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致美丽背后的故事

2016-02-26

BOSS臻品 2016年1期
关键词:珐琅腕表大师

说到腕表,不得不让人提到的就是腕表那极为复杂精细又核心的制作工艺了。大家在展览上看到的那一枚枚美轮美奂的腕表,全部都蕴含着能工巧匠的奇妙构思与精湛技艺。

我们常见的腕表工艺有雕刻工艺、镶嵌工艺、珐琅工艺、镂空工艺、机芯工艺、金饰工艺、莳绘工艺等。其中,让人一眼就能记住并为之惊艳与的想必就是珐琅工艺了。

日内瓦制表行业的“传统七大工艺” :钟表设计师、装配师、金匠、表链匠、雕刻师、珐琅画师和宝石匠中,尤以珐琅彩绘的制作最为艰难。珐琅是一种常用在珠宝和钟表上的装饰方法,把玻璃釉附着在金属表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搪瓷(Enamel)。通常来说,附着在陶或瓷胎上的玻璃质称为釉,饰在金属物上的则称为珐琅。两者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类。

珐琅有很多种,以颜色来说,有单色的和多彩的珐琅。而从工艺上看一般分为三大类:掐丝珐琅(Cloisonné)、内填珐琅(Champlevé)和微绘珐琅(Miniature Enamelling)。其中,微绘珐琅是日内瓦制表七大工艺之一。其实还有大明火珐琅,和素色珐琅。

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单色珐琅面的手表,白色珐琅面手表精美动人,细看好像有着透明细腻感,非常优雅内敛。还有一种黑色珐琅面手表,价格更是比白色贵上一倍。手表制作起来极具挑战,珐琅面在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在于保持绝对的洁净,就连细小的灰尘也能将盘面的平滑结构毁于一旦。

这支象牙白色珐琅表盘腕表,也是大明火珐琅腕表,而雅克德罗品牌一直以大明火珐琅工艺驰名于世。

“大明火”(Grand Feu)珐琅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工艺,需在同一珐琅上涂上多层色彩,再以炉火焙烧加固。上色时把握由浅至深、由暖色调开始的顺序,每次上色同一色系。上完一个色系就送入800 度的窑内烧制让珐琅融化,取出后再自然冷却,冷却后继续上色。每一次上色都要如此重复三遍方能真正上色完美。由矿物质熔炼而成的珐琅具备了很多矿物质的优点,不光是不透气、不会渗水等优异表现,珐琅的质地坚硬,具有宝石般的独特光泽与透明感。

掐丝法(cloisonné)这是受哥特时期教堂彩色玻璃工艺的启发而诞生的工艺。有传言说中国发明了这个工艺,遗憾的是中国只是将这种工艺发扬光大。但是传言太厉害了,险些弄假成真,甚至瑞士某品牌的高层也曾说掐丝珐琅是中国发明的。另外,掐丝珐琅从中国传入日本,后来日本在掐丝珐琅工艺方面达到高峰。与中国的掐丝珐琅不同,日本的掐丝珐琅以金丝和银丝为主,而中国掐丝珐琅则以铜为主。中国珐琅作品呈现大气恢弘之势,而日本则透着雅逸精致。

掐丝并不是很难,而是熟练工种。方法就是用金属丝在表盘勾勒出既定的花纹,在固定在胎上,再把准备好的各色釉料填充在花纹的框架内,再入窑反复烧制。直至釉质层到适当厚度,再在上进行打磨和镶金等工序。这类珐琅主要看金属掐丝与珐琅结合出是否干净没有异色,衔接处是否不露色。

其中这款江诗丹顿的鹤望兰女王腕表,是品牌著名的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花之神殿」系列三款表的其中一款。

此三部曲以19世纪英国植物图谱里的花卉插图为样本,向罗伯特.约翰.索尔腾(Robert JohnThornton)所编纂、发行于1799年的生物学巨著“花之神殿”(The Temple ofFlora)致敬。这三款表结合大明火半透明掐丝珐琅、机刻雕花及宝石镶嵌工艺,忠实诠释书中的花卉图案。

首先,结合艺术家的敏感与细腻的触觉,由机刻雕花大师在金质胎板上刻出仅有十分之一毫米对称而重复的机刻花纹,然后再由珐琅大师以金丝架构出珐琅填色的轮廓依据;再分次填上不同颜色珐琅釉彩,放入约800°的烘炉中烧制后,打磨表面再进行下一次的加色。重复这个精细的步骤数次,珐琅的色泽浓度会逐渐加深,最后涂上一层玻璃化的透明珐琅,用来保护巧夺天工的花卉图案。

围填法,也叫内填法(champlevé),这是最古老的工艺。内填珐琅最初是在公元十一世纪时,由法国里摩的珐琅工匠发明出来的,它是在欧洲原来制作珐琅的技艺的基础上在旧有的掐丝珐琅制作工艺中有了新的突破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掐丝珐琅是内填珐琅的前身。

内填珐琅开始是不用掐丝作图的,而是在金属的质地上,以压模法或剔刻法做出花纹,并在凹下处,填以珐琅彩进而烧制成器的。同时,这种珐琅彩也以透明珐琅为主,这一点也与以往掐丝珐琅专用不透明珐琅釉料烧制有所不同。同时,在烧制完成后,也不需要再加以打磨平滑,就可以完成一件内填珐琅。

宇舶做过多款这种工艺的手表,像宇舶经典融合系列珐琅布里托腕表表盘色彩明艳,设计立体时尚;而雅克德罗和雅典的内填珐琅手表更多的是动物、植物、风景等图案。

而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Ref. 6002天文陀飞轮(Sky Moon Tourbillon)腕表,这款迄今为止该品牌最复杂的腕表,两个表盘展都现了雕刻师和珐琅师的高超技艺,其中的珐琅工艺为内填珐琅和掐丝珐琅。

表盘由一块纤薄的金质圆盘打造而成,清晰的轨道式刻度,以及表盘中心饰纹的边缘、视窗式日历显示和月相显示的边缘均由立体浮雕塑型。然后就是内填珐琅大师的杰作,他们亲手将熔融的珐琅填充到浮雕轮廓勾勒出的凹陷部位。这种由玻璃粉末、有色金属氧化物和油料构成的混合物必须使用极细的笔刷涂覆。即使是最袖珍的凹陷部位,也必须细致地用珐琅填平。所有凹陷都均匀填充完毕之后,再将这件微缩彩绘作品放进850°C 的窑中烧制。与之不同的是,表盘中心区域则采用掐丝珐琅工艺。该工艺须利用纤细扁平的金线,紧贴表盘勾勒出花朵和叶子的轮廓。经过长时间严苛繁琐的工作之后,形成很多独立的色块区域,然后再以不同色调的蓝色珐琅填充。随后,在约850°C 的窑中煅烧,使色彩亮丽永存。

表盘上大部分银色浮雕结构的轮廓内嵌入蓝色珐琅,而月相显示圆盘则是内填珐琅的又一精致典范:月亮的轮廓采用精致的浮雕装饰,周围饰以蓝色珐琅。月亮表面凹凸不平的景观,利用白、灰和黑色珐琅的渐变处理予以呈现。

微绘珐琅(微缩彩绘珐琅 Enamel Miniature),又叫画珐琅,是三大类珐琅中最困难的一种。它的制作技法起源于15世纪中叶欧洲比利时、法国、荷兰三国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区。15世纪末,法国中西部的里摩居,以其制作内填珐琅工艺为基础,发展成微绘珐琅的重镇,初期制作以宗教为主题的器物,后来逐渐制作成装饰性的工艺品。

曾经一度兴盛的微绘珐琅技艺到了20 世纪初,由于制作一个微绘珐琅表面费时费力,加上怀表因为腕表的兴起而逐渐走入历史,于是微缩珐琅彩绘大师也就跟着萎缩凋零,目前全球能够制作钟表彩绘珐琅工艺的大师仅剩约10人,不到四家工作室。这使得被誉为日内瓦制表七大工艺之一的微缩珐琅彩绘艺术显得更加矜贵。

其制作方法是先在底壳上覆盖一层抗变形珐琅釉,烧制过程中为使表底壳耐高温,再于金属板上上数层白釉,然后开始绘制。珐琅大师使用紫貂单毛笔以细腻的笔触粉饰数层彩色面釉,绘制出精美图案。此时混色是最大的学问,如果混色过度则烧结后图案模糊不清破坏画面,所以当局部描绘后要先烧结,再描绘下个部分,再烧结,一直重复此动作才能完成作品。最后一道工序是上几层无色透明釉,增强图案立体感。有时一面微绘珐琅须重复烧结数十次,如果中间一次烧坏(如龟裂、混色失败等)都会毁坏此作品。所以微绘珐琅十分珍贵, 一只好的微绘珐琅表价值常动辄百万。

如今瑞士制表业中,能生产微绘珐琅的品牌屈指可数。当下的珐琅红人是Anita Porchet,百达翡丽、江诗丹顿、卡地亚、伯爵和爱马仕的众多顶级珐琅表均出自她手;另一位珐琅大师是为积家创作的Miklos Merczel。其著名的Reverso系列腕表因为可翻转设计的表背,为微绘珐琅提供了极佳的创作空间,也成就了Miklos Merczel的无数经典作品。

积家品牌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合作推出积家Reverso à Eclipse隐藏式珐琅彩绘腕表,表盘图案为梵高代表作品《向日葵》。

积家是当今世上少数掌握珐琅微绘技术的表厂之一,这门古老艺术曾失传近百年。1994年,积家表厂重新揭开神秘工艺的面纱。花费数年时间,才在Reverso翻转腕表上首次重现微绘作品,将珐琅微绘画略微斜,置于光源下,即可看到丰富的色泽变化,展现独特的视觉效果和令人惊叹的细节,其艺术价值得益于工艺大师的耐心。

著名腕表品牌宝珀(Blancpain)刚推出的“梁祝”微绘珐琅高级定制系列腕表,以五枚腕表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从相识、相恋,到不能厮守,最终化蝶比翼的诗意传奇,并描述了梁祝故事中的五个关键场景,分别是“草桥结拜 ”、“同窗共读”、“十八相送”、“楼台相会”和“化蝶比翼”。

雅致的色彩晕染、细腻的人物勾勒、和谐的场景构图让人很难想像,这些在方寸盘面上栩栩如生的中国主题珐琅画作,竟出自瑞士大师之手。

猜你喜欢

珐琅腕表大师
多彩律动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美妙的诗
女绅士
未来时刻
失传200多年宫廷珐琅彩技艺将复活 需要167道工序
珐琅器之画珐琅
大师谈翻译永不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