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响效果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应用

2016-02-26张雨

关键词:音响效果纪实音响

张雨

电视纪录片是当前电视观众非常喜爱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具有真实、客观的特点,有的还具有一定时效性。依据电视声音的分类,纪录片声音同样分为人声、音响、音乐,其中音响具有更为明确的客观存在性,同时还有一定的意义指向性。本文着重探讨音响效果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使用和创作。

一、选择声音,还原“如实”的感受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在这段由百度百科整理的关于纪录片的定义中,出现最多的词语就是——真实。

虽然“完全真实而客观”地反映我们生活的世界,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实现,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论我们选取何种角度,或使用何种景别,只要我们决定了摄像机取景框中的内容,那么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们就已经将其主观的意志或者倾向性,不由自主地加载到纪录片本应反映的真实中去了。

正因为如此,电视纪录片的“真实与客观”,显然具有“相对性”。这一点对于电视纪录片的声音创作理念,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与其说“完全真实”地再现现实世界的声音场景,不如说“如实”地还原纪录片镜头中的听觉感受。

假设一个常见的场景,两个人在比较安静的室内谈话。此时,我们用一支全指向性话筒录音,将这段对话的声音连同环境的声音录制下来。事后,我们首先询问谈话当事人:谈话时感觉周围环境是否安静?很有可能他们并没有“听到”谈话以外的环境声音。接着我们将磁带还音,谈话当事人会听到很多他们意想不到的声音:室外汽车偶尔经过时产生的低频噪声、一两声灰喜鹊的鸣叫声等。实际上,人耳并不是没有“听到”,而是更愿意选择听到更为有效的声音信息。

“真实的声音”往往只是人们“心中的”真实声音,是基于自己生活经验的一种认同。利用这种特别的“听觉认知心理特征”,录音师在创作电视纪录片中的声音时,必须具备适当而正确的“选择能力”。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录音师除录制大量的同期声之外,还要录制很多与拍摄地点相关的声音素材。在后期声音制作、进行声音效果套剪时,如何从上述众多声音素材中选择出更直接、更明确、更具有代表性的声音,如何用最直接的声音元素再现、勾勒出所记录的内容,是纪录片能否“如实”还原声音的关键所在。

二、使用声音,营造“纪实”的氛围

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而言,1991 年的《望长城》可说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望长城》大量使用了同期录音,就连主持人的主持讲述部分也大都是现场实地的同期录音,这大大增强了该片的纪实感。“纪实”是众多电视纪录片竭力追求的艺术表现风格。尽管本文第一部分已经说明纪录片的“真实声音”具有相对性,但是相对剧情类电视节目,记录仍是纪录片的强项。纪录片的声音具有显而易见的客观性、纪实感。在“如实还原声音”的大前提下,录音师精心选择出来的典型声音素材,经过组合处理,担当了营造纪实感氛围的任务。

首先,环境声音是纪录片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所拍摄的镜头内容在其所处空间范围内的“声音实况表现”。在电视节目的听觉反应上,会用适度的音量“衬在”解说或音乐之下。相对解说和配乐这两种创作出来的“主观声音”而言,环境声音是最为贴近客观记录的“如实声音”。

2000 年4 月中旬,笔者曾经于凌晨4 点到北京元大都城墙遗址收录清晨的声音。那时的元大都城墙遗址是颇为荒凉的。凌晨4 点时通过DAT 录音机的耳机监听,还很难捕捉到人、机动车等声源发出的声音,只有密度比较稀疏的鸟鸣声,还有偶尔的微风声。到清晨5 点,鸟鸣声变得丰富而频繁,早上遛弯儿的人也渐渐多起来,有人聊天,有人吊嗓子,不远处的马路上也不时有机动车经过的声音。到了早上6 点,各种不同机动车的声音已经不绝于耳,鸟鸣不断,但因为早饭时间就要到来,人的活动反而逐渐减少。这段十几年前的声音素材采集的经历给了笔者非常重要的提示,那就是“环境声时时处处皆不同”。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一点,在纪录片拍摄之前,对拍摄地点做必要的了解,在拍摄中做好同期环境声的收录,并做好关于环境声的场记,这关系着“纪实氛围的基调”,并一定要避免在后期声音制作时张冠李戴。

其次,我们应当善于使用典型的音响效果声。对于表现纪实的氛围来说,典型的音响效果是最为明确的“声音符号”。这一点,中国的古人已经深谙其道——《诗经·周南·关雎》中的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已经用象声词在文学世界中为世人描绘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声音,千百年来它带给读者一个非常形象的声音想象空间。如果说环境声音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典型的音响声音就是天空中那些形态各异的朵朵白云。音响效果在大面积铺陈的环境声音中,能产生一种“颗粒状”凸起的效果,会给观众留下特别深刻的声音印象。比如,表现繁忙的海港,就可以尝试在大全景的适当位置使用一些与出入港口的船舶相对应的鸣笛声,并且避开解说和音乐,作为独立的音响效果出现。此处的船笛声,即作为海港的声音符号之一,突出于众多的环境声音之上,起到了典型音响效果的作用,构造并如实地反映出画面中所记录的海港声音环境。

最后,我们可以在纪录片中恰当地使用“音响化的音乐”。具有声音效果作用的音乐,即“音响化的音乐”。音乐,具有非常明确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这些均是音乐所拥有的“社会人文属性”。经常被使用的音响化音乐,都是一些被人熟知的旋律、节奏。音响化的音乐并不能等同于纪录片的配乐,其最大的特点是利用了“乐音、旋律、节奏”在观众记忆中的提示作用。这种与生活经历、音乐常识积累相关联的提示功能,如同“典型的音响效果声音”一样,一方面提示了纪录片所展示的地域性、民族性,另一方面由于音乐特别是歌曲创作传唱具有明确的时代烙印,故在时间上的暗示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恰如其分地使用音响化音乐,会给纪录片的纪实感增加一分亲切、怀旧的人文情怀。

三、取舍声音,加强“心理”感受

随着电视纪录片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也随着电视机还放技术的不断进步,不论是电视观众还是纪录片制作者,对于画面或是声音都在追求一种具有冲击力的感官体验,期望获得“震撼”的效果。但是实际上不论是创作需要,还是真实情景,我们都会遇到一些使用“简单声音元素”的情况。这不仅仅是对声音素材的正确选择,更要求我们对正确的声音元素进一步加以取舍,充分传递纪录片需要的氛围。在声音组成上,加入了“简单”的衬托,才可能与绚丽丰富的其他声音元素组合形成反差,使声音的各种组合在随时间流逝的过程中形成节奏感和韵律。

2012 年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五集《厨房的秘密》中,有一段具有代表性的“简单”声音元素使用。片中提到了淮扬名菜文思豆腐需要精湛的刀工,此时的声音素材按照音量从大到小,在27′ 12″~ 27′ 27″这段15 秒钟的时间内,导演舍弃了解说,也没有使用音乐的渲染,只收录刀锋掠过豆腐、向豆腐上滴水这样非常细微、音量非常小的声音,以及最后几声连贯的刀切砧板声。这15 秒时间里,简单的声音元素组合形成对实况声音安静的展现,让观众的注意力全然聚焦于虽然被刀切过但仍仿若整块的豆腐上,等待着,看厨师如何“变出”豆腐丝。这是“见证奇迹时刻”之前的屏息凝神,是悬念揭晓之前的焦灼情绪,是一种观看心理上的情节延宕,更是一种现场感知的真实传递。声音元素的取舍,是纪录片在纪实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作。“简单”是一种相对的声音效果,“安静”也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方式,二者都需要衬托,需要各种声音之间的“配合”。这种取舍一定会弱化不必要的人声、音乐、音响效果、环境声,因此必然会突出某一种或几种音响效果声,甚至可以人为地适当提高保留下来的声音元素音量,以增强这种简单音响效果在观众听觉上的印象,以听觉刺激加强观众的心理感知,在传达“真实氛围”的同时,调整纪录片的整体节奏,进而增加电视纪录片的观赏趣味。

猜你喜欢

音响效果纪实音响
数字音乐即时性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砚边纪实
浅谈舞台音响效果的艺术设计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诚实音响
试论音响效果在舞台综合演出中的作用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