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概述

2016-02-25何帆康祝婷孟亮

西部皮革 2016年2期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

何帆,康祝婷,孟亮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概述

何帆,康祝婷,孟亮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康祝婷(1991-),山西太原人,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孟亮(1991-),山东威海人,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首先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对电子政务的定义进行了讨论,阐明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重点说明了电子政务的物质基础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对电子政务的三大组成部分进行了描述,澄清了电子政务与其它几个相关概念的异同。然后结合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实践,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府

1电子政务的定义

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由于电子政务是电子信息技术与政务活动的交集,所以它的内涵和外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电子信息技术和政务活动所下的定义。也就是说,要明确电子政务的概念,首先必须界定“电子信息技术”和“政务”这两个概念。

政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政务泛指各类行政管理活动,而狭义的政务则专指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目前我国在探讨电子政务建设的时候,更多地是指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但实际上党委、人大、政协、军队系统和企事业单位等同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活动,而且这些活动同样能够借助电子信息技术来进行。所以,电子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实际上要远远超出政府系统的范围。

为了避免同狭义的电子政务概念产生冲突,应当把这些新的交集分别命名为电子党务、电子政协、电子人大等。或者干脆可以选用广义的政务概念,从而把上述这些活动全部并入广义的电子政务的范畴。无论采取哪种具体的处理方式,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高办公与管理效率,并不是政府部门的专利。因此,在密切注视政府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应当关注信息技术在其它管理领域更为广泛的应用。

为了分析的方便,下面将采用狭义的政务概念,即政务专门指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与此相对应,我们所认定的电子政务的应用主体,也就局限于各级政府部门。

与“政务”一样,“电子信息技术”这个概念同样需要进行界定。并非所有的电子信息技术与政务活动相结合,都能够称之为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出现,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对成熟和普及之后。这是因为,只有在网络技术出现之后,大量政务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双向交流才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从而使传统的政务开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子政务的物质基础是计算机网络技术。

根据上述的狭义电子政务定义,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三大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的信息交流。具体地说,目前各级政府部门所广泛使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属于第一类电子政务的范畴;国家最近建设完成的“三金”工程和电子口岸执法系统,是第二类电子政务的典型例子;政府部门通过自己的互联网站发布政务信息,以及进行网上招标、网上招聘,接受网上投诉等,则属于第三类电子政务的范畴。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当是上述这三类系统的有机的结合。

2中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从1993年开始建设电子政务网关,但是,我国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发展速度慢、地方电子政务建设参差不齐、服务提供有限,远远没有展现出电子政务应有功能。目前我国正抓紧金关、金桥、金卡、金税和金盾等信息化工程建设。其中,金关工程已经实现银行、外汇管理机构以及海关的计算机联网;金税工程完成了首期工程,形成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查系统;政府上网工程从1999年开始在我国推行,许多大城市政府网实现了向社会公众发布政务信息的功能。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电子政务暴露出的问题也十分明显,由于电子政务建设目标不够清晰,不少重大工程一波三折,组织机构反复调整,投入巨资项目又推倒重来。电子政务建设缺乏区域宏观管理,没有明确地方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发展规划,地方电子政务建设各自为政,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以及城乡间发展很不平衡。已有的政府信息网只注重信息手段而忽视政府业务流程改进,网上公开的信息数量少、质量不高,甚至局限于将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条文搬到网上。许多政府网站仅仅具备介绍宣传的静态功能,网页之间设立链接少,更新不及时。实践中公众虽然可以从网上了解政务信息,但受制于政府网络回应障碍,无从与网上政府进行交流,更无从享有政府服务,电子政务不具有操作性而流于形式的现象明显。

我国基础软件大量是从国外购进的,政府信息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大,在电子政务推行时,要同步加强国家信息安全,借鉴各国的成功经验,我国电子政务安全管理,应与政府行政改革结合,建立全国范围的电子政务信用认证体系,建立统一的公钥管理,建立各地区应急响应服务中心。在电子政务安全技术上,制定统一技术标准用于实际,加强系统维护和证书安全,注重公共技术研究,并在符合标准的条件下,优先使用国产设备和软件。

总之,电子政务是各国政府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之首,重要性显而易见。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的,应更多地了解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应用动态,学习经验,移植应用于我国,立足国情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参考文献:

[1]陈拂晓. 关于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思考. 电子政务, 2007(7):47-52

[2]金江军. 电子政务在直通民意中的作用、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建设, 2007(6):17-20

[3]杨飞. 谈谈电子政务的几个基础性问题. 电子政务, 2008(8):75-77

[4]穆瑞丽. 再谈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 信息化建设, 2007(6):46-49

[5]王洁. 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策略分析. 电子政务, 2008(9):65-68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2-0115-01

作者简介:何帆,湖南长沙人,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政务。

猜你喜欢

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浅谈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电子政务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教学探索
办公室自动化、办公自动化与OA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智慧城市时代的电子政务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沪苏浙高速公路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
从信息自动化到知识自动化——大数据时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