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
2016-02-27张一思中共唐山市委党校河北唐山063000
张一思(中共唐山市委党校 河北唐山 063000)
新常态下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
张一思(中共唐山市委党校 河北唐山 063000)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弱化的统一经营模式和采取零散经营的农户被推进了波涛汹涌的市场浪潮中,农民个体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农村经济的长远的发展面临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发挥农村集体化模式在农村经济中的主导性,发挥集体组织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急需得到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重要性;对策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6.013
一、农村经济模式的嬗变与利弊分析
我国的改革最早是从农村开始的,从1949年建国初期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农村改革主要经历的三项改革:一是进行土地改革,二是组织农业合作化,三是建立人民公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现在,才进入到我们说的改革开放时代。
1.中国农村改革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改革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历程:第一步重点是废除人民公社,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了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二是国家取消统购,改为合同订购,着手发展乡镇企业,探索市场化取向的农村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三是完善农产品和要素市场体系,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高。四是重点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这四个方面都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推进,农村改革还在继续推向深入。
农村的改革是从改变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开始的,在推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革。正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家庭联产承包制从局部地区发展到全国所有省份。
同时,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发展,逐渐动摇和瓦解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主体地位。1985年以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立之后,改革开始迈向市场化改革阶段。在农村的市场化改革阶段,主要在完善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农产品市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非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展开。
直到1992年初,在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农村改革才坚定的开始了通过立法手段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稳定;建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明确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一系列改革。
到了1999年以来的农村改革越来越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长远问题上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治理等重大问题备受重视。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与农村发展现实需求的双重考虑开始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措施,促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促进。
2.农村改革发展历程的利弊分析
回顾这六十多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农村改革第一个破除的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改革给农民带来实惠,不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巨大繁荣和农民的持续增收。人们一遍感慨改革后温饱问题切实得以解决,改革前的集体凝聚力又让人们怀念;人们在庆祝长期无法解决的温饱难题已经成为历史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现实中贫富差距逐步拉大、两级分化日趋明显的问题。改革中不断弱化的集体经济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集体化的管理与经营对于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不无裨益,对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起到重要作用。事实上,华西、刘庄等村的实践充分证明了集体经济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在前苏联以共耕制和集体劳动为主要特点的生产组织方式的集体农庄,乃至我国的初级、高级合作社与人民公社,这种生产组织方式不适应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长,集体劳动的方式对于农民投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准确的计量,很难科学地遵守按劳分配的原则。加之广大农民群众参加劳动的觉悟还没有达到完全自觉的水平,结果必然限制和压抑农民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导致农业生产的低效率。例如全国第一个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仍然没有摆脱贫困,河南南街村坚持走集体化道路却实现了共同富裕。
此外,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连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壮大,单打独斗的家庭联产承包制这种生产方式,无论是在生产效率上、成本效益上,还是在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上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因此,重新提倡 “把农民组织起来”既是农业生产经营的有效措施,也将有利于完善农村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从而保障城乡间的协调发展。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三农”事业的重要性
加快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特别是村社集体经济,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
1.有利于农民的减负增收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在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的共同富裕,但是,农村中存在着税费结构不合理和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依然制约着农村的长远发展。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在缺少其他经济来源的情况下,税费的提留部分成为维持农村基层组织运作的主要经费来源。缺乏集体经济的组织号召力的农民集体观念和凝聚力比较淡薄,个体的生产和经济成本较高,需要面对严峻市场的风险。培育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将在很大程度上化解这两大难题,有利于增进农民的团结协作意识,共同抗击风险能力,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
2.有利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
在中国社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一方面原因是我国一直以来的发展战略造成的,另一方面原因是缺乏农村必要的集体经济的保障和支持。长期以来,在农村主要靠农民积累的公益金来解决某些公共服务事项,这与城市形成极为明显的差距,致使农村税费体制给农民造成经济负担仍亟待解决。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繁荣农村文化的生活、改善生态环境、义务教育、公共医疗、村风村貌的改变等等,都需要发展和壮大的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另外村级集体经济也将有助于缩小和消除由于个体户与大多数群众收入差距的,避免平均数掩盖下的富裕,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
3.有利于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巩固农村基层政权
村级集体经济除了在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外,他还能够使农民通过参加集体劳动或集体生产来强村民间的联系,借以增强村级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集体主义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保障。广大农民在多年的农村改革和发展中对集体经济积淀了深厚的情感,这是农村集体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后,村及组织将更有能力伟协调本村的发展,完善更多惠民的公共福利措施,村党委自然会树立更高的微信,得到村民的拥护和爱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助于农民把自身价值与集体利益相结合意识的形成,这将有利于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也将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环境
目前村民的主要以承接小商品市场业务,小作坊式加工各类小商品为收入来源,很多村干部认为发展集体经济不合时宜,没有必要也没有心思发展集体经济;二是原有的集体经济管理混乱、财物不清,村民对发展集体经济产生抵触情绪。三是集体经济资源匮乏,发展空间狭隘。针对于此,要改变人们对集体经济所持的怀疑态度,纠正“过时论”、“无用论”等错误认识,对村级集体经济重要作用做出科学全面的认知。发展集体经济能有效集中人力、物力,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村民收入来源。农村集体资产属于本村内的农民集体所有,分配利用有村班子和群众代表共同商议。按照各村两委班子和集体经济现状选择适当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定期公开收入开支,从而增强群众对基层集体组织的信任感。
应当给予农村更多的优惠政策支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同时确保农户个人土地股权的继承、转让、抵押、流动等的权益。对村引进的项目和企业落实土地扶持政策,在明晰土地权属关系基础上,将合法的非农用土地一使用权入股参与道经营合作之中。
2.依托资源优势,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应当注意与当地资源和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充分提高对现有资金、资产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探索不同的发展方式。例如,一些农村具有充足的土地和矿产资源,他们就可以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在农民自愿的基础把土地集中,实现土地发展的统一规划,出租或是发展规模化种植。拥有便利交通条件的村镇,应当依托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平台,充分发挥城市近郊优势,在建设第三产业所需市场、商贸房产和劳务市场方面打造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不论是“房东经济”、专业技术合作、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量化转型或者股份制经营模式,都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总之,集体经济不论采取何种发展经营和发展模式,都要服务于村级集体资产的保质增值和农民的共同富裕。
3.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设发展关键就是选举和培养有能力、有担当的村两委班子。在一些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农村,村两委成员还肩负着村集体经济的经济管理工作,巩固村和提高村支部的工作能力和凝聚力,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稳定农村形式、加快农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培养一支有文化、懂科技能够带领农村致富的骨干队伍。不仅要重视致富带头人和党员干部科技和文化素质提高,更应注重其思想觉悟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此外,还要抓好村党组织伟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遵守法律和明确规章制度,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制机制,伟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4.规范管理,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水平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农村集体经济长远发展必须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村集体经济的管理水平。农村集体资产管得好,集体经济就会积少成多;管不好,再强的集体经济也会垮下来。一是要做好农村集体资产的确权和责任划分工作。对于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要公开公正,明确集体资产的产权,坚决刹住挪占、私分集体资产的现象,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二是强化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要建立起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统一归县(市)、镇管理的制度,即实行镇代管账目,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三是加强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管理透明度。要设立固定的公开栏,及时公开要公开的内容,定期召开会议,发布村务动态、信息、总结部署工作,对村民提出的有关问题,相关领导在会上进行答复或解释等,让群众明白收支情况,以便得到群众的支持。
[1]何淑红.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性[J],2016.01
[2]黄祖辉.中国农业专业合组织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J].中国农业经济,2008.11
[3]方志权.农村集体经济若干重大问题研究[J].科学发展,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