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研究的十种理论

2016-02-26何传启

理论与现代化 2016年1期

摘 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化研究出现了三次浪潮,即现代化研究、后现代化研究和新现代化研究,形成了众多学术流派和理论。其中,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后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性现代化理论、多元现代性理论、全球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和综合现代化理论等,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本文简要介绍现代化研究的十种理论,其中,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和综合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学者提出来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全球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和综合现代化理论等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现代化研究;现代化理论;三次浪潮;十种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6)01-0022-08

世界现代化起步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叶,世界现代化研究则始于20世纪中叶。在20世纪后50年里,现代化研究出现三次高潮(图1),形成了众多学术流派和理论。1998年我开始专职从事现代化研究(何传启,1998a,b)。在过去16年里,撰写和主编现代化研究的著作四十多部,包括《中国现代化报告》18部、《第二次现代化丛书》10部和《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丛书》14部等。其中,《现代化科学:国家发达的科学原理》一书系统介绍了现代化研究的十种理论: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后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性现代化理论、多元现代性理论、全球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和综合现代化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比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简介十种理论的要点和局限,供大家讨论。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前沿,现代化研究和现代化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是对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种理论阐述。它并不是一个单一理论,而是不同思想的一个集合。它缺少统一的系统表述。一般而言,经典现代化理论包括一般理论和分支理论,而且有不同流派(图2)。

在经典现代化理论中,不同学派和不同学者对现代化的理解和定义有所不同。尽管如此,学者们普遍接受现代化的两个基本内涵:① 指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② 指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同时,关于现代化理论的学术争论一直存在。

美国学者Bendix (1967)认为,现代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一种深刻变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它既发生在先行国家,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中。

美国学者布莱克(1966)认为,人类事务(Human affairs)经历了三次革命性转变:第一次是从动物(Prehuman)向人类社会的转变,第二次是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第三次是从传统文明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第三次转变就是现代化(图3)。

布莱克(1976)认为,现代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①现代性的挑战,②现代化领导的稳固,③经济和社会的转型,④社会整合。罗斯托(1960)认为,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①传统社会阶段,②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的阶段,③起飞阶段,④成熟阶段,⑤高额的大众消费阶段。亨廷顿认为,现代化过程有九个特征:革命性、复杂性、系统性、全球性、长期性、阶段性、趋同性、不可逆、进步性(Black, 1976)。

学者们把传统农业社会的特点归纳为传统性,把已经完成现代化过程的国家的现代工业社会特点称为现代性;传统性和现代性是相对的,也是不对称的。不同学者对现代性的认识有一定差别,但现代性具有一些基本特征,现代性在不同领域有不同表现。

经典现代化理论在解释发达工业国家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过程时比较成功,在解释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的过程时也还可用,但在解释发达工业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发展时就遇到了麻烦,基本上不适用。

二、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国际政治经济理论。它试图用核心国家和边缘国家的依附关系,来解释边缘国家的欠发达现象,并把欠发达归咎于外部原因(图4)。在现代化理论谱系中,依附理论的地位和作用是有争议的。历史经验表明,不同国家不太可能齐步走,世界现代化过程必然伴随发达和欠发达现象。尹保云(2001)认为,依附理论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结构主义依附理论、激进的依附理论、依附发展理论。

三、世界体系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有广泛影响的理论。它试图用中心—半边缘—边缘地区的依附关系、世界劳动分工和阶级冲突等变量来分析世界体系的历史演变,从而解释16世纪以来的世界发展史(图5)。现代化是一个世界运动,必然导致世界体系的变化,世界体系的变化必然影响国家的现代化,但是,经典现代化理论本身没有世界体系层次的分析。考虑到现代化过程必然导致世界体系的变化,建立关于现代化过程的世界体系的理论解释,是有意义的。当然,世界体系理论和依附理论一样,都是一种独立存在和自行演变的学术思想。

四、后现代化理论

后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关于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化研究的一个思想集合。后现代化理论主要有三个来源:对经典现代化和现代性的批判性重构、后工业社会的未来学展望、后物质主义和后现代文化的实证研究等。

美国学者贝尔(1973)把社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他从五个方面刻画后工业社会:①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②职业分布:专业和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③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依据;④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⑤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美国学者哈桑(1987)认为,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破坏性、不确定性、破碎性、反正统性、非我性和内在性等。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的一种思潮,它建立在对现代主义和现代化运动的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

美国学者殷格哈特(1997)认为,历史发展不是线性的,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变是后现代化(图6);1970年以来工业化国家发生的变化是后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发生的变化是现代化;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变包括政治、经济、性和家庭、宗教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如从物质主义到后物质主义、从现代价值到后现代价值、从生存价值到幸福价值;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经济增长,通过工业化和系统的技术应用来扩大有形产品;后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使个人幸福最大化,追求生活质量和生活体验;在专业化、世俗化和个性化方面,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继续。文化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后现代化的文化变迁包括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德国学者查普夫(2000)认为,后物质主义社会、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信息社会、风险社会、感性社会等概念,在语义上都没有像“现代社会”这个概念更具有生命力。他赞成美国学者帕森斯的观点,发展(现代化、变迁)是容纳、价值普遍化、分化和地位提高的综合体。查普夫教授认为,经过冲突论和创新论“淬火”的现代化理论,是解释世界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合适的理论模式,现代社会需要继续现代化。根据查普夫的看法,美国杜克大学图亚江教授把这种现代化称为“第二种现代化”或“新现代化”(Tiryakian,1991)。

五、生态现代化理论

荷兰学者摩尔(2001)认为,最先是20世纪80年代早期,少数西欧国家如德国、荷兰和英国,首次提出生态现代化理论。这种理论主要以欧洲经验为基础,描述一种新模式:追求经济有效、社会公正和环境友好的发展。这是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模式;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生态现代化的核心是预防、创新和结构转变。

中国学者何传启认为(图7),生态现代化是现代生态和环境意识引发的世界现代化的生态转型,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它包括从物质经济向生态经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改善,生态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生态结构、生态制度和生态观念的深刻变化,以及国际竞争和国际地位的明显变化等。

六、反思性现代化理论

德国学者贝克(1986)认为:(1)在19世纪,普通现代化分解了农业社会的结构,建立了工业社会;与此相似,今天的反思性现代化正在分解工业社会,并产生另一种现代性,这种新出现的现代性就是风险社会。(2)世界现代化包括两个阶段,即普通现代化和反思性现代化;普通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反思性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反思性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现代化(图8)。(3)工业社会的现代性是普通现代性,风险社会的现代性是反思现代性;普通现代性是第一现代性,反思现代性是第二现代性等。(4)普通现代性指1800年-1950年的工业社会的特征。普通现代性是一个半现代状态,它阻止进一步的现代化。反思现代性指风险社会的特点,如社会不平等的个性化、不确定性、风险全球化、民主对话、结构性失业、部分雇佣和工作安全性的退化等。

七、多元现代性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化引起广泛关注。这种思想在现代化研究领域产生了共鸣,“多元现代性”逐步成为一个学术时尚。以色列学者艾森斯塔特(2003)认为:多元现代性是关于现代时期的历史和特征的某种观点,它与20世纪50年代的经典现代化理论的阐述不同。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性最初在欧洲出现,然后扩散到世界各地,并被后进国家照单全收。现代性确实蔓延到世界大多数地区,但没有产生一个单一的文明或一种制度模式,而是产生了几种现代文明的发展或至少多种文明模式。现代社会和正在现代化的社会的多元性和多样性,远远超出了人们以往所承认的程度。现代性具有多种文化方案和制度模式。多元性和多样性被视为是不同现代社会独特面貌的主要决定因素。

八、全球化理论

关于全球化没有统一定义。狭义理解是经济活动的全球联系和相互依赖的扩展,广义理解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等领域进行的、复杂的国际化过程。当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比如说超过50%的国家介入国际化过程的时候,这就是真正的全球化。关于全球化理论,没有统一的理论表述,只有不同学者的观点并存。

英国学者赫尔德等(2001)认为,全球化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从大约1万年前到现在,全球化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前现代的全球化(1万年前-公元1500年)、现代早期的全球化(1500年-1850年)、现代的全球化(1850年-1945年)和当代的全球化(1945年至今)。当代全球化是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的全球化的历史性汇合和集中。全球化分为4种类型:密集的全球化、分散的全球化、扩张的全球化和稀疏的全球化。

九、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中国学者何传启(1998a,b,1999,2013)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不仅是一个广义现代化理论,也是一种人类文明理论,它使现代化理论与人类文明理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图9)。它把18-21世纪的世界现代化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是以发展工业经济、建设工业社会为特征的经典现代化,那么,第二次现代化是以发展知识经济、建设知识社会为特征的新型现代化。

首先,从人类诞生到21世纪末,人类文明进程包括四个时代和十六个阶段。四个时代分别是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每一个时代都包括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过渡期四个阶段(表1)。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生产力和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但发展方向发生了三次转折(图10);不同时代和不同阶段人类文明有不同特征,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有不同表现(图11),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规律和特点。

其次,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行国家,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中。概括地说,现代化是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复合过程,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互进行的复合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

再次,世界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世界现代化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的转变过程和深刻变化;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化向知识文化的转变过程和深刻变化。第二次现代化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将来还有新的发展。

最后,两次现代化的结果是不同的,文明共性和传统性持续存在并发生作用(表2)。第一次现代化的结果是第一现代性、特色性、多样性和副作用的形成,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特点。第二次现代化的结果是第二现代性、特色性、多样性和副作用的形成,在不同领域有不同表现。与此同时,国际体系、国家状态和国家地位也会发生变化。

十、综合现代化理论

中国学者何传启(2003)提出综合现代化理论,它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一个路径理论。2003年出版的《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一书系统阐述了综合现代化理论。它适合于目前没有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通过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有可能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达到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水平(图12)。

综合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现代化现象,是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和持续向第二次现代化转型的复合过程,是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复合过程,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复合过程,是追赶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

发展中国家在综合现代化阶段,可以采用生态现代化原理和绿色发展模式,走绿色工业化和绿色城市化的发展道路,降低现代化过程的环境压力和生态成本(图13)。虽然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压力和生态成本也会先升后降,但它们的数值有可能小于发达国家。

综合现代化是一个迅速变化的过程,它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伴随着痛苦、挫折、牺牲和人们不希望看到的副产品。综合现代化拒绝浪漫主义、空想主义和理想主义,它需要思想和实干。综合现代化必然导致社会结构的改变和权利的再分配,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这就需要理解和尊重,需要对牺牲者给予补偿,对贡献者给予奖励。

参考文献:

[1]Almond G, Coleman J (eds.).The Politics of Developing Area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0.

[2]Apter DE.The Politics of Modernizati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

[3]Beck U.Risk Society: Toward a New Modernity[M]. London: Sage.[1986]1992.

[4]Beck U, Giddens A & Lash S.Reflexive Modernization: Politics, Tradition and Aesthetics in the Modern Social Order[M].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5]Bell D.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M]. New York: Basic Books,1973.

[6]Bendix R.Tradition and Modernity Reconsidered[J].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1967,IX (3): 292-346.

[7]Black CE .The 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M].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1966.

[8]Black CE (ed.).Comparative Modernization[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76.

[9]Brown DE.Human Universals[M].New York: McGraw-Hill,1991.

[10]Crook S, Pakulski J & Waters M.PostModernization: Change in Advanced Society[M]. London: Sage,1992.

[11]Eisenstadt SN.Modernization: Protest and Change[M].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1966.

[12]Eisenstadt SN.Multiple and Changing Modernities in Settings of Globalization[M]. Paper given at the 34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of Sociology, Tel Aviv, July 11-15,1998.

[13]Eisenstadt SN.Comparative Civilization and Multiple Modernities[M]. Leiden: Brill,2003.

[14]Hagen E.On the Theory of Social Change[M]. Homewood, Ill.: Dorsey Press,1962.

[15]Harrison D.The Sociology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M]. London: Unwin Hyman,1988.

[16]Hassan I.The Postmodern Turn: 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M].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7.

[17]He C.China Modernization Report Outlook: 2001—2010[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10.

[18]He C Modernization Scienc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National Advancement[M]. New York: Springer,2012.

[19]Hoselitz B (ed.) The Progress of Underdeveloped Areas[M]. Chicago, Il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2.

[20]Huntington SP.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y[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

[21]Inglehart R.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M].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

[22]Inkeles A.Exploring Individual Modernity[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

[23]Inkeles A and Smith D.Becoming Modern: Individual Changes in Six Developing societies[M].Co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24]Leakey R.The Origin of Humankind[M]. New York, NY: Basic Books,1994.

[25]Lerner D.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 Modernizing the Middle East[M]. Glencoe Ill.:Free Press,1958.

[26]Levy MJ.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

[27]Lyotard Jean-Francois.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79]1984.

[28]Machlup F.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

[29]Martinelli, He.Global Modernization Review: New Discoveries and Theories Revisited[M]. London: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2015.

[30]Marx K.Capital, Volume I[M].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1867]1954.

[31]McClelland DC.The Achieving Society[M]. New York: Free Press,1961.

[32]Meadows DH et al.The Limits to Growth[M].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1972.

[33]Moore B.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M]. Harmondsworth: Penguin,1967.

[34]Morgan LH.Ancient Society[M].(White LA ed.)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877]1964.

[35]North DC.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M]. New York: Norton,1981.

[36]OECD.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Outlook[M]. Paris: OECD,1996.

[37]Parsons T.The Social System[M]. Glencoe, Ill.: Free Press,1951.

[38]Parsons T.The System of Modern Societies[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1971.

[39]Porat MU.The Information Economy[M].Washington, DC: DOC. GPO. USA,1977.

[40]Ralph PL (eds.).World Civilizations: 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ulture[M].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1991.

[41]Rostow W.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A Non-Communist Manifest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0.

[42]Smelser NJ.Social Change 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London: Routledge.

[43]Spencer H.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M]. New York: Appleton,1898.

[44]Taylor JG.From Modernization to Modes of Production: A Critique of the Sociologies of Development and Underdevelopment[M]. London: Macmillan,1979.

[45]Tiryakian E.Modernization: Exhumetur in Pace (Rethinking Macrosociology in the 1990s)[J]. International Sociology,1991,6(2): 165-80.

[46]Toffler A.The Third Wave[M].New York, NY: Bantam Books,1980.

[47]Tylor E Primitive Culture[M]. London: John Murray.1871.

[48]Weber M.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rit of Capitalism[M]. London: Allen & Unwin,[1904]1930.

[49]Weiner M (ed.).Modernization: The Dynamics of Growth[M]. New York: Basic,1996.

[50]White LA.The Science of Culture[M]. New York: Farra and Strauss,1949.

[51]Zapf W (ed.).Die Modernisierung Moderner Gesellschaften[M]. Frankfurt: Campus Verlag,1991.

[52]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第二版)[M].陈黎,陆成宏,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3]何传启.知识经济与中国现代化[N].光明日报,1998-04-07.

[54]何传启.知识经济与第二次现代化[J].科技导报,1998(6):3-4.

[55]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6]何传启.东方复兴: 现代化的三条道路[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

[57]何传启.现代化科学:国家发动的科学原理[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0.

[58]何传启,主编.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 现代化科学概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9]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人类发展的世界前沿和科学逻辑[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3.

[60]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3: 城市现代化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1]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 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C]. 杨雪冬,等, 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3]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4]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等.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 世界现代化概览[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Abstract: There are three waves on modernization study worldwide since 1950s. They are modernization study, post-modernization study and new modernization study with the results of different schools and theories. Among them, classic modernization theory, dependency theory, world-system theory, post-modernization theory,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theory, multiple modernities theory, globalization theory, second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integrated modernization theory have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s. The second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integrated modernization theory have been advanced by Chinese scholar, and 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globalization theory, second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integrated modernization theory have active effects in China today.

Keywords: modernization study; modernization theory; three waves; ten theories

责任编辑:翟 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