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共七大延期召开的原因

2016-02-25赵刚

党史文苑 2016年2期

赵刚

[摘要]中共七大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与中共六大相隔十七年之久。中共多次提出召开七大,但始终未能如期举行,一再推迟。本文试图从战争与交通环境,代表情况变动,共产国际的影响,以及整风运动的思想准备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共七大 延期召开 原因

中共七大在党的历史上,是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党代会,距1928年党的六大相隔17年之久。在这17年中,中共中央多次强调适时召开党的七大的重要性,并做了很多相关的准备工作。

一、中共中央多次筹备召开七大

1931年,党的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四中全会决议案》提出:“四中全会认为必须召集党的第七次全国大会,委托新的政治局开始必须的准备工作,以保障这次大会要有各地党部的好的代表,要有对于苏维埃经验的郑重的总结的可能,要有对于工业中心党的工作经验的郑重的总结的可能,要通过党的党纲和其他文件。”[1]p26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于12月9日至14日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议在分析了当前抗战形势的基础上,就把召开七大提到了议事日程,“认为在近期内召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全中国人民解放斗争和党的工作,均有最严重的意义”。会议通过的《中央政治局关于准备召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期限不能过长,应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召集大会。”[2]p405为了使党的七大能够如期召开,中央政治局专门进行了各项筹备工作,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王明为书记,包括周恩来、朱德、项英、张闻天等25人在内的中共七大筹备委員会。为了便于进行经常工作,还特别成立了由毛泽东、张闻天、王明、康生和陈云组成的秘书处,来筹备七大的相关事宜。此外《决议》还强调,要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党同志和扩大民众积极参加大会准备工作。

为了争取抗战胜利,中共中央于1938年2月27日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大会深刻分析了抗战前期的斗争形势以及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基本条件。会后由王明所做的总结报告第四部分“党的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具体准备工作问题”中又指出:“在最近期间内召集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全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工作,对于党的本身工作,都有最严重的意义,是非常正确的”,“全党同志现在应该努力进行七次大会的具体准备工作”[2]p464。为此,政治局要求所有地方党部领导同志立即积极进行关于七大议程各问题的讨论。

1938年9月27日至11月6日召开的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再次讨论了召开中共七大事宜,会议通过的《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关于召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中就召开七大的重要意义、七大的中心任务、主要议事日程、各地代表的分配和选举办法等问题作了详细说明,要求“具体的加紧完成准备召集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一切必要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召集之”[2]p776。为了使各地代表能够如期选出并按时参会,1939年6月14日、7月21日,中央书记处先后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两个如何选举七大代表的通知,并要求9月1日前选出代表待命[3]p46。

1941年3月1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讨论了召开七大的问题。会议初步议定“五一”开会,并成立以任弼时为秘书长的大会秘书处,负责代表资格审查和其他筹备工作。

1943年7月17日的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向中央政治局提议在八至九个月内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8月1日,中央政治局就关于七大代表赴延安问题发出指示,要求代表“须于最近期间起程来延”。

1944年5月10日,毛泽东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最后一次讨论召开党的七大的问题,会议决定在七大召开前先召开六届七中全会,为七大的召开做好各项充分准备[4]p691。

二、中共七大延期召开的原因分析

第一,战争和交通环境的影响。战争局势紧张和交通环境困难是导致中共七大延期召开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这一点,大会秘书长任弼时曾在1945年4月21日举行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报告七大的筹备工作时说:“七大早应举行,但因战争关系,交通分割,迟至今日才开。”[5]p80

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准备召开党的七大,不久,党中央从上海转移到江西瑞金,国民党军队接连对中央苏区发动了多次“围剿”,战事连绵不断;后来的时局始终处在动荡之中,召开七大的事情就被搁置下来了。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对我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多次反共摩擦,加上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后,日军在华北等地进行了一系列“扫荡”,使得各地选出的代表未能按时赶赴延安。诚如林一心后来回忆说:“因为他们工作忙走不开,我们特委选出的3名七大代表,最后只有我一个人去了延安。”[5]p545

外地代表大多来自沦陷区或抗日根据地,都要做好妥善的安排才能离开,大多数要通过敌人的封锁区。很多代表从1939年就开始出发,由于路途遥远,环境险恶,很多代表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才顺利到达延安。钟明回忆说:“我们于1939年12底从韶关出发,一路上几次遭受敌伪袭击,但在八路军的掩护下无一伤亡,全部安全到达延安。当时已是1940年12月26日下午,整整走了一年,跨越11个省,行程万里。”[5]p528代表们一路遇到的艰险坎坷可想而知,有的代表在路上遇到敌人袭击身负重伤,有的代表甚至牺牲在奔赴延安的途中。很多代表都回忆了自己参加七大途中的惊险历程。晋察冀地区七大代表李葆华回忆说:“晋察冀的七大代表加上护送部队有四五百人。但队伍在过同蒲路时,遇到了日伪的袭击。冀中区党委副书记鲁贲,地委书记吴健民在战斗中不幸牺牲”。“南方的同志得走一两年,如华中、华南等地的七大代表要经过好多道敌人的封锁线,所以,中央把七大代表集中到延安很不容易。”[5]p178大多数代表经历千辛万苦,跋山涉水,突破重重封锁才到达延安。

第二,七大代表情况的变化。在筹备七大的过程中,代表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影响了七大的顺利召开。七大代表王恩惠说:“从1939年第一次通知算起,到1945年七大正式开会,整整经历了6年。别的不说,仅代表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牺牲的,有病故的,有犯有严重错误,甚至变节的。鉴于这种情况,中央在大会召开之前,对代表又作了一次调整。”[5]p45在整风干部审查中,有的代表确有严重的历史问题而不合格,很多代表团都重新补选了七大代表。1943年7月30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说:“太行太岳北岳各区需重选代表若干。”[6]p82

第三,共产国际方面的因素。早期共产国际对中共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而且在组织上也对中共进行过多的干涉。因此,分析七大延期召开,也不能不考虑到共产国际的因素。

1931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在六届四中全会所作《中央政治局报告》中就将“为要使国际路线在中国党内得到根本的巩固,党现在就应开始准备七次大会”[1]p16列为八个不可迟缓的任务之一。而共产国际的代表在六届四中全会上所做的结论中也指出:“我们不但同意召集七次大会,而且认为非常需要的,并且要准备这一大会在苏区及非苏区内要有实际的准备,将一切经验得一总结,此会并且在国际的领导下来开。”[1]p58

1931年2月末,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给共产国际的信中指出,“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无论是我们还是中国领导人都坚持积极解决召开七大问题”,并要求精心准备并保证七大代表有较强的代表性。同时提醒共产国际:“请注意,代表大会实际上至少要在得到你们的批准之后过6个月才能召开。当然如果那时条件不允许,则可以将开会日期往后拖延。”[7]p154

1931年3月3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政治书记处政治委员会会议采纳了东方地区书记处关于中共七大改期问题的建议。并于3月6日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的信中说:“政治委员会的决定已经通知你们,该委员会反对现在召开党的七大”。虽然召开党代会有许多理由,但是“反对召开党代会的原因更为重要。运动正经历非常重要的时期。存在着反对苏维埃共和国的战争和干涉,与必须开展群众工作有关的某些任务、工会运动问题等等。任务是明确的,路线是正确的,但迄今为止,在这些任务中我们能够在苏区实现的却很少,而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人运动的发展速度未必能令我们满意”[7]p166。若在此时筹备和召开七大将会使党的优秀力量在几个月内放下这些任务。同时共产国际也分析指出:如果党代会在国统区召开,风险极大,任何认真的讨论都不可能进行;如果大会在苏区召开,交通联络非常困难,代表团能否到达没有任何保证;如果大会在国外召开,也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所以综合各种因素,最终决定中共七大延期召开。

1939年9月,周恩来在向国际执委会作报告中说到中共七大打算在1940年3、4月份召开,这个信息引起了共产国际的注意。据师哲回忆说,“对于中共七大,共产国际和苏共中央都十分重视”,决定派代表参加,“于是季米特洛夫决定让我执行这一使命,代表共产国际参加中共七大,会后返回国际去汇报。”[5]p25

1943年6月,共产国际正式解散。共产国际的解散,“对于共产党来说,这个条件有利于彻底破除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有利于根据中国具体国情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6]p644。所以中共七大的延期召开,也是逐渐消除共产国际消极影响的过程。

第四,党内的思想认识不统一。七大代表柳运光曾说,到了延安以后七大不能马上开会,主要是因为“党中央内部对党的路线问题认识上还有分歧。关于统一战线的策略问题,有的人不同意”[5]p295。所以大会只好延期召开。代表马文瑞回忆说七大延期召开,主要是“因为毛泽东同志认为,党的历史上错误的指导思想问题、路线问题没有清算,党内同志还认识不清,所以要经过学习”[5]p28。只有从根本上认清是非,弄清思想路线,才能开好大会。

从1942年春天开始,在全党范围内开始了一场长达三年的整风运动。柳运光回忆说:“整风问题提出以后,党内就明确规定,七大不能开,要把我们的学习搞好。真正地好好学习,把路线的问题搞明白。什么叫‘左’?什么叫右?因为那时王明有一本书,叫《为中共更加布尔塞维克化而斗争》。那本书有影响,是典型的教条主义,当时能辨明的没几个人。”[5]p296另一方面,“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以来,我党增加了约七十万新党员,他们过去都是未受过无产阶级科学思想(马列主义)的锻炼的。在数万老党员中,对于受无产阶级科学思想锻炼的程度也极不一致,其中有许多人仍然拖着很长的小资产阶级甚至封建阶级的尾巴,思想上的关节还未打通(其中并有若干重要干部)。”[6]p29对于这两类同志,通过深刻的整风锻炼来纠正其错误思想是完全必要的。在整风运动中,通过座谈交流、文件学习等多样形式,广大党员干部不仅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也有所提高。1942年6月13日,毛泽东在给周恩来的电报中讲道:“二十二个文件的学习在延安大见功效,大批青年干部(老干部亦然)及文化人如无此种学习,极庞杂的思想不能统一。”[4]p6711944年5月21日至1945年4月20日召开的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在全党深入开展整风运动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党的历史,深刻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做出了结论,使全体党员干部对许多重大历史问题取得了一致的认识。

各位代表充分认识到了整风运动对召开七大的重要意义。刘英代表说:“只有经过全党整风,经过对党的历史经验和路线是非的讨论学习,经过对历史问题决议的起草讨论,全党才可能达到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空前的统一和团结,七大召开的条件才成熟。”[5]p20任弼时也指出:“经过整风、路线学习和审查干部,使党内思想一致,组织上更加纯洁。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是党的空前团结的反映。这是对七大的思想准备,其意义是非常大的。”[5]p80

经过多次延期和精心准备,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最终于1945年4月23日在延安隆重开幕,并于6月11日胜利闭幕。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3]胡乔木谈党的七大[J].中共党史研究,1994(3).

[4]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5]忆七大——七大代表亲历记[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7]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第10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陈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