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岁月曾著风雨 更待满树繁花

2016-02-26

民主与法制 2016年1期
关键词:旬刊法制民主

伴着依法治国的步伐,带着永不止步的追求,怀着化茧成蝶的梦想。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自2016年1月起,《民主与法制》杂志正式由旬刊改为周刊。

当记忆的目光回望1979年《民主与法制》刚刚创刊的年代,那时法律之门刚刚打开。从此,“法治”和“市场”一起,逐渐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两大关键词,开始进入国人的视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民主与法制》杂志应运而生,与新中国的法治建设一起共成长、同呼吸。

自创刊到现在,从一棵小树到参天大树,《民主与法制》已经走过了37个年头。在过去的一万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们一起走过。18年前,《民主与法制》杂志从月刊改为半月刊,5年前,《民主与法制》杂志从半月刊改为旬刊。《民主与法制》杂志走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一路陪着我们一起成长的数十万个读者、作者及所有关心和支持我们的社会各界人士。

今天,《民主与法制》杂志又一次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公开场合发表演讲,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同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一幅美好的法治蓝图渐渐铺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健全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制度、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然而,法治是一个文明浸染的过程。当法治这件“舶来品”在中国落地生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得到践行的时候,法治中国的梦还会远吗?

同样,法治建设从来都不是空谈的。一方面是要在实践中去摸索,在摸索中前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媒体和全体国民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以及媒体对典型做法的宣传和司法活动热点的引导。

而这既是我们的追求,更是我们的行动。

我们希望《民主与法制》能像她曾经做到的那样,和数十万的朋友们一起,在法治中国的背景下,以法治建设的见证者、司法改革的鼓吹者和法学前沿的探索者的身份,通过我们报道的潜移默化,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国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为此,从2016年1月起,我们改旬刊为周刊,全彩印刷,并对栏目及内容作了相应的调整,增加了法治、经济、热点等栏目版块,更具有新闻性,也更接地气,删去了旬报、服务等跟网站、微博、微信新媒体内容重叠的栏目,我们希望通过优势互补和不断创新,与数十万的广大读者一起打造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法治类新闻周刊。

改为周刊后的《民主与法制》,将以更专业、深刻、严谨的精神,每期努力做好一个封面主题,着力解决发行量和影响力的两大难题,用力平衡深度与速度、宣传与监督、趣味与品位等三大矛盾,大力完善制度改革、案件追踪、事件挖掘、现象分析等四种报道,以及时引导社会焦点热点事件,反映群众呼声,弘扬社会正义,关注百姓生活,普及法律知识,倡导文明新风,抨击违法犯罪行为,从而真正办成一份主流、权威、有影响力的法治周刊。

亲爱的读者,对您对我来说,自《民主与法制》创刊以来, 《民主与法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刊名,更不会只是一句口号,而应当成为一种理念而深入人心。全体国民只要有一天还没有真正奉行法律至上的理念, 《民主与法制》杂志的使命和责任就不会结束。为此,我们将一直呐喊下去。

让我们一起重新出发!枝繁叶茂、满树繁花的美丽风光就在前方。

猜你喜欢

旬刊法制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十年同行
母 爱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中国创办最早的语文期刊之一 中学语文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