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严惩商用车“价格联盟”
2016-02-27黄耀鹏
□本刊记者 黄耀鹏
欧盟严惩商用车“价格联盟”
□本刊记者 黄耀鹏
如果欧盟委员会的指控属实,欧盟的商用车制造商们即恶意利用了欧元区和欧盟的双重壁垒,为自己牟取不当利益。
惩罚的鞭子终于抽下来了。7月19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戴姆勒、沃尔沃、雷诺等6家商用车制造商开出总计29.3亿欧元的罚单,理由是后者在过去14年来操纵商用车价格。这一罚单创下了欧盟对汽车业开出的罚单之最。
其中戴姆勒被罚10.1亿欧元,达夫(DAF)被罚7.52亿,沃尔沃和雷诺被罚6.7亿欧元。大众旗下的曼因为“合作行为”被免于处罚,而大众旗下的另一商用车品牌斯堪尼亚则拒绝调解,可能会追加处罚。
曼充当“污点证人”,而斯堪尼亚态度强硬,并非出自大众总部的内部决定,而是来自企业法律顾问和律师们的建议。之所以采取不同策略,可能因为律师们判定布鲁塞尔掌握的证据多寡和坚实程度而定。
如果欧盟委员会的指控属实,欧盟的商用车制造商们即恶意利用了欧元区和欧盟的双重壁垒,为自己牟取不当利益。欧盟以外商用车制造商与欧盟对手之间一直存在竞争劣势,前者需要缴纳10%的关税,而且经常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诸如环保)。欧盟内商用车制造商通过“协调”,将“税差”变成了自家利润。行业内主要供货商,谋求价格联盟行为,属于欧盟“竞争委员会”的主要打击对象。
它们彼此是竞争对手,也是桌下联盟的成员。我们很好奇,这些企业之中谁提议?谁来召集“价格磋商会”?它们之间的同盟关系是在何种条件下确立并得到长期巩固的?如何维系在市场竞争和价格联盟之间的平衡?这些问题公众很难得到答案,而欧盟委员会可能掌握部分底细。
欧盟前欧盟竞争事务专员华金·阿尔穆尼亚,曾对德国汽车制造商在购买钢材实行价格同盟提供“调查建议”。他曾嘲讽说,将所有设计调查的零部件整合起来,就能得到“一整辆车”。在欧盟反垄断专员们看来,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们进行桌下非法勾当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行为。
有理由相信,该调查已经进行了数年。今年5月份,已经放出风声要对有关企业开出罚单,只不过那时还没有人相信罚款数有如此多的“零”。首当其冲的戴姆勒被罚数目最大,因此有人猜想戴姆勒是否充当了类似协调人的角色,但这些商业车制造商截止发稿时均对“价格同盟”一事没有公开回应。
到目前为止,此事并未了结。不仅因为斯堪尼亚遗留的问题,也因为舆论要求公开调查细节。德国反垄断机构“联邦卡特尔局”对有关车企进行的突击搜查,就予以公开披露。
整个秋季,欧洲汽车企业将在反垄断的风声中如坐针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