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苍生俱饱暖
2016-02-24
“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这样强调。
这次到重庆视察,总书记十分关心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特别是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
总书记的这些指示,为重庆保障和改善民生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些指示,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抓好精准脱贫
——市委书记孙政才说: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做得更实,真正做到脱贫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确保如期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探索】
2015年,酉阳县可大乡吴家村村民宋先权45岁。
这几年,他负担不轻,女儿读大学花了6万多元,儿子念高中每月开支1000元,还要赡养年近七旬的父母。
2014年,宋先权一家被确定为建卡贫困户。
“有门路、没资金。”宋先权家房前屋后是大片草场,他想养牛,但没本钱。
他找银行贷款,但需要抵押物。
“我家房子是土房,不能当抵押物。”宋先权很郁闷。
“农民贷款难,贫困户贷款更难。”部分乡镇负责人坦言,“不把金融支撑问题解决好,产业发展不起来,贫困户稳定脱贫就无从谈起。”
如何让贫困户有钱创业?
“探索‘改补为贷’和‘改补为借’的方式,帮助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解决资金难题”。酉阳县搞起了金融创新。
“改补为贷”就是将一定财政涉农资金和扶贫资金注入国有担保机构,引导银行放大10倍以下信贷额度,对建卡贫困户和涉农涉贫经营主体分别给予5万元和1000万元以下融资贷款。
“改补为借”就是设立贫困户产业到户借款基金,专为暂不符合“改补为贷”和金融准入条件,又急需项目发展启动资金的建卡贫困农户提供1万元以下借款。
2015年10月19日,宋先权在贷款未到之前,先期获得4万元产业借款,修了牛圈,又买回10头牛。
11月10日,由县兴农融资担保公司担保,宋先权获得3万元银行贷款,他用来还了借款。
利用一个时间差,宋先权养牛梦想就起航了。
“现在,两头母牛已怀上牛犊。”宋先权咧嘴笑着。
【启示】
精准脱贫,重在精准,成败系于精准。各区县要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的要求,切实做好扶贫工作。
抓好民生实事
——市委书记孙政才说: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滚动实施好重点民生实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
【探索】
“盼了几十年的自来水,终于进了家门!”
2015年年底,家住武隆县鸭江镇青峰村的马大才逢人便说这件大喜事。
年近花甲的马大才对缺水困难的记忆可谓刻骨铭心。
老马所在的青峰村金家湾居住着三四户人家,大家日常用水主要靠300米外的“干龙洞”解决。
“干龙洞”没有固定水源,全靠雨天蓄水。
“如果连晴五天以上,‘干龙洞’就没水了,大家就得到更远的地方去挑水。”老马说。
幾十年来,为了在“干龙洞”有水时多挑一点水蓄在家中,邻里间没少闹过矛盾。
2015年,通往金家湾的公路刚通,县水务局便立即启动工程建设。
100立方米的蓄水池很快修好,自来水管网牵进了每户人家的院落,金家湾的居民终于可以不再为用水而烦恼和闹矛盾了。
“真没想到政府行动这么快。”村民孟其祥感叹。
为什么行动这么快?
“我们设置了差异化考核指标,引导公共服务资源尽量向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倾斜。”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考核办副主任唐小平说。
“没有民生的持续改善,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将失去意义。”孙政才强调。
金家湾分散供水工程是武隆解决贫困村饮水问题的成功范例之一。
2015年,武隆县水务局为26个贫困村安排了240个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6万人饮水难问题得到解决。
【启示】
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坚持既当期可承受、又长远可持续,坚持既解决民生实际问题、又持续提升民生水平,坚持既抓实具体民生项目、又建立民生工作长效机制,坚持不断增强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
抓好就业创业
——市委书记孙政才说:要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相结合的机制。
【探索】
2003年,张莉被调到开县西门车站,成了一名售票员。
“请问您要哪一天的票?”“到哪儿?”“您要几张?”
那时,她每天都要重复这几句话。
开县人从这里走向全国,北京开馆子,上海拆房子,广东进厂子……这成就了开县“打工第一县”的美名——全县170万人口中,近70万人常年在外务工。
不过,这个美名多少让开县人有些无奈,“没办法,在家找不到钱啊!”
当年,曾汉宇也是外出打工大军中的一员。
1997年,他从合川水产学校毕业后,就去了外地。
懂技术、头脑活络的他很快就成为行业翘楚。
曾汉宇发现,高温天气时,鱼的损耗非常大,侵蚀了利润空间。
“鱼场必须有规模,但也不能太集中,要靠近市场终端,假如有自己的鱼场就好了。”一个念头在曾汉宇心中腾起。
在外奔波了十来年后,他听到了一声来自家乡的呼唤:“欢迎开县人回家乡创业、就业。”
曾经在全国率先设立“劳务产业办公室”的开县,又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企业一个政策”,通过针对性服务,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
听到这个消息,曾汉宇就回到了开县,成立了飞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曾汉宇将厚坝镇闲置的3000亩山坪塘进行改造升级,让“死鱼塘”成了“聚宝盆”,年产值近亿元。
比起挣钱,更让曾汉宇高兴的是,乡亲们不用再像他当年一样背井离乡讨营生了。
2015年,开县返乡创业人员共创办第三产业市场主体近两万户,带动就业人员数以万计。
【启示】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优化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