为基础。第三,普世之仁,此以平等的人我观念、恪守社会规范和承担社会责任为基础。这三种“仁”学内涵对提高个人道德修养、解決当今社会的养老问题和处理我国的外交关系等都具有启迪意义。
孔子;仁学;当今社会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6.025
处于“轴心时代”的孔子,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在孔子思想中核心的概念便是“仁”,仅“仁”字在《论语》中就出现了105次,《吕氏春秋·不二》也有“孔子贵仁”的记载。在伦理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是对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探讨。[1]到了现当代,许多学者发现孔子“仁”学思想中就包含了极丰富的伦理学内容。因为孔子关于“仁”的述说既体现了他心中的道德至境,也包含了应当如何“为仁”的内容。虽然儒家思想经历了先秦儒学、两汉经学、宋明理学以及新儒学的变化和发展,但“仁”学依然是历代学者探讨和论述的主要对象。但由于孔子“仁”学的内涵十分丰富,他们对“仁”的看法莫衷一是。本文将孔子之“仁”分为三个层次,并从每一层次的“仁”出发,论述孔子“仁”学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启迪。
一、个体心性之仁
孔子“仁”包含个体心性之仁。他论述了个人如何达到仁者的境界。首先“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一个人如果善于花言巧语,甚至伪装成友善的样子。那么这种人很少能达到“仁”者境界。其次要先达到近仁的层次,就需要有“刚、毅、木、讷”(《论语·子路》)的特质。刚者坚强而不屈挠,毅者果断而不游移。木者质朴,讷者言语迟钝。[3]拥有这四种品质的人才能接近仁者的境界。再次孔子对子张说过:“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孔子所说的五者便是恭、宽、信、敏、惠。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仁”者需要有恭敬心、宽容心和诚信的品质以及善于谋划和审时度势的能力,同时其所做的事情还要能够顺乎人情。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中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确的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导致了食品安全、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而个体的心性仁学有利于个体形成对道德修养的自觉追求。如颜回,孔子有一次深情地赞叹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若是人能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感到幸福,那么许多社会问题必定会迎刃而解。特别是当人们的道德修养提高后,公众利益会得到更好的维护。
二、家庭之“仁”
孔子的仁学中还蕴含了家庭之仁。(《论语·学而》)有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孝敬父母以及友爱兄弟是作为一个“仁”者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包含有他对“孝”的论述和判断标准,如《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是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有别?”孔子认为“孝”不仅是为父母提供物质保障,还突出“敬”,强调孝应该体现在对父母的爱敬之情上。“能养”并不代表“孝”,“孝”之中应该包括养,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敬。这是因为“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父母感恩之情的自然流露。[2]
在中国,养老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今传统的家庭养老仍为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血缘关系而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其伦理价值,尤其是传统的孝文化。对老年人来说,家庭不仅仅是生活的主要场所,更是获取精神慰藉的重要保障。如果将孔子”仁“学中的家庭之仁应用于实践中,那么这种蕴含着浓厚的亲子之爱和对父母怀有的一份恭敬的赡养方式无疑会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温暖的夕阳晚年。
三、普世之仁
孔子的仁学中还包含了普世之仁,具有朴素的民本主义和人文关怀。首先在《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就奠定了孔子“仁者爱人”的仁爱学说基调。“爱人”的对象是广泛的,即“泛爱众人”。《论语·学而》和《论语·宪问》中记载了孔子对治国理政的看法,其中谈到:国家不仅要体恤士大夫阶层,更要爱护老百姓;国家要重视的,按照先后排序应为人民、食物、丧礼和祭祀。由此可见孔子朴素的民本主义思想。[3]其次,《论语·雍也》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在《论语·颜渊》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告诉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这两种回答首先肯定了人皆有利己主义,然后由此述说了一个人应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到别人的想法,把别人当作自己来看待,即一种平等的换位思考。另外 ,他的回答还蕴含了先人后己的思想。这就体现出了孔子强调的“仁”爱是以个人的角度作为出发点,考虑事情时是以一种人我平等的态度去思考,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者情怀。从这个方面去看孔子的“仁”学就早已超越了血缘亲情,具有了普世的意义。[4]这种普世之仁对于今天人与人的交往,乃至国与国之间的交际都有着重要的伦理学意义。
当今时代,中国正以大国姿态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的讲话上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需要和平、爱好和平,也愿意尽最大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真诚帮助仍然遭受战争和贫困煎熬的人们。”他的讲话就体现了孔子“仁”学中的普世之仁,并将其运用于外交中,在国际交往中树立了中国爱好和平以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所以,孔子仁学的普世之仁对于我们构建一个和平、和谐的地球村有着重要意义。
总之,当今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没有带来精神世界的丰富,反而出现了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性文化价值失落问题和精神危机问题。因此为了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探讨孔子仁学的内涵变得十分必要。三种“仁”学内涵对提高个人道德修养、解決当今社会的养老问题以及处理我国的外交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1]张岱年著,《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第2页。
[2]段兰兰,《孔子的家庭孝道观与当代中国的家庭养老》[J],河南: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5)
[3]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4]陈来著,《仁学本体论》[M],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