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治仁 用数字管理团队的“灵魂总厨”

2016-02-27萧燕编辑赵晓嬿

餐饮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金钱豹主厨大厨

文/萧燕 编辑/赵晓嬿

蒋治仁 用数字管理团队的“灵魂总厨”

文/萧燕 编辑/赵晓嬿

蒋治仁金钱豹副总裁兼总主厨

今年50岁的蒋治仁是金钱豹酒店餐饮集团的副总裁兼总主厨。蒋大厨的英文名是George(乔治),但周边朋友更喜欢叫他“蒋爷”。

在金钱豹北京朝阳大悦城店内,我见到了刚刚忙完主厨巡演活动的蒋治仁大厨。坐在桌子对面的“蒋爷”谦和、风趣,与想象中掌管上千人团队霸气十足的总厨范儿相去甚远,甚至有些“暖男”的感觉。随着采访的深入,慢慢意识到这个多少有些江湖味道的称呼其实与年龄、辈分甚至作派都无关,它更多是来自于蒋大厨对厨房工作的专业严谨和那份几十年不变的情怀与执著。

26岁的Haytt Commissary chef,29岁Plaza café chef

从16岁入行,蒋治仁与餐饮结缘已有34个年头。他至今仍清晰记得,在度过3年洗锅、磨刀、领货的学徒时光后,17岁才有机会拿起菜刀,19岁那年他终于第一次摸到炉灶,“那时的炉灶是法式的,一块大铁板被烧得滚热。”就是在这样炙热的青春中,蒋治仁开启了他的从厨之路。

“那个时候真的很辛苦,早班走5点30分上班,我一般4点就到,下午是2点下班,我一般下午5点才会离开。从冷菜到烤炉,从煲汤到调汁,全部都做过。”如今回想,蒋大厨更多的是欣慰,扎实的基本功和独当一面的本事,正是源自于那段时间的打磨。

26岁时,蒋治仁成为当时台湾星级酒店的标杆——Haytt酒店最年轻的厨师长,更是创下当时Haytt酒店餐饮的一项纪录,190个餐位的plaza cafe,曾经早餐最多接待人数超过700人次,年营业额达到2800万新台币。这在市场空间极为有限的台湾,绝对算得上一个骄人的成绩。

而这个成绩的背后,是蒋大厨为了优化出品彻夜的不眠不休,在Haytt的工作时间常常超过14个小时以上的加班加点,从16岁入行至今只陪家人吃过两次年夜饭的愧疚。“做厨师就一定要热爱这个行业”,正是这份热爱让蒋治仁在餐饮路上一路向前,一次次登上高峰。

金钱豹后厨的灵魂人物

2004年,在金钱豹创始人袁昶平的盛意邀请下,蒋治仁正式加入金钱豹担任行政总厨一职。金钱豹曾写下国内餐饮界的一个传奇,而这个传奇中自然少不了蒋治仁浓墨重彩的身影。

金钱豹当时的定位是“大型精品自助餐厅”,每家店每天供应超过300种菜品,年消费人次在500万人左右,用餐高峰时期一家店的客流量超过上千人次。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一家餐厅的火爆程度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为了保证菜品的不间断供应,蒋治仁首次在厨房出品规划时引入“流水线”模式,每位厨师只负责三四道菜,一餐300多道菜由100多位厨师共同完成。蒋大厨一直强调,“自助餐是用眼球来吃饭的,这与单点餐厅是截然不同的。自助餐最重要是把菜做出去,顾客一进店就看到热气腾腾的景象,就会有吃的欲望和更好的体验感。”

除了要对金钱豹上百道菜品进行把控,对厨师团队的搭建和管理进行规划,蒋大厨一个重要的“分外”工作是要负责厨房整体设计方案。

在加入金钱豹酒店之前,蒋大厨工作履历中的大篇幅都是与星级酒店相关,也不乏大型游乐场、社会餐饮、空厨的任职经历。正是得益于之前丰富的阅历,蒋大厨对各类型厨房的内部构造和设计要点都了如指掌,大到功能区划分、动线规划,小到设备型号、安装位置,厨房设计中各种难点、细微之处,蒋大厨都是手到擒来游刃有余。从最开始筹备改造王府井店至今,蒋大厨已经完成了金钱豹21家门店的厨房设计和改造方案。

目前金钱豹的后厨已经是第四代设计。与前三代相比,第四代厨房的优化升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开放厨房有后厨房做支持,厨房动线更顺畅;第二,有充足的储存空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走动;第三,热源更加集中,机电设备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合理规划的结果是,厨房的施工费用从最初的400万元减至现在的280万元,后厨“灵魂”的称呼当之无愧。

为了更好解决食材成本上涨、自助餐浪费等问题,蒋大厨又在计划新一轮厨房的升级改造,“未来自助餐会更加精致化,菜单的规划也需要向‘cafeteria+buffet+bouquet’三者结合的形式转变,这就需要更合理的餐前设计。金钱豹目前正在筹建自己的中央厨房,由中央厨房来完成食材切割、调味及部分成品制作的工作,不仅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强化质量整体把控,更重要是让顾客享受到更好的食物口感和服务体验。”

金钱豹店内餐台照

管理用数字说话

在30多年的厨务管理生涯中,数字化管控一直是蒋治仁管理策略中最突出的一条主线。

餐台上品种繁多的海鲜

各式面包

早些年,蒋大厨曾有在大型游乐场担任餐饮总监的经历。与一般社会餐饮不同,游乐场餐饮的特点是游客用餐时间集中在中午两个小时内,且瞬间用餐人数可达上万人,这就对出餐速度、动线设计、产品设定有很高的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我是用数字说话。”蒋大厨边说边随手打开手机里的计算器,演示起来。“当时我们把出菜速度提高到22秒一道,但是要在120分钟时间里接待至少1万名顾客,就要知道每分钟要接待多少客人。就像做算术题,最后要根据这些数字算出开设几个售卖窗口、需要多少人力。”

“数字化管理”在金钱豹宴会、外烩服务中也发挥着异曲同工之效。“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上百人甚至上千人的餐饮供应,就要根据限定时间、用餐人数、每道菜的出菜时间,计算出所需人力、提前规划时间和上菜线路,如此才能做到手中有招、心中有数。”

通过某项指标的变化,分析出一家门店的实际经营情况,是蒋大厨练就的一项过人本事。“比如,同城的三家店,两家店某类食材的百人耗用量是4.5公斤和4.8公斤,而第三家店的数值为8公斤。这显然不合理,需要进一步了解,这家店的问题出于何处,是浪费或品质问题等等。”

而“取成率”是蒋大厨把控后厨成本的另一个重要依据。“以橙汁为例,一般约2.8公斤橙可榨出1公斤橙汁,如果这个数字突然变成3.5公斤,那就要考虑设备是否出了状况,或是橙的产季不对。再比如,正常的牛菲力做成一块牛排的取成率一般在88%左右,如果这个数字突然变低,就要分析是食材的原因还是人为原因。”

如今,浏览各种统计报表,已成为蒋治仁每天工作中的固定程序。“每一年,每一季,甚至每个月,我都要统计一次。在耗用报表中,会特别关注集团TOP20耗用食材,也会注意非新鲜食材,特别是调料。很多厨房管理者只注意到食材的成本,对调料的成本却视而不见。其实,调料要占到整个原料成本的8%-12%。”在蒋治仁看来,一名主厨只有知道“大钱”花在哪儿,知道如何从大处省钱,才算得上是一名成熟、优秀的厨房管理者。

猜你喜欢

金钱豹主厨大厨
吃烦恼的金钱豹
米其林行政主厨的GENTLEL
聪明的牛大厨
三位大厨携手联袂创作具有艺术性的视觉美味佳肴
金钱豹身上的彩纹
11岁的“大厨”
12星座之家有小主厨
骆驼和金钱豹
我来当大厨
小妮子当大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