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2014年度某院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2016-02-26玲,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微生物抗菌药物耐药性

方 玲,凌 冬

(四川省人民医院崇州分院检验科,四川崇州 611230)



·临床研究·

2012~2014年度某院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方玲1,凌冬2

(四川省人民医院崇州分院检验科,四川崇州 611230)

摘要:目的了解2012~2014年该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临床标本按常规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进行鉴定,测定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临床科室包括重症监护室(ICU)、新生儿监护室均按照方案共分离菌株2 150株,革兰阴性菌1 634株(76.0%),革兰阳性菌516株(24 %)。常见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等。产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3.7% 和13.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0.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属细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氢霉烯类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对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占65.8%。结论及时监测病原菌的菌群种类、分布和耐药变迁,以指导临床合理、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抗菌药物;耐药性;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微生物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介入性操作的增多,引起越来越多的院内感染,及时监测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和耐药变迁,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院内感染,现将本院近几年的监测结果及分析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监测科室为使监测结果具有代表性、监测能够覆盖全院各临床科室,本监测选择14个临床科室包括重症监护室(ICU)和新生儿监护室。在监测期间能够分离到足够的细菌标本量,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内、外部质控体系,专人负责进行数据审核与报告。

1.2菌株收集收集本院14个临床科室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来源的细菌,单个菌落采Vitek2-Compact系统(法国bioMerieux公司)和ATB Express系统(法国bioMerieux公司)进行鉴定,将细菌鉴定至种(鉴定率大于90%)。去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同种分离株。剔除其他病原体(如真菌、支原体属、厌氧菌等)。

1.3药敏测定与数据传输

1.3.1不同细菌采用不同抗菌药物组合,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抗菌药物分为必须监测药物与可选监测药物,但所有结果均上报监测中心。

1.3.2药敏测定方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法。试验方法与判定标准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2年版的规定[1]。

1.3.3数据录入与传输所有临床分离菌株采用Mohnarin监测中心统一规定的WHONET软件进行监测数据录入,定期向监测中心传送监测数据。

1.3.4数据处理与分析所有上报数据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WHONET5.6软件进行汇总、处理、分析。

1.4质量保证本院具有良好的临床微生物工作基础、工作人员具有执业资格,监测工作按统一方案进行,监测单位执行内外部质量控制。

2结果

2.1病原菌的分布2012~2014年度共收集本院14个临床科室2 150株细菌进行药敏监测,其中,革兰阳性菌516株,占24.0%;革兰阴性菌1 634株,占76.0%,见表1。标明细菌来源者中,标本主要为诱导痰液(57.5%),尿液(13.2%),分泌物(10.0%),脓(6.0%),血(2.5%),感染类型以痰液为主。

表1  2012~2014年度病原菌检出分布构成比(%)

2.2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2.1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2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和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较高,利福平、呋喃妥英等敏感率较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汀/大福普汀的耐药株,见表2。

表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率(n=210,%)

续表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率(%)

R:耐药率;S:敏感率。

2.2.2肺炎链球菌MIC测定结果表明,以非颅内感染折点判断,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率为65.8%。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大于80.0%,对于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率仍大于90.0%,均未发现有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见表3。

表3  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率(n=153,%)

R:耐药率;S:敏感率。

2.2.3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3.7%和13.6%。大肠埃希菌耐药较严重,除碳青霉烯类、含ESBLs复方抑制剂、阿米卡星外,对其他药物敏感率相对较低,见表4。

表4  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续表4  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R:耐药率;S:敏感率。

3讨论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及介入操作的增多,引发越来越多的院内感染。在一些三级医院,各种耐药菌引起院内感染日益增多,其耐药性日益突出[2]。细菌常于患者免疫力低下时侵入机体而造成感染,也有一些患者由于外科手术、留置管、引流管导致医源性感染[3]。2012~2014年细菌耐药性结果表明,本院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率与国内监测结果相比[4],同等偏低,对大环内酯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很高,临床需要谨慎应用这类药物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喹诺酮类药物对肺炎链球菌敏感率大于88.0%。肠球菌分离株较少,无法比较屎肠球菌与粪肠球菌的分离率。MRSA有上升趋势,这也是我国细菌耐药的突出问题,国内MRSA分子型别以SC-CmecⅢ型为主[5],细菌表现为广泛耐药,糖肽类药物仍是治疗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革兰阴性菌中本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较高,这类细菌除碳氢霉烯类、含ESBLs抑制剂复合物、阿米卡星外,对其他药物敏感率相对较低,尤其对头孢菌素、氟喹诺酮耐药率较高。其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3.7%和13.6%,而质粒介导的ESBLs中,常见的是TEM、SHV和CTX型,在国内以CTX-M型最流行产[6],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高达55.2%~65.2%,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率。但由于碳青霉烯类的抗菌药抗菌谱广,滥用极易造成耐药菌的增多[7]。因此,除必须用于产ESBLs或AmpC酶菌株治疗外,临床应谨慎使用[8]。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代表的非发酵革兰阴性菌其耐药机制复杂,往往呈现多重耐药[9-10]。因此,院内感染控制应对这类细菌进行严格监控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细菌耐药监测对合理用药与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耐药监测广泛开展,需要提高临床微生物的工作能力,包括标准化操作、质量控制及对异常结果的敏感性,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特殊耐药现象,减少各种耐药感染的暴发流行。

参考文献

[1]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S].Wayne,PA,USA:CLSI,2012.

[2]胡慧敏,赵水娣.凝固酶阴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11):119-120.

[3]胡付品,朱德妹,汪复,等.CHINET监测2010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和药物敏感性[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1):1-7.

[4] 肖永红,沈萍,魏泽庆,等.Mohnarin2011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2):4946-4949.

[5] 赵彩云,肖永红,王珊,等.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基因的分型[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25(6):611-616.

[6]张朱德妹,汪复,胡付品,等.2010年中国CHINET尿液标本中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4):259-267.

[7]周文学.抗菌药滥用的危害和合理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71-372.

[8]高江原,郑祥奇.尿路感染病者病原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J].重庆医学,2008,37(13):1405-1406.

[9]Nordmann P,Cuzon G,Naas T.The real threat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producing bacteria[J].Lancet Infect Dis,2009,9(4):228-236.

[10]吴春阳,钱雪峰,顾国浩.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3):1638-1639.

(收稿日期:2015-07-15)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0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01-0094-03

猜你喜欢

微生物抗菌药物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红树林微生物来源生物碱的开发利用
微生物对垃圾渗滤液中胡敏酸降解和形成的影响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